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胃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

2019-05-10王彩云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慢性胃炎常规护理健康教育

王彩云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胃炎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择取在2016年8月~2018年7月时段到我方医院就诊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39/组,对照组接受常規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统计对疾病知识的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对比评价。结果:研究组对疾病知识的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予以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帮助正确看待疾病,并提高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肯定。

【关键词】慢性胃炎;健康教育;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2

导致发生慢性胃炎的原因较多,属于胃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最为典型的一项原因是由于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1]。病患在临床中多伴有上腹部疼痛、黑便、呕血等多种症状,由于疾病具有慢性的特点,所以往往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其内心会出现焦虑等多种负性情绪,从而对依从性等情况产生影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对其开展护理工作的时候,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本文便对此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在2016年8月~2018年7月时段到我方医院就诊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39/组。对照组中男性22例(56.41%)、女性17例(43.59%),年龄收集范围24~73岁,平均年龄(48.42±5.08)岁;研究组中男性23例(58.97%)、女性16例(41.03%),年龄收集范围25~74岁,平均年龄(48.44±5.10)岁。签订同意书;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指导用药、对病情进行实时监测等一系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将对照组护理工作内容作为基础,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①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便需要对其了解疾病多方面知识等的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理解能力等,便于能够选择最为科学且合理的方式对其开展健康教育工作。②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或者发放宣传手册、定时开展讲座等,拓宽开展的渠道,实现多元化干预,对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发病后会对机体带来的危害等进行讲解,使其能够正确看待疾病,并对其引起足够重视,发挥自我管理能力。③由于慢性胃炎本身就是慢性疾病,其病程较长,而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其内心极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甚至部分患者还对抵触治疗,或者放弃治疗;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多同其进行交流,找寻到导致出现此情绪的症结,并具有针对性的予以措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确保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与配合治疗、护理工作。④饮食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病情、机体状况、饮食爱好等情况,为其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不得摄入辛辣以及生冷的食物。⑤生活健康教育。根据其恢复状况,为其制定出合理锻炼计划,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讲解进行运动的好处;确保每日能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 评判指标 统计对疾病知识的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对比评价。均行问卷调查,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分为优、良以及差三个标准;护理满意度分为Ⅰ、Ⅱ、Ⅲ级满意,级别越低满意度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

2结果

2.1 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组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更好(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3讨论

饮食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生活习惯差等均是导致发生慢性胃炎的原因,在疾病早期,病患的症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当其得到确诊的时候,胃黏膜损伤程度已经较为严重了[2]。由于疾病具有慢性的特征,病程不仅较长,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加之其发病率日渐上升,所以需要对其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多是予以药物进行干预,但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其内心极易存在负面情绪等,从而影响治疗依从性,因此,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发挥主观能动性,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对疾病知识的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是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在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中,通过心理干预,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能力。并通过运动锻炼、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多个方面开展健康教育,帮助确保均衡膳食,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为康复提供良好的机体支持;不断强化对疾病发病机制、导致原因等的讲解,纠正错误认知,认识到疾病会带来的危害,从而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促进康复[3]。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予以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帮助正确看待疾病,并提高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冉平.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0):230-232.

陈杏梅, 李志红. 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 医学信息, 2016, 29(13):59-60.

苏娟. 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23):172-173.

猜你喜欢

慢性胃炎常规护理健康教育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