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字和号
2019-05-10王化清
王化清
按常理,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其实当代人的名字只有“名”,没有“字”。在古代,严格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有点文化和身份的人几乎都是既有“名”又有“字”,有的还有号。名字和号各有其功能和意义,取字、号也很有讲究。
名,它在这三者中最先出现,取于人出生前后。如屈原的《离骚》开头就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降生时父亲不仅给他取名“正则”,还把他的字定为“灵均”。其实这是文学中的艺术渲染,通常而言,古人的字取于成年时。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互为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男子到了二十,表示成年,可以娶妻生子、为官出仕,要担负起保卫国家、封妻荫子的责任了,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此时,在社交场合中,平辈都称呼其字表示尊敬,如果称呼名则是失礼的行为。《三国演义》里就是这样,英雄们互相称呼“字”,像称诸葛瑾为“子瑜”,唤张飞为“翼德”,除非在背地里或者生气翻脸时才直呼其名。
古人取字是很有讲究的,一般名和字的含义有五种关系:相同、相近、相顺、相延或相反。相同的如“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字孔璋,“琳”和“璋”都是美玉的意思,“孔”是衬字,没有实际意义。相近的如西晋的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宿,互为辅助。相顺的如三国的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相延的如唐代的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只有少数名和字含义相反的情况,如南宋的朱熹,字元晦。熹,天明;晦,黑夜。
字大都是男子成年时长辈起的,引经据典以寄予德才和愿望。周瑜,字公瑾,“瑾”“瑜”都是美玉的意思,中国自古就有“德比美玉”的譬喻。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怀瑾握瑜”,意思是怀抱非凡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宋代苏洵为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取名字很是用心良苦。苏轼,字子瞻。“轼”是古战车上的扶手,是车子中突出显要的部分,《左传·曹刿论战》中有“登轼而望”。苏轼性格张扬,父亲希望他凡事要瞻前顾后、三思而行。苏辙,字子由。“辙”,车轮轧过的痕迹。苏辙性格沉稳,苏洵此意在于让他行事循规蹈矩。他们的人生际遇分别应验了他们的名字:苏轼个性张扬,锋芒太露,一生宦海沉浮,屡屡受挫;苏辙老成持重,一生较为安稳。
与字由长辈取不同,号大都是自己取的。取什么号,那就要看个人的自況了。李白自觉是风中摇曳的“青莲”,所以号“青莲居士”;杜甫感叹身世飘零,老病无依,就称“少陵野老”。文人雅士们多以号来标榜高洁的志趣和自己的心迹,欧阳修觉得自己清高孤寂得只剩下“一张琴、一壶酒、一盘棋、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一个自己”了,所以自号“六一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