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护理干预在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9-05-10张玲玲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骨折实验组疼痛

张玲玲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护理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诊治的65例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3例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实行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24h、三天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24h、3天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术后骨折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既能降低术后疼痛,减少感染风险,又能促进身体康复。

【关鍵词】护理干预;术后疼痛;骨折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常伴有严重疼痛症状,对患者生活及健康带来影响。骨折患者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见的术后疼痛因机体变化,易产生泌尿组织、呼吸组织、心血管及内分泌组织疾病,不利于患者康复。再加之,患者因过度疼痛,会造成浮躁、恐惧等情绪,影响治疗积极性,从而导致不良反应,延缓治疗时间,加重疾病病情。为此,需要对骨折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疾病治愈。本次研究将对骨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并分析其术后疼痛效果,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诊治的65例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3例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均在22~60岁,平均年龄为(40.13±2.25)岁;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均在23~59岁,平均年龄为(40.37±2.49)岁。全部患者中26例上肢骨折,24例下肢骨折,15例椎骨骨折。对比两组性别、年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行疼痛护理干预:①疼痛护理,医院可成立护理小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疼痛护理计划,术前对患者给予疼痛教育及疼痛评估,告知患者镇痛原理及治疗方法。术后及时观察患者体征及情况,可行冰袋包裹降温法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针对疼痛严重患者,可遵医嘱给予一定量的镇痛剂,改善患者疼痛症状。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流程及相关事项,告知患者术后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及疼痛度,提前让患者做好准备,以有效消除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术后让患者保持愉悦心情,确保睡眠充足,调整休息时间,若发现问题需及时报医处理。③心理干预,患者因疾病疼痛易产生焦虑等心情,此时要着重观察患者情绪,安慰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高治疗积极性,多余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加疾病治疗信心。④饮食指导,合理改善患者饮食,多以低盐、低脂食物为主,确保营养供给,若出现水肿症状患者要合理控制钠、蛋白质摄入量。告知患者需忌烟酒、刺激性食物。⑤锻炼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制定锻炼计划,增加患者免疫力及抵抗力,帮助患者建立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后期早日康复,例如早期可给予肌肉收缩功能锻炼,中期可实行活动关节运动锻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采取VAS评分量表,满分为10分,7~10分表示疼痛程度严重,4~6分表示中度疼痛程度,1~3分表示疼痛程度较轻,0分则表示无疼痛感。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行t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1h疼痛评分为(5.46±1.32)分,术后3天疼痛评分为(3.12±1.27)分;实验组患者患者术后1h疼痛评分为(3.37±1.21)分,术后3天疼痛评分为(1.12±0.31)分。两组疼痛评分比较依次为(t=8.846,P=0.000)、(t=8.660,P=0.000)。

3 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导致因不同原因引发的骨折病发率显著上升。骨折主要是由于骨结构连续性部分、完全断裂导致,受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及间接暴力等因素易发生骨折。骨折手术治疗后常见并发症是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不利于疾病痊愈。据研究显示,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是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1]。因此,临床上对于骨折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尤其重视。

护理干预是一种重点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能够充分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针对患者实际情况以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疼痛护理、饮食指导及训练指导着手,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方式[2]。患者因骨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再加之对手术具有恐惧心理,此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提前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降低手术恐惧心理,再予以心理安抚,帮助患者舒缓负面情绪,建立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治疗积极性。合理控制患者饮食,确保营养供给,避免因饮食因素导致加重病情或者产生过敏现象,术后帮助患者锻炼指导,既能提高抵抗力,恢复机体功能,又有利于后期疾病治愈。此外,患者因身体情况及疼痛耐受力不同,易产生不同程度疼痛,对患者实行冰袋降温,以减轻疼痛感,而针对疼痛严重且冰袋降温无效患者给予一定剂量的镇痛剂,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本次研究显示,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其术后24h、术后3天,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

综上所述,对术后骨折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既能降低术后疼痛,减少感染风险,又能促进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陈龙娣. 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 22(19):71-72.

张红英, 王芳平. 护理干预应用于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11):185-186.

猜你喜欢

骨折实验组疼痛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