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临床观察分析

2019-05-09马婷婷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

马婷婷

【摘要】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护理的过程中采取用药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30例心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所应用的管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为65例。研究组采取用药安全管理的方式,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方式,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各项信息,观察并对比研究组和常规组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1例(1.54%)明显低于常规组10例(15.38%),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63例(96.92%)显著高于常规组56例(86.15%),且对照均存在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心内科患者采取用药安全管理的方式,减少了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4-124-01

心内科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接受用药治疗,但是在具体给药的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容易出现用药安全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同时,严重损毁了医院的声誉[1]。特别是对于心内科的患者而言,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用药安全问题,并不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近年来,有关研究显示,由于用药失误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比比皆是,因此,临床上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用药安全管理方案,对于提高用药的安全管理质量十分重要[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过抽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30例心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所应用的管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为6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35例,女性30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50岁,平均年龄(40.17±289)岁;其中,18例为冠心病,30例为高血压,其余17例为心肌梗死;常规组男性37例,女性28例,最大年龄87岁,最小年龄50岁,平均年龄(40.75±3.23)岁;其中,17例为冠心病,29例为高血压,其余18例为心肌梗死。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基本等同,经过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护理方法 研究组采取用药安全管理的方式。首先,强调用药安全的重要性。采取电子处方的方式,进而避免由于书写错误或者书写不规范导致用药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制定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定时定量发放药物,并且严格遵照配药的原则,在无菌的环境下,统一配置静脉滴注的药物,进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并且详细讲解有关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服用方法,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同时,加强对于患者的巡视力度,严格监控输注速度,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随时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和纠正;其次,加强规范管理力度。由于心内科的疾病种类相对较多,所涉及的药物类型也较为不同,需要按照药物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摆放,并且对应贴上标签。针对需要冷藏的特殊药品,则需要存放于温度在2~8℃的恒温冰箱内。对于并无原包装的高危药品,则需要使用特殊的盒子进行包装,并且放置于固定的位置,与其他普通物品分隔开来。对弈出现包装破损的药物,则需要及时更换包装,并且放置于规定位置。采用颜色分类法将临过期药物进行细化,绿色表示6个月内过期药物,红色表示3个月内过期药物;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接受有关用药安全的培训指导,具体内容包括:药理知识、药品存放原则以及用药规范等,從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对于用药安全的意识,并且不断丰富药理知识,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进而减少由于认知错误导致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

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方式,对于住院期间的患者而言,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变化情况,同时,加强对于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监督,并且详细介绍用药的类型和服用方法,说明用药后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做好对于患者的常规护理和指导。

1.3 临床观察指标 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各项信息,观察并对比研究组和常规组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利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核验,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并接受X2值核算,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 研究组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1例(1.54%)明显低于常规组10例(15.38%),卡方值=8.044,P值=0.005,且对照均存在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63例(96.92%)显著高于常规组56例(86.15%),卡方值=4.866,P值=0.027,且对照均存在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

3 讨论

对于心内科的患者而言,由于其具有病情变化快以及患病类型较多的特点,因此,所涉及的用药类型也相对较多,因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用药错误的情况,一旦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同时,还将会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3]。因此,临床上需要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用药安全的管理方案和计划,及时找出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方法正确而又规范的管理方法,进而减少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4]。经过研究充分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组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1例(1.54%)明显低于常规组10例(15.38%),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63例(96.92%)显著高于常规组56例(86.15%),且对照均存在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由此可见,通过对心内科患者采取用药安全管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语

概而言之,通过采取用药安全管理的方式,减少了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心内科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 马淑利. 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2):114-116.

[2] 李蒋巧. 用药安全管理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9):101-103.

[3] 张敏. 探究心内科护理的用药安全管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7):93-94.

[4] 徐丽莉. 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3):85-87.

猜你喜欢

心内科护理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优质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