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络拔罐与艾灸结合治疗肩背寒湿痹阻的疗效观察

2019-05-09窦梅支刘芸娟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艾灸护理

窦梅支 刘芸娟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刺络拔罐后艾灸治疗对肩背寒湿痹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17日至2018年7月31日在我科治疗肩背寒湿痹阻患者886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3名,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中医护理基础上采用刺络放血后艾灸治疗,最后观察两组病人情况。结果:对照组痊愈231名,情况好转159名,无效53名,护理有效率为88.04%;治疗组痊愈391名,情况好转42名,无效10名,护理有效率为97.74%。结论:对肩背寒湿痹阻患者采用“一泄一补”的刺络拔罐后艾灸治疗,明显提高了治愈率,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寒湿痹阻;刺络拔罐;艾灸;护理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4-215-02

肩背寒湿痹阻证在近几年中发生率不断增加,中医传统经典《皇帝内经》讲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通俗来讲就是人体长时间处于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状态,外部的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侵入机体内部,淤堵于经络造成神经、肌肉得不到经血的灌注引起畏寒、湿冷、麻痛、活动受限等相应症状[1]。采取常规治疗,极易出现并发症,且复发率较高。我科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刺络拔罐后艾灸治疗,经过实践和完善,有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同。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17日至2018年7月31日于我科就诊的886名肩背痹阻患者,886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3名,对照组男186名,女257名;年龄最大的72岁,年龄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44.5岁;治疗组男170名,女273名;年龄最大的74岁,年龄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4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中医护理治疗(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2、注射给药3、外用中药(二)中医外治:1、拔火罐2、中药热敷3、红外线治疗(三)健康指导1、患者的生活起居指导:⑴患者在治疗期间肩背部需避免风寒湿邪的再次侵入,重视局部保暖。⑵鼓励患者多进行户外活动,延长阳光照射时间,达到正机体阳气的目的。2、患者的饮食指导:日常饮食选用

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食材,包括:姜、蒜、辣椒等食物,并在饮食中选用温热食物,温度在40至65摄氏度左右[2]。严禁食用生冷、寒凉和肥腻的食物,包括柿子、螃蟹、海鲜等。3、患者的情志调理指导:⑴可向患者介绍临床治疗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治疗信心。⑵肩背寒湿痹阻患者因出现双上肢疼痛麻木,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易出现心理压力过大,因此需耐心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治疗知识、护理注意事项及康复流程,以此打消患者疑虑,积极配合治疗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建议家属多关心患者,使患者能够感受到亲情关怀。4、康复指导:教会病人进行肩背肌功能锻炼,防止和减轻肩背肌的萎缩。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刺络拔罐后艾灸治疗。刺络拔罐为泄,泄淤积在皮下的寒邪。《素问·缪刺论》中指出[3]:“人有所堕坠,恶血内流……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附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说明刺络拔罐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解气血,去除淤带的作用。张从正指出:“出血者。乃发汗之一端也”。这也反映了皮下寒邪经刺络后利用罐的吸附力可将其直接拔出,使新鲜血液重新灌注组织达到祛风散寒的作用。操作方法:使用梅花针在相应的腧穴或阿是穴快速点刺局部皮肤(不可选取有明显血管处),以皮肤稍有渗血为好。将火罐迅速拔在刺血部位,3-5min后取罐,可重复3次。观察拔出血液颜色,由暗红转为鲜红作为判断“泄”到位的依据。取罐后用无菌纱布擦净血迹即可施灸,借助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力及药物的作用可使寒湿痹痛的部位疼痛减轻或消失,以达到“补”的疗效。《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溫经通痹的作用。一泄(刺络拔罐)一补(艾灸)显著提高了治疗肩背寒湿痹痛的效果。艾灸产生的热力同时起到消毒作用,防止了刺血针眼创口,同时促进针眼愈合[4]。

1.3 疗效判断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颈、肩、背活动功能正常,随访一月未复发。情况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颈、肩、背活动功能无明显受限,随访有不同症状的反复。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

2 结果

3 小结

肩背寒湿痹痛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广泛,如:风寒湿邪入侵、局部受凉,生活不规律、精神高度紧张,过度劳累、长时间吹空调,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寒湿痹阻证患者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则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寒湿痹阻的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目前临床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拔罐、推拿术、饮食疗法等,但有的方法因疗程长、花费多、效果不显著而不被病人接受。本组治疗方法,不仅不影响病人生活、效果显著,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许明辉,朱美琴.刺络拔罐疗法作用原理研究[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3,4(2):19—21.

[2] 张立瑾.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风寒湿痹型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特别健康,2018,19:237

[3] 于志强,徐琳.刺络拔罐治疗腰痛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01):1031—1033

[4] 菜治平,李明峰.走罐加手法治疗肩颈背综合症临床体会[J]颈腰痛杂志2010,31(2):148

[5] 王承惠.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疗效及对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影响的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12):1814-1817.

猜你喜欢

艾灸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艾灸保健知多少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婆婆迷上了艾灸
自己艾灸,一定要注意这两件事儿
千万“别”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