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典故多益智
2019-05-10李艳霞
李艳霞
得鱼忘筌
“得鱼忘筌”是一个典故,是对忘恩负义的鞭打和抨击,又是对善行天下的激励。
古代一个渔夫去河边捕鱼,将捕鱼用的筌投进水里后,就全神贯注地等待,终于捕上了一条鱼。他十分高兴地取下鱼后,把筌抛在一边,就快步回家开始吹嘘自己的功劳。妻子说这是筌的功劳,问他筌到哪里去了,渔夫这才想起忘记带筌回家。
这个渔夫捕到了鱼后,竟然忘掉了捕鱼用的筌,就是忘了本。许多时候,人们跟那个渔夫一样,只看到事情的成功,却忘了借以成功的手段或者东西。
“得鱼忘筌”虽然是古代的故事,但现代的人,仍在将此故事继续。
那些卸磨杀驴、过河拆桥、鸟尽弓藏、上房撤梯的人同属于“得鱼忘筌”者。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一旦小有成就便“得鱼忘筌”,一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的样子,只会受到人们的唾弃和睥睨。因为做人要饮水思源,知恩应图报,不能忘本。我们的成就仰赖他人他物的帮助,忘记帮助过自己的人和物,是一种人心的凉薄,既忘记了自己的来路,也膨胀了自我。不忘本,才知道如何安身立命;不忘恩,才知道如何为人处世。若想避免养成悖逆的个性,就必须从小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和良好的习惯。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忘本则是感恩立志,笃行道德,以告四方,以孝父母,以行正道,以报国家的最好回应,此乃正道上行,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传承。
孟母继织
“孟母继织”是一则劝学典故,通过生活的细微之处,让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而其至高地位的取得,与他幼年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有一次,孟子因为贪玩而没去上学,他母亲知道后,很生气,当即就拿起剪刀,割断了正在纺的布。孟子对母亲很孝顺,看到母亲这么生气,害怕之余更为母親的辛苦成果因为自己而浪费难过起来,便生了悔改之意,从此发奋苦读,终于有所成就。
孟母借此告诉儿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抓住有利时机和条件,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决不能半途而废。虽然是讲道理教育孩子,但是她并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用行动去启发孩子,通过行动让孩子深深铭记并领悟,而且不顾自己的辛劳。由此可见她的教育智慧。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弥补他自己的缺陷,深入人心的教育更是通过行动来帮助孩子摘到那枚果实,而真挚的教育更是愿意为了使孩子明慧而辛苦自己。
(编辑 紫菀/图 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