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探索
2019-05-09赵旭波
赵旭波
摘 要: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是降低水体水质,影响对虾养殖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给予经验归纳与总结,就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改善水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为目的,提出几点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对虾养殖 水体富营养化 养殖池塘
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又被称之为“中国对虾”“东方对虾”,富含镁、钙等元素,营养价值相对较高,深受广大受众喜爱。随着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渐显著,成为恶化水质、损害养殖效益、增加养殖成本、水处理成本的核心要素。对此,有必要加强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研究,保证防控措施落实的科学、准确与有效。
一、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污染的一种表现。主要是指水体在受各种因素影响下(以人类活动为主)导致生物所需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从而使水体中浮游生物、藻类生物迅速繁殖,水体透明度逐渐下降,水质恶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生态系统逐渐失去平衡的现象。因此,水体富氧化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生物以及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池塘养殖是较为常见的模式,水体属于封闭、半封闭水体。其富营养化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外界污废水渗入池塘。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肥水等水体中蕴含丰富的氮元素、磷元素,当其控制不当,流入对虾养殖池塘中后,当严重破坏池塘水体氮、磷比例,使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对虾健康、稳定生长。
(2)養殖环境管理不到位。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养殖环境管理不到位是增加水体富营养化可能的关键因素。例如,养殖池塘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池塘底泥中会聚集大量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多为有机物,经厌氧分解后将增加池塘水体磷、氮元素,产生有害气体,从而导致水体恶化,使对虾大量死亡。
(3)对虾养殖方法不科学。要想提高池塘对虾养殖效益,保证对虾健康、稳定生长。在养殖过程中便需要保证池塘水体各类生物、各种营养物质运转的稳定与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对虾养殖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对虾养殖方法不科学或不合理时,容易使过量外源营养物质进入水体,破坏池塘养殖系统平衡。例如,对虾养殖过程中需要投喂一定饲料,以提高对虾产量,但当投喂饲料过量时,剩余饲料将使水体营养物质循环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二、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分析
针对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建议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如下措施进行有效防控。
(一)加强外源防控力度,规避污废水渗入影响
消除外源性营养物质在对虾养殖池塘中的输入,是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客观要求。在此过程中:(1)科学选择对虾养殖池塘位置,保证池塘原理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排放地,降低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渗入池塘水体的可能性;(2)正确选择纳水渠道,从根于处保证池塘水质量,避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水纳入对虾养殖池塘中;(3)加强水体检验力度,对对虾养殖池塘水体水质情况具有全面、准确掌握,从而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水体营养物质科学调控。
(二)加强养殖池塘环境管理,做好池塘清理工作
针对池塘底泥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需要养殖企业提高对养殖池塘环境管理的重视程度。能够定期(对虾出售后)清理养殖池塘。在此过程中,需对池塘底部淤泥沉积情况具有全面了解,并制定池塘清理规划,确定清理地点、挖掘数量、清理工艺。例如,采用曝气充氧法,控制池塘底泥磷元素的释放;利用生石灰热喷法,改善池塘环境。
(三)创新对虾养殖技术,提高池塘养殖科学水平
养殖技术应用的科学与合理,不仅是提高对虾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改善池塘养殖环境,防治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对此,养殖企业应加强养殖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池塘养殖模式科学水平。例如,依托先进科学技术,根据池塘实际情况科学配置增氧机,提高对虾养殖池塘水体溶氧能力;定期换水,科学控制换水量与换水次数,通常情况下新水高度应控制在10cm以内;实时监测池塘水温,根据水温变化、池塘水体有机物变化,通过适当添加微生物制剂、控制对虾放养量、化学药剂清理等方法的科学选用,进行水体富营养化防治,为对虾营造良好养殖环境。
三、结论
总而言之,水体富营养化是恶化水质、增加水体有害物质、导致水生生物大规模死亡、影响水体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生活污水、废水泄露,养殖饲料过量使用,池塘清理不到位等是导致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核心要素。对此,为有效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与危害,需从外源控制、内源消除入手,落实有效措施,以促进对虾养殖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活.对虾养殖新模式与尾水无害化处理技术[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32(01):34—36.
[2]李志斐,李家磊,王金林,等.混养鲮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8,47(01):12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