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时间空间之轴重建中国新诗传统
2019-05-10张妮
本报记者 张妮
不可否认,与古典诗词相比,中国当代诗歌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遭遇边缘化。“中国当代诗歌的传统一直处在一种被扭曲、被戕害、被损毁的状态。读者和诗人的冲突不但没有缩小,某种程度上还扩散了。”作家出版社编审、评论家唐晓渡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诗人对读者、批评家不再抱任何希望,孤独地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一些读者已经不耐烦了:你写的既然我读不懂,那我不读行吗?“这种冲突是历史性地形成的,就要历史性地重建起来。”在这一背景下,最近,《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的出版,被业界认为对于重建新诗传统、普及新诗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这套书对当代中国大陆、台港澳及海外地区百余位优秀的代表性诗人的作品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生动的文本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诗学理论的归纳与建构,完整地呈现出中国当代诗歌的版图。”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看来,该书用一种特殊的形式填补了国内相关诗歌研究的空白,“堪称一部口语体的中国当代新诗发展史略。”
“作为中国新诗的评论集,即使把学生发言统统去掉也不影响这套书的完整性,但我不想这样,我希望通过对话的方式对年轻人进行新诗教育。”该书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评论家谭五昌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一向认为,中国当代诗歌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长期扮演着当代文学发展方向导引性的先锋角色。譬如,20世纪70年代末崛起的“朦胧诗”之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现代派小说的艺术启发;80年代初期诗坛萌生的“文化寻根诗”之于80年代中期滥觞的寻根文学潮流的直接影响;80年代中期以日常生活叙事为核心内容的“第三代诗歌”之于80年代后期席卷文坛的“新写实小说”风潮的美学回响等。
在谭五昌看来,新诗教育工作事关对当代人进行审美情感教育、生命伦理教育、道德理想教育以及灵魂塑造等系列性的精神工程,意义重大。但目前新诗的教育、推广普及工作在国内高校及中学校园非常欠缺,令人忧虑。因此,2005年他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开设“中国当代诗歌研究”课时,对这门课可能受到学生的欢迎程度并不抱很高期待。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对这门课整体上表现出颇高的参与热情,其他专业的研究生与部分访问学者也闻讯进入他的诗歌课堂,围绕某位诗人的创作或一首具体作品各抒己见,有时激烈碰撞,众声喧哗,将诗歌课堂上自由的学术气氛营造得颇为浓烈。谭五昌表示,“青年学子对当代诗歌持有如此饱满的热情十分难能可贵,于是我欣然接受他们的建议,将课堂讲诗及与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形进行现场录音,之后进行文字整理。”
“诗人欧阳江河说,一个好诗人后面应该有50个批评家跟着,因为诗要不断被阐述。可惜当代诗歌遭到非常大的不公,没有人读。我们正在试图重建当代诗歌传统。”在《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学术研讨会上,唐晓渡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所谓诗歌传统,是由时间之轴和空间之轴的交叉而形成的。时间轴是指一代又一代诗人和读者用自己新的血液、新的眼光不断丰富它。空间轴指由不同领域的读者相互联系形成的多样性。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新诗传统就已分崩离析,时间轴和空间轴扭曲、离散。朦胧诗之后,诗人、批评家们一直在试图纠正这个后果,但又赶上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冲击,现在想重塑传统比较困难。“传统不会自动重建,需要由一个一个的人,一本一本的书,一篇一篇的文章来做这个努力。”唐晓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