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真没想收二维码专利费

2019-05-10众合

当代工人·精品C 2019年2期
关键词:专利费条形码普及

众合

移动支付、高铁、共享单车和网购四项,一度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而说到移动支付和共享单车,就不得不提二维码!在中国,扫二维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他国家的人来到中国后都会感叹,中国人出门,一部手机就能搞定一切。

然而,就在中国的移动支付大火特火之际,二维码的最初发明者坐不住了。有消息称,日本拟重申二维码的专利收益权,欲向中国人每人收取1分钱……

没错,二维码确实是日本人发明的。

一年专利费50亿

二维码的前身是条形码。1949年,条形码支付横空出世。条形码可以看作是机器识别的符号,类似于人们要靠文字、数字等来识别信息。而对于机器来讲,也需要一个让它能够识别的光学符号,这就是条形码。

1974年6月26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特洛伊城的一个超市,卖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印有条形码的商品——箭牌口香糖,这个商品目前还收藏在美国的国家博物馆里。

随着条形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迅速普及,大型零售商也在引进扫描仪,通过它可以支持客户数据库和会员卡。通过条形码,后勤性复杂的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直到如今,每一天,条形码都会被扫码80亿次。在中国,面向物流、零售的整个链条,条形码每年能够节省3000亿元人民币的成本。

但由于传统条形码信息存储量不足,日本人腾弘原在1994年时发明了二维码,当时的主要功能是为丰田汽车零件匹配信息。

腾弘原带领团队进行了两年的研究,把标签上的条形码升级成了彩色二维码,原来储存成条状的信息,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方块,相当于把很多条形码一层层叠加起来,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都可以存放信息,信息储量一下增加了250倍,大幅提升了信息容量。

在此基础上,腾弘原又做出了今天常见的黑白二维码。然而腾弘原本人却并不看好二维码的发展前景,尽管拥有二维码技术的专利权,但并没有考虑过向全社会收费或出售专利,其专利处在免费开放状态。腾弘原曾在领取欧洲专利局的大奖时表示,“二维码最多还有10年寿命”。

由于该项技术处于免费开放状态,其发明后被引入中国,国内外相关技术企业及发明人以此为基础不断做出技术迭代,不断脱胎换骨的二维码逐渐被国人熟识。到2011年,随着国内移动支付的爆发,二维码在中国市场全面普及。

直到2018年,国内移动支付巨头宣布进军日本城市公交系统的时候,日本媒体得知这一消息,反应非常强烈。日媒《产经新闻》动用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甚至题目取为“中国巨人打来了”。

随后国内有消息称,二维码的原始发明者,以及QR码(二维码的种类之一,也是移动支付二维码的基础)的专利持有企业日本Denso Wave公司表示拟重申二维码的专利收益权,对每个二维码收取一分钱专利费。

有数据统计,目前每年中国人使用二维码的次数至少达5000亿次左右。假设对每次扫码收取一分钱专利费,那么现在每年光在中国就能赚上50亿元。

没想收  也收不了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快就有媒体追查日本当地媒体的原文,在《日本经济新闻》中,2018年确实有一篇名为《中国“标准”逆登陆日本》的报道。除了提到“中国移动支付企业将在2018年登陆日本”之外,文章还引用了Denso Wave的执行董事田路胜彦的一句话,“经常有人跟我说一个二维码收10分钱也好啊”,但田路胜彦并没有表示真的要收专利费。

在Denso Wave公司旗下网站QR Code.com上,明确写着“针对JIS规格及ISO规格所制定的QR码的使用,没有征得许可等的必要,任何人都能自由使用”,意即使用QR码不需要付费。网站中还提到,DENSO WAVE拥有QR码的专利权,但针对业已形成规格的QR码,公司明确表示不会行使这项权利,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使用QR码。“无需成本、可放心使用的QR碼现已作为‘公共的编码,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

《日本经济新闻》有专门分析认为,日本人发明的二维码之所以在全世界普及,正是因为免费公开。因此在此之前,微软公司也曾开发出一种类似二维码的编码,但由于收费,最终未能得到普及。

客观地讲,自二维码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都对二维码技术进行研究,在二维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研制出多种码制,有关二维码的专利技术已达4万多项。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种常用的二维码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并制定了两个二维码的国家标准:二维码网格矩阵码和二维码紧密矩阵码,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二维码的研发。

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形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以后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围绕二维码的专利问题,其实已经尘埃落定。

替代者已在路上

二维码技术应用其实已经处在中后期。在未来的中国,扫码支付必将被淘汰。去年8月份,国内两家移动支付巨头分别宣布了“无感支付”技术和“人脸支付”应用解决方案。

在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现场,多家企业联合发布了拥有生物识别、无感支付等功能的“生物识别+信用支付”地铁售检票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解决方案具备单人脸模式、人证合一模式和人脸加指静脉3种识别认证模式,可支持65岁以上的老人刷脸加身份证免注册与免费乘坐;可支持普通乘客注册人脸信息及支付账户后,生物识别过闸,且属于信用支付;还可支持工作人员直接刷脸无感进出站。

也就是说,搭地铁不需要扫地铁卡,也不需要拿出手机扫二维码,只需要从屏幕面前走过,就能自动打开闸口。如果这一技术能够全面普及,那么以后乘坐地铁的便捷程度将再升一档次。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刷脸支付将全面接管二维码支付,只需要对着脸轻轻一扫就能完成付款操作。当然这种支付的内部工序并不简单,它不仅需要防止“真实伪造”的恶意刷脸,还需要配备3D红外摄像头、活体检测、软硬件协同处理等诸多设施。随着这一支付技术的普及,将是社会即将到来的一次变革。

猜你喜欢

专利费条形码普及
创意条形码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诺基亚公布5G专利费 每部手机最多收3欧元
英国专利费2018年将上涨
条形码大变身
苹果开始向华为交专利费年支付数亿美元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