APP下载

基于毕业生评价的卫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某医学院校卫生管理专业为例

2019-05-11徐明江尤剑鹏王碧艳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卫生课程体系

徐明江,尤剑鹏,王碧艳,张 曼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高等教育评价机制片面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毕业生离校后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依据。当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较多关注受教育者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手段方法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作用,而对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对知识的运用和学校教育的反馈关注较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以及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一些高校尽管自己组织或聘请第三方组织开展了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估,但最终反馈到教学部门,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进见诸报道的并不多。本研究以某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卫生方向)(以下简称卫生管理)专业为例,基于该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调查数据,从课程体系这个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入手,通过毕业生就业质量、课程评价等指标,分析该校卫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数据与方法

基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某医学院校2013届至2016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问卷调查数据,从中提取涉及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13年至2016年从该校毕业的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共196人,共发放问卷196份,回收问卷131份,有效回收率66.8%。其中,2013届毕业生总数48人,接受调查29人;2014届毕业生总数41人,接受调查24人;2015届毕业生总数57人,接受调查40人;2016届毕业生总数50人,接受调查38人。

2.2 就业分布 该校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制4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调查显示,毕业生从事行业主要以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为主(50.4%),从事主要职业为医疗卫生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其次主要是在各类企业从事行政文秘工作(46.6%)。见表1。

表1 2013届至2016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类型分布 [人(%)]

2.3 就业质量和满意度 如表2所示,卫生管理专业2013届和2014届就业率均为100%;2015届和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为89%,均低于学院(2015届91%、2016届94%)和学校水平(2015届89.7%、2016届94.2%),也低于非“211”医科院校水平,就业率有一定的下滑趋势。收入方面,除2013届收入稍高于学校平均水平外,2014—2016年历届毕业生月收入2 500~3 200元,均低于2016年学校平均水平(3 609元)和非“211”医科院校平均水平(3 846元)。调查还显示,该专业毕业后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以2015届和2016届为例,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47.5%和42.1%,远远低于学校2016届88%的水平。2015届和2016届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分别为45.0%和44.7%,均低于2016年学校水平(52%)和非“211”医科院校水平(56%)。就业现状满意度和教学满意度呈现小幅波动,总体上还是低于学校和非“211”医科院校水平。在校友推荐度(如毕业生是否愿意推荐母校给亲戚朋友去就读)和校友服务满意度方面,虽然整体均低于学校和非“211”医科院校水平,但二者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4 课程评价和满足度 毕业生对大学所学的核心课程重要程度排序结果显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卫生事业管理、财务管理和预防医学等4门课位列前四位,课程重要度分别为84%、81%、70%和65%,4门课的课程满足度分别为50%、37%、56%和47%(见表3),可见这4门核心课程的满足度普遍较低,普遍达不到毕业生期望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对专业实习和实践环节改进需求度的调查结果发现,2015届、2016届毕业生对专业实习的改进需求度分别为95%和84%,认为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对课程设计的改进需求度分别64%和59%,希望加强培养的课程类型是专业必修课。在基本工作能力方面,调查发现排列前五位的分别是理解和交流能力、科学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表2 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评价

3 讨论及建议

基于该校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结果,结合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对比分析发现,虽然该校卫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基于学校目前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而制定的,也具有一定的特色,但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表3 核心课程重要程度和课程满足度

3.1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特色课程为支撑,突出专业特色 目前我国部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课程设置呈现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具体课程、实践安排各有特点[1]。以该校为例,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从课程内容上来看,包括管理学、医学、药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近年来,该校先后多次调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趋势是压缩医学课程比重,提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重,尤其是减少内外妇儿等分支较细的医学科目,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等整合课程。应该说总体趋势与国内大多数高校该专业课程体系调整趋势相一致,但对于医学课程,尤其是预防医学类课程的压缩过大,导致专业特色不突出。以该校2019年修订的培养方案为例,专业必修课中与医学和预防医学相关的课程仅有3门:临床医学概论、中医学基础及流行病学,仅占必修课总学分的5%,选修课尚未开设相关课程。从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不高,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本专业与其他专业(如行政管理、医药市场营销等)区分度不高、专业定位不清晰、专业特色不明显。毕竟医学课程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是区别于其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优势所在,过度压缩医学课程不利于卫生事业管理特别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开展[2]。

明确的培养目标是卫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等确立的基础[3]。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在知识范畴和职业范畴上充分体现卫生领域这个基本定位,要培养满足“健康中国”战略发展需求,满足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需求,满足中医药民族医药振兴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和实用性卫生管理人才这个根本任务,要在课程设置、学分设置上明确和凸显医药卫生相关特色课程的重要地位,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专业特色和竞争优势。以该校为例,要进一步提高医学类尤其是预防医学类课程比重,适当压缩专业基础课比重,适当提高专业课比重,结合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的多元化需要,开设诸如传染病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选修课程。同时按照课程内容整合部分课程,将部分与专业相关性不高的必修课调整到选修课,从而在保证总学分控制不变的前提下,保证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达到合理的比例和结构。

3.2 以提升能力为目标,以核心课程为依托,提升毕业生岗位胜任力 调查结果显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卫生事业管理、财务管理和预防医学位列核心课程前四名,但该四门课的课程满足度平均不足50%,可见核心课程普遍达不到毕业生期望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对核心课程的认识与毕业生的认知可能稍有差异。从专业定位来讲,卫生管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该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更加需要通过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公文写作类课程的学习来提升岗位胜任力。而现实情况是,毕业生从事职业与专业相关度不高,且到医药类企业从事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毕业生比例总体呈增长趋势,所以诸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财务管理类课程反倒更加符合他们的需要。学校到底是应该根据毕业生对核心课程的认知和核心能力的需要,还是继续按照专业定位来作为课程设置和调整的依据?笔者认为,如果按照前者就可能继续形成恶性循序,即正是因为过去核心课程未满足毕业生需要,导致其就业核心竞争力和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进而导致他们不得不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因此笔者建议以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为依据,进一步明确本专业核心课程,并在任课教师和学生中达成一致共识。另一方面,毕业生对核心课程满足度不高,也与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和工作经历有关。据了解,该校卫生管理专业从2001年开办至今仍没有获得硕士学位点,主要原因是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博士学位或副高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低,教师队伍整体学术能力较弱,且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直接毕业任教,缺少在卫生行政部门或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经验,在课程教学中缺少了实践案例和最贴近现实的素材,也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建议秉承“开门办学”理念,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如积极选派专任教师利用寒暑假或其他时间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挂职、学习,注重从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选派兼职教师或聘请客座教授为本科生授课。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明确学科建设目标,强化资源整合,搭建学科平台,形成以学科建设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良性机制。

调查显示,毕业生认为在基本工作能力方面,排列前五位的分别是理解和交流能力、科学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与卫生管理专业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基本一致。另一项调查表明,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到办公软件和公文写作知识的毕业生人数分别占87.50%和77.50%,说明这两项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实用[4]。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上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需要通过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来提升胜任岗位所需的能力。如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政策学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正在推进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对今后从事医疗卫生领域具体工作奠定认知基础,建立理解和沟通的知识基础;管理学原理、医院管理学有助于对未来在各级各类机构,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毕业生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所在机构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规范,进而提升其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卫生统计学能够提高毕业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数据,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公文写作是从事卫生管理工作的人员除言语交流外,使用最多的交流、表达和推动工作的工具。因此,要引导师生对卫生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达成共识,提高专业必修课的质量,提高核心课程满足度,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引导更多毕业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专业相关的行政与管理工作。

3.3 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以教学改革为突破,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获得岗位胜任力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不像临床医学生实习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如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考核,卫生管理专业的实习因为比较难制定合理的量化评价标准而使实习质量难以控制。一些学生反映在医院实习沦为替医院行政科室“跑腿”送材料、打印复印的工作人员,实习结束时仍没有参与到实习部门的主要业务管理工作中,实习收获甚微。由于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连实习单位带教老师也不知道该教什么,能教什么,考核什么,该怎么考核。为鼓励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探索,该校引入了形成性评价和第二课堂学分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第二课堂,但据师生反映政策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明显。形成性评价要教师在课堂互动、提问、打分、讨论等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而教师迫于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计划教学任务,还是更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实践教学、互动式讲授、PBL教学等教学改革上的动力不足,且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指导的精力不足。学生也还未树立主动学习、互动学习的意识,课堂上即使教师组织开展小组讨论、课堂汇报等形式的教学活动,也常出现“老师侃侃而谈,学生无话可说”的“温差”现象。此外,该校第二课堂学分制也出现学生为拿学分而学习的情况,学生迫于修满第二课堂学分前去各类讲座“打卡”,却对参与科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比较欠缺。

高校在引导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医学、卫生法学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和交流能力、科学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专业技能[5]。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单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课内实践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改之以翻转课堂、PBL教学、TBL教学、CBL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课外实践教学要使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实际的医疗卫生相关单位去,根据教师提前准备策划好实践内容来开展体验式学习。在实习方面,要制定实习评价的量化标准和实习指导手册,可以尝试从日常考勤纪律、日常工作完成情况、撰写总结或报告的质量,以及人际关系和综合表现等方面来制定考核标准,在实习过程中和结束后,评价学生的实习质量并评出优、良、中、差等不同等级。在第二课堂开展方面,可组建研究学习小组、建立毕业生师友群等方式,形成类似导师制的一对多的学习指导模式,发动毕业生、在校实习生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在学习、生活、就业、考研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医疗机构参观学习,组织学生以卫生领域的某一个现实问题开展社会调查,邀请本地区医疗卫生相关单位的骨干人员开展专题讲座、介绍医药卫生领域的前沿发展和最新学术动态,也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本专业优秀毕业生就自己目前工作的领域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现身说法,形成榜样效应[6]。总而言之,教师和学生都要适应角色转换、更新教学和学习理念,不断探索适合本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努力把卫生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培养成为“宽厚型、复合型、外向型”的又通又专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为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早日实现“健康中国”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毕业生卫生课程体系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卫生歌
讲卫生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