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9-05-10王献献宋娟娟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血战无偿献血心理护理

王献献 宋娟娟

【摘 要】目的:针对血站无偿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同时深入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我血战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无偿献血者200人,并且随机选取的对象在献血前都已测量了生理指标,献血者的生理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将200名献血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人,同时对于对照组我们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先分析献血者的生理指标,同时采集对照组的血液。针对观察组的献血者,我们除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外,还运用了心理干预的方法。通过自评量表收集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并且给予适当的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的焦虑情绪程度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明显可以改善无偿献血者的情绪,有效缓解献血者的紧张不安,预防不良反应的出现,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血战;无偿献血;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2

前言:现阶段,人们的文化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献血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无偿献血当中。然而,初次无偿献血者在心理和生理上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此外,小部分献血者还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进而影响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血站护理人员对献血者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选取了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血站无偿献血者200例,同时详细觀察、记录心理护理对献血者产生的实际效果,现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血站随机选取200名无偿献血者,所有献血者都是初次献血,同时都在献血之间,进行了相应生理指标的测量,各项指标均正常。将200名无偿献血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在29±3岁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学历68例,中专及中学学历有22人,其他学历有8例。观察组男51,女49例,年龄在18-41岁,平均年龄29±3岁;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学历为70人,中专及中学学历为22人,其他学历为8人。由此可知,对照组和观察组献血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我们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测定无偿献血者相关生理指标并且进行相应分析,指标符合相应标准后,采集血液,之后,向献血者详细说明各项注意事项之后才能让其离开。观察组不仅要进行常规护理,而且还需配合心理干预。献血者在献血之前,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让献血者能够正确认识无偿献血的意义,并且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献血者能够正确地认识无偿献血,同时,知道人体生理的相关知识,有效预防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存在错误认识,误以为献血对人体伤害很大,让志愿者意识到适当的献血,不但对人体无害,反而可以有效改善血液粘滞性,使人的精力更加充沛,对志愿者的正常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此外,要尽可能为献血者营造一个温馨的献血环境,可以尝试张贴一些彩色标语,或者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等,来缓解献血者紧张的情绪。

献血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对献血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比如,采血时,护理人员可以仔细观察和分析献血者的动作和表情等,搜集这些信息,更加有利于工作人员分析献血者的心理状况。此外,采血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动作熟练,减轻献血者的痛苦,从而大大提升献血者的安全感。在针刺时,最好一步到位,同时动作要轻柔,态度要和蔼。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献血者进行深呼吸,环节紧张不安的情绪,同时,告知献血者采取过程时间很短暂,不会产生不适。献血结束后,护理人员同样需要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除了告诉献血者必须进行正确的血管按压外,还需要关心献血者是否出现头晕等不适,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需要进行心理安慰,同时消除献血者的恐惧心理。此外,还要建议献血者日常生活中,要多休息,注意补充营养。

1.3 观察指标 1)通过焦虑自评表(SAS)来搜集患者焦虑情绪,总分值80分,分值越高代表献血者越焦虑;2)利用统计学原理统计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百分比”由卡方值检验;“均数±标准差”由独立样本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献血前的评分与对照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献血前、后的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发现,初次献血者对献血过程认识明显不够,此外,献血期间穿刺所带来的疼痛感,会给献血者带来很多负面情绪,会使其产生紧张不安、恐惧等,而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到献血过程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也会给献血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献血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二次无偿献血的顺利开展,因此,为献血者营造安全、舒适、轻松的环境,可以有效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是推动我国临床献血工作长足发展的重要基础。

经过大量临床实验证明,护理方案的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无偿献血者的满意度,但是护理方案的拟定,需要不断优化改进,本文深入探究了心理护理在血站无偿献血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负面情绪,因此,对献血者进行心理干预值得推广和应用。

结束语:

综上文所述,在进行无偿献血时,对医护人员对献血者应用适当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和环节献血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大大减少不良反应,这些护理效果在无偿献血中已经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付丽.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8:228-232.

朱琴.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2(16):19-21.

王敏,李燕红,程冬梅.浅谈无偿献血中献血者心理活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62-263.

猜你喜欢

血战无偿献血心理护理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高职护理专业与血站联合教学的研究
不同检测模式对献血前ALT筛查效果分析
血战对崮山
血战琼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