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05-10傅桂兰
傅桂兰
【摘 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医疗护理模式逐渐优化起来,传统护理服务无法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呈现出一定滞后性。为了确保患者的自身权益,应将新型护理干预手段运用其中,确保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有效实施,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普外科腹腔镜手术;舒适护理;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为了提高护理干预质量,“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再难满足患者需求,舒适护理摆脱了传统护理的局限性,本着一切为患者的理念,通过有效措施来维持患者的最佳状态,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样本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96例行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为对象,将所有患者按护理模式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8例患者中有28例男性,20例女性,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男性为30例,女性为18例,行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每当患者入院后对其开展术前指导,术后训练。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
(一)心理护理。为了提高普外科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充分缓。在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对手术治疗步骤及事项一一讲述,当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谈话,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缓解患者疼痛感。
(二)对基础护理改进。与此同时医院还应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加以强化,帮助其掌握更多文明用语,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全面提高。在手术治疗中如若患者呈現出不良表现,应采用合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并与麻醉师进行交流,使患者痛苦得以缓解。
(三)改进护理模式。为了提高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医院应以轮班次数少为主要原则,加强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制定护理方案,提高护理针对性。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对病房环境的干预,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
(四)并发症护理。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并发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恢复效果。为了避免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体位进行指导,并将极易受损的部位利用软布包住,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五)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要及时的清理手术室并做好交接工作,同时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根据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情况对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协助患者早日康复,如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发现患者有任何不适,及时通知医生,避免患者病情加重或者引起其他并发症。在手术治疗后1~2d后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后随访工作,检查患者书否存在切口感染现象,提高护理干预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有效性、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Kolcaba量表评分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2.3 对两组Kolcaba量表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3 讨论
现阶段,在普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患者带去了福音。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加强护理干预辅助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护理人员应积极转变传统护理模式,坚持一切为患者为主,通过生理、心理方面的干预来提高干预效果。与此同时医院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帮助护理人员掌握更多护理技能,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若有必要可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使护理风险发生率充分降低,通过这一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本次研究分别比较了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干预效果,研究显示,对照组中显效患者20例,占比41.67%、有效患者14例,占比29.17%、无效患者14例,占比29.17%,护理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中显效患者30例,占比62.50%、有效患者16例,占比33.33%、无效患者2例,占比4.17%,护理有效率为95.83%,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李佳.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3):246-247.
李军芳.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319-320.
张静.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06):75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