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完善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2019-05-09杨科
摘 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全面深化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广大农民工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在有关政策的支持下,返回家乡创业。但是,农民工创业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怎样合理得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以帮助农民工更好的维护以劳动其合法权益十分重要。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创业;职业培训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培训的背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主体,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0.5%,通过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和教育,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再就业,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中国经济的提升。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中面临的问题
(1)政府职能界定不清以及政策宣传力度低:对于返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护,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培训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等相关法规,还有放宽准入条件、提供金融服务等具体措施。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了振兴乡村的发展战略。但是由于政府有着政策法规制定者和具体实际推动者两个角色,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投入的资金较少,面对着成千上万的返乡农民工,资金的匮乏使得政府的政策措施难以真正落实。相关法规成了“纸上谈兵”,不能完全得保障农民工的需求。此外,大多数农民工对政府的政策和法规知之甚少。农民工获取此类帮扶措施信息的渠道少,倘若政府专注于推广政策和信息发布,势必又会增大政府的工作量。因此,政府应该明确自身定位,统筹协调有关政策实施,科学利用资金。
(2)返乡农民工自身存在着行为和思想上的局限性:返乡农民工自身不可避免的因素也使得相关职业培训措施难以实施。农民工流动性大、任意性强,且自身受教育程度低,对于职业培训的重要性难以预见。也正是因为其知识接受能力低,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难度也较大。同时,返乡农民工在选择创业和再就业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追求短期效益也是大多数农民工不会主动进行职业培训的原因之一,自费培训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因此,整个返乡农民工团体呈现出一种被动接收的状态。在选择自行创业的返乡农民工种,大部分选择从事零售、养殖或是种植,未能向现代化产业发展看齐,且市场竞争力小,难以真正利用好有关政策实现利益最大化。此外,即便是有创业意向,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往往也使得部分农民工打消了创业念头。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难以实现发展技术上的创新且学习掌握新技术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尽管部分农民工有意愿进行培训,但各种各样的现实因素仍然束缚着农民工。
(3)培训资源、师资力量及内容匮乏:农民工职业培训机构虽大量存在,但多数机构职能存在重叠以及盲点,这就会导致农名工职业培训服务体系不健全。在这样的环境中,农民工或因对相关政策就业信息以及补贴了解不足、或是因机构间相互竞争导致培训费用高昂、或是机构自身落后于市场需求难以满足农名工真正需求等原因,不会选择职业培训。例如目前大量存在的餐饮和缝纫等培训,这类行业在市场上已经十分饱和,而电子加工、机械操作等培训却很少,但市场需求很大。这种培训项目与市场的极不对等让真正有培训需求的返乡农名工难以得到专业的培训。除此之外,培训机构的教室对培训的不重视和自身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欠缺,也使得培训机构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返乡农民工因其特殊性,对培训机构的教室要求也就更高,要求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必须充足、准备教案必须丰富、教学方案也需更系统化。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1)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构建培训服务体系,吸引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国家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方针的背景下,鼓励返乡农民工积极创业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就业、改善农村经济现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返乡农民工在創业时,合理安全的资金保障可以给与其创业的安全感,例如开设农村信用卡业务以解决返乡农民工短期资金周转问题。除了针对农民工的资金政策以外,对于培训服务体系的建立也应当进行资金支持。由政府主导,统筹建立一个能够满足农民工需求,为农民工“量身定做”的培训教育体系。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减少因市场竞争和自由放任而导致的同类型机构冗杂现象的出现。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有意愿进行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往往因为不了解时政政策和相关创业和就业信息而放弃创业。因此,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培新教育宣传机制,寻找恰当时机和地点进行宣传,例如在春运返乡高峰期在车站或是车上循环播放有关政策信息,也可以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如微信自营体、头条新闻等进行宣传。除此之外,要真正走进基层,走进人民群众,通过上传下达由村(居)委会亲自走入人户家发放相关宣传单、政策资料并为农民工解读,帮助他们了解并真正运用起这些政策。
(3)改革创新培训教育机构,严格选聘教师,做好师资培训工作。返乡农民工掌握着不同的技能和工作经验,因此需要培训机构因材施教。改革现有的体制,针对不同工种进行专业的培训。其次,在选聘教师时,应当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培养自身的进修意识。可引入评级制度,对于级别高经验丰富的教室予以福利资金的奖励以激励教师努力晋升、安心任教,更好得培训农民工。当然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和培训机构可以合作进行教师技能培训,使教师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以便培养出更多的优质农民工,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再就业。
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的教育培训,应该最终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各级政府应该做好带头工作,加大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的力度。企业也应该主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帮助其更好就业。培训机构自身也应当及时调整自身培训内容和方法,提供更优质、更适合的培训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娜,谢华.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职业教育研究)2018-12.
[2]姜涛,李福来.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湖南农业科学)2010-02-15.
[3]张海鹏,朱钢.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状、意愿及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18-03-20.
作者简介:
杨科(1998~ ),男,汉族,四川新津人,本科。研究方向: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