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里坤膨润土矿的地质特征
2019-05-11肖仁文林泽华
肖仁文,林泽华
(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1 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属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谢米斯台—野马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图1),四级构造单元为克孜勒塔格晚石炭-早二叠世初期火山盆地。
本区出露地层为上泥盆统老爷庙组海底喷发基性火山岩地层,下二叠统哈尔古组浅层火山爆发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形成,上二叠统卡拉冈组大陆喷发酸性火山岩形成,大陆古近系乌伦古河组-昌吉河组,第四纪乌苏组,新疆组和全新世砂岩的砾岩-石膏泥岩组,砾石土壤沉积物,下二叠统哈尔加乌组是巴里坤膨润土矿床的矿床地层和含矿地层。区域侵入岩发育不全,主要有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分支和岩石分散[1]。区域火山岩的喷发节律明显,火山穹隆,残余陨石坑和岩浆穹顶等一些次要的火山构造形成了侵入体。区域构造线主要是NW向,并且还观察到一些EW向、NE向和N向S向构造。区域构造线主要由线性褶皱和断层组成。在成矿分区方面,该矿床的成矿带为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成矿带,区内有铁、锰、铜、金、盐和芒硝成矿等多种矿产[2]。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新疆地区出露矿层上由第四系、下二叠统卡拉岗组、渐-上新统昌吉河群、上泥盆统老爷庙组、始新-渐新统乌伦古河组、上石炭-下二叠统哈尔加乌组等地层组成。
2.2 火山岩
巴里坤膨润土矿区岩层主要以火山岩为主,包括晚泥盆世火山岩、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火山岩和早二叠世早期火山岩。
图1 新疆北部板块构造单元分区图
2.2.1 晚泥盆世火山岩
晚泥盆世火山岩以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普通型碎屑沉积岩较为少见。它们含有植物化石和海洋动物化石,夹着红色的含铁翡翠,有海洋火山岩独有的特征。
2.2.2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火山岩
哈尔加乌组是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火山岩的主要构造岩层,是由大陆边缘浅海喷发形成的一组基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主要岩性为类似安山岩的火山岩,包括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熔岩凝灰岩和结晶碎屑凝灰岩,其中大部分已经水解成膨胀。瀑布相和喷发相发育,而喷发-沉积相则没有。喷发相通常形成陨石坑和锥体。岩石组合为块岩、火山角砾岩以及火山灰凝灰岩。溢流相的岩石组合有橄榄石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陨石和流纹岩,仅由火山体形成的一些喷发沉积物夹在火山碎屑岩中。
2.2.3 早二叠世晚期火山岩
早二叠世晚期火山岩由卡拉岗组组成,岩性为一套酸性火山岩,以喷溢相流纹岩、霏细岩为主,爆发相凝灰岩次之。
2.3 构造特征
巴里坤矿的一般构造特征为断层构造较为发展,其次是环形结构和弱褶皱结构。
2.3.1 褶皱构造
根据1:50000地质调查数据,巴里坤矿区早二叠世和晚石炭世火山盆地存在负向结构。此次所研究矿区地质结构褶皱处于凹陷部位,经调查发现出现褶皱地层多为新生代,出露向斜较为突出,西部构造出露较少,向斜具有非常明显的外向倾斜,倾角15°~18°,矿区位于构造的西侧。从整体形态来看,这种负结构具有环特征,属于火山破碎机制,但其发生非常不协调。
2.3.2 断裂构造
巴里坤矿区的NW-W向断层发育良好、规模各异。就深度而言,它们都是硅铝层断裂。根据两块板断裂相对运动方向,断层活动对沉积作用和岩浆作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该地区有4个NW-W断层和4个NE向断层,每个断层的尺度,性质和功能不同。
3 矿床成因分析
新疆巴里坤膨润土矿具有较为特殊的矿床特征,通过对该矿床与国内其他大型膨润土矿床进行多种对比研究,发现矿床成因在特殊地质背景下与别的地区有一定的差异。而不同类型的矿床其化学组分也各不相同,矿床成因及成矿地质背景也存在很多不同。
通过结合化学组分及地质特征,新疆地区矿床多数为沉积类型,矿物特性以中酸性碎屑矿物为主,成矿过程火山岩直接沉积于水山盆地蓄水中,经过多种水解作用最终形成初步的膨润土矿。夹杂着火山凝灰岩、岩屑凝灰岩等,成矿年代主要发生于晚泥盆世、晚石炭纪-早二叠期。该矿床火山岩机构和构造都保存相对较为良好,火山物质也没有形成重度迁移,该矿床是我国为数不多矿产质量较好的大型膨润土矿。
4 结语
新疆巴里坤膨润土矿属于火山岩地区火山碎屑岩沉积型矿床,其岩性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而且该地区火山岩形成及矿床成矿条件在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从而形成了巴里坤地区不同于我国其他地区的膨润土矿。该矿是一种优质膨润土矿产资源,其质量好、蒙脱石相对含量高、稳定性好,属性为钠基膨润土矿。
膨润土矿床的形成也与地质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它们主要分布在火山岩地区,具有强烈的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以及明显不整齐的地层,强水解和风化有利于膨润土沉积物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