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三年,下好司法体制改革“开局棋”

2019-05-10陈贤凤

四川党的建设 2019年9期
关键词:员额检察官委员

陈贤凤

作为全国第三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我省自2016年以来从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入手,把开展好法官检察官遴选工作作为整个司法体制改革的“开局棋”,有力有序推进。我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审议工作经验得到中央政法委充分肯定和推广。

开展法官检察官遴选工作,实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让真正能办案的优秀人才进入法官、检察官队伍,是实现法官检察官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改革举措,也事关司法体制改革大局。“三年来,我们的工作可以说是问心无愧。”4月19日,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主任张建魁在遴选委员会全体委员大会上表示。

2016年4月,我省成立首届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以下简称“遴选委员会”),标志着我省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正式步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三年来,遴选委员会全体委员始终秉承专业精神、发挥专业优势,独立、公正、规范地开展了四次遴选審议工作,累计遴选出1.2万余名员额法官检察官,用“看得见”的方式为我省司法体制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作出了积极贡献。

遴选不走过场,程序公正是前提

“程序很公正,审议很权威。”谈及成为员额法官的感受,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吴敏(化名)感触很深,遴选法官不再是简单地论资排辈,而是根据法官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职业品德来选拔。

“遴选不是走过场,程序上不能搞一刀切,必须要公正、严谨、独立,在政治过硬的前提下,尤其注重专业性。”张建魁在采访中介绍,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是遴选工作得以规范、高效开展的前提条件。自组建第一届遴选委员会开始,我省的遴选审议工作就坚持了高规格、高标准。第一届遴选委员会委员共57人,包括相关省直部门的7名专门委员和7个类别的50名专家委员,“云集了全省法律界的精英,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务经验,综合评判能力强,完全能够胜任遴选重任。如果推荐走形式、敷衍了事,是过不了专家评审关的”。

“工作要承接,不能搞跳跃。”《四川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章程(试行)》的制定,对遴选委员会组织形式、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纪律等作出了详尽严密的规定,确保了遴选工作有章可循。《四次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议规则(试行)》的制定,对遴选委员会审议内容和程序进行了规范,为遴选委员会全面开展遴选审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让张建魁自豪地是,首届遴选委员会不仅完成了遴选任务,还搞好了制度建设,让遴选审议制度逐步完善成型。“制度建设是第一届委员会的重要职责,现在初步建立了既符合中央的要求又满足四川实际的制度。”

严字当头,把好遴选入口关

全面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实际上是将优秀的法官、检察官送至一线办案,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审判、检察业务上。让真正能办案的优秀人才进入法官、检察官队伍,这是促进法院、检察院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基础,是探索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第一步。

“在省一级设立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是对法官检察官入额进行专业把关的重要形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一庭有关人员表示,建设专业优秀的法官、检察官队伍,是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的重要前提;把好法官、检察官的准入,是保证高素质法官、检察官队伍的重要前提。

遴选委员会就是要请专家“把门”,发挥专业优势,把优秀的、能够办好案件的法官、检察官遴选出来,放到办案岗位上去。张建魁介绍,“遴选就有淘汰,就要不怕得罪人,我们能树立权威、伸直腰杆,还得靠我们的独立、专业和公正”。

遴选过程,必须严字当头。遴选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遴选被分为3个步骤,首先是组织全省统一考试,随后开展集中考核,并以考试、考核分数为主要依据,按照1∶1.1的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名单,报送遴选委员会审议,最后由遴选委员会进行专业审核把关,确定入额人选。“在按照1:1.1淘汰差额人选之后,发现仍有不合格的人选时,依然坚决淘汰,防止滥竽充数。”

三年过去,随着1.2万余名法官检察官走上办案岗位,遴选委员会用“看得见”的方式,为持续提升司法质效和公信力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助推了我省法官检察官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制度打底,实现质量效率相统一

“人人审议,人人过关。”张建魁在谈及法官检察官遴选工作的“四川特色”时如此表示。在2016年9月开展全省第二批遴选时,候选员额法官检察官多达11343名。初审用了6天时间,提出争议人选130组,后又集中3天进行复审。“复审中,因遴选意见差异发生‘和而不同的辩论多达数十次,最终淘汰了8名不合格候选人,并削减了8名员额数。”

为充分发挥遴选委员会“把关”作用,我省创新建立了“书面审议+面试审议”的审议方式,充分结合了书面审议全面深入和面试审议高效聚焦的优点,实现了审议质量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法官、检察官都是一线工作,临场的反应能力、表达能力、对话沟通的效果都是需要考察的重要方面。”2018年第二次遴选面试审议的考官刘守民认为,没有标准答案的面试是为了更为全面、直观、深入细致地比较候选人信息,确保好中选优,提升遴选质效,重点考察候选人适应职位要求的法治素养和司法能力。

张建魁介绍,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扩大面试审议的覆盖面,让“书面审议+面试审议”的方式成为常态。“以后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补充员额法官检察官,每一次遴选的人数不会很多,将考虑进一步扩大面试范围,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全部进入面试也是有可能的。”

4月19日,遴选委员会全体委员大会表决通过了新的《四川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章程》,对遴选委员会委员组成作了修订,将专家委员数量由50名压缩到了30名。“机构改革后,因相关部门职能调整,需要对遴选委员会组成架构进行调整优化……”遴选委员会副主任李世成解释说,进入常态化遴选后,遴选审议工作量大幅减少,适当压减专家委员人数,可以更好发挥委员作用,提高遴选效率。

从开启遴选审议到实现常态化,从完成规定动作到探索创新具有“四川特色”制度,我省首届遴选委员会取得的法官检察官遴选审议工作经验已多次向全国复制推广,也为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提升我省司法水平、确保司法公正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图/四川省首届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 (责编/蒋筱青)

猜你喜欢

员额检察官委员
涞水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员额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工作
图片报道
“检察官让我重获自由”
法官员额制改革须跳出“零和博弈”的逻辑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委员风采
挽救『小男子汉』的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