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凝视”理论下民俗文化符号化研究

2019-05-09王怡诗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符号化民俗文化

摘  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文化产品的需求。旅游地,尤其是民俗文化村、民族风情街的开发加速了民俗文化符号化的进程。本文从厄里的“旅游凝视”理论出发,结合对广西东兴澫尾村京族聚居地的实地考察,从他者的角度分析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符号化的影响。

关键词:旅游凝视;民俗文化;符号化

作者简介:王怡诗(1994.8-),女,汉族,湖北潜江人,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2017级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传播与语言应用。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2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俗文化

“旅游凝视”(tourist gaze),指旅游者作为权利主体,通过“凝视”对客体施加的作用力,从而使主体参与到客体所处环境的社会性建构之中,是厄里在法国思想家福柯所提出的“凝视”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凝视”是一种隐喻,不仅表示旅游者所投射的目光和相关的行为,还包括旅游自身的旅游动机、行为诉求和感觉反馈等要素在旅游过程中及过程后共同对旅游地造成的影响。[1]厄里认为:“凝视”是旅游体验的核心,一切景观在“旅游凝视”下都被赋予了符号的意义,都变成了文化景观。[2]虽然他着重将目光投射在旅游者身上,但其中也不乏当地人、政府和开发商等多方作用下的结果。

厄里的“旅游凝视”多是针对西方游客到第三世界国家提出的,这正好和多数民族游客体验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作对比。学者仲富兰将民俗文化定义为“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传和传播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3]从这里总结民俗文化的特点有:反映内容是“民众的物质精神生活”;主要诉求是“族群中的人群意愿”;表达方式是“以人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传”;本质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即可表达为:反映少数民族民众物质精神生活的,沟通联系少数民族族群中的人群意愿的,并通过族群内人民进行世代相传和传播的民俗文化现象。

少数民族群落大多分布在地域边缘地区,这导致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文化发展的隔断和不通。旅游者来到民俗文化村,最先接触到的是不同于旅游者自身所处文化环境的独特的民俗文化,其中所反映的民族性和差异性满足了旅游者的好奇心与猎奇感。但是文化闭塞所造成的语言不通、文化冲击等削弱旅游者探索的积极性,沟通失效转移了旅游者的注意力,使其凝视的方向从原先的激进转为保守,最终流于表面。即过度停留在民俗文化的符号性表征。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也会随着凝视角度的变化发生改变。而作为“内部人”,即少数民族群落中从事民俗文化传播的个人,民族文化早已渗透在其日常生活之中,隐藏在民俗文化内部的民族性的精神产品很难顺利发现并对外展示出来,相反物质产品作为有形载体更容易得到传播。多数时候这与旅游者的凝视不谋而合。加上资本运作、旅游开发和大众传媒将“旅游凝视”的放大,民俗文化的符号性表征得到不断的强化和发展。

二、“旅游凝视”对民俗文化的作用力

(一)民俗文化的符号性建构

游客凝视的形成有其先决条件,必须有一个社会活动与符号体系,如此才能替旅游行为标示明确的位置。[4]作为一个完整民族的生活缩影的投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都保存的相对完整,因此在现代旅游开发和社会性建构中,它的符号性建构最强也相对比较容易。京族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滨海而居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防城港市,集中聚居于东兴市平江镇的巫头、澫尾、山心三岛,俗称“京族三岛”,澫尾岛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京族与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现也称京族)有同源异流的关系。[5]

1.语言符号

京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字喃亦称为喃字,意即“南国的文字”[6],是一种仿效汉字结构的越语化的方块象声文字。是15世纪越国曾采用汉字的假借、形声、会意等构字方法,并以汉字表音表义创造的一种文字,一些京族人学会了这种文字,在歌本、经书、族谱和乡约的抄写中杂用。在通往澫尾标志性的宗教祭祀建筑“哈亭”的一条主路上,沿路都贴有关于喃字的宣传海报,海报上的喃字多是表明京族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如“出海”“拉网”“耙螺”等。字的下方用汉字和越南语做了注释说明。虽然喃字字形上和汉字很像,但游客很难从简单的注释中判断正确读音。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喃字在京族民间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普及,目前只有少数老一辈京族人可以阅读这种文字。因此它主要是京族民俗文化的一种符号性表征,但已失去了很大部分的象征和索引意义。

2.非语言符号

物质文明符号。沿海渔业是京族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京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渔业生产经验,发明了不同的工具捕捞鱼虾,如虾灯捞虾、高跷捞虾等。高跷捞虾是京族古老而独特的捕捞南虾的方式,每年农历六月到九月是南虾捕捞作业期,这时鱼虾一般都在一米多深的浅海活动,为了防止泥沙淤陷的不便,京族人很早就探索出这种独具特色的传统劳作方式。随着现代化捕鱼作业的发展,现在只有少部分京族人传承了这项技艺,但因为它杂技表演式的独特技艺,也逐渐发展成旅游观赏性项目。京族的传统民居是多是“干栏”[7]式建筑遗风,竹木结构,茅草泥土为盖,房屋很轻,屋顶压以砖块或石块。现在传统的民居基本已经消失,在澫尾,游客大多是在博物馆等了解其传统的民居演变。

精神文明符号。京族原始宗教信仰包括海神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哈亭是京族宗教信仰的象征和标志,京族三岛的哈亭都供奉着不同的神位[8]。唱哈节[9]是京族最为隆重和热闹的节日,在每年农历六月、八月举办,是一个迎神祭祖的节日。旅游者可以参与到哈节之中,观赏传统祭祀仪式,欣赏京族独有的独弦琴表演,听哈妹唱哈,品尝丰富的海产品。节日是民俗文化符号的堆砌和集中展示。旅游者通过对节日所展示符号的凝视以了解该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從而形成对整个民族的框架认知。

(二)“旅游凝视”强化了民俗文化的符号性

厄里认为,尽管旅游体验同时包括嗅觉、听觉、触觉等其他接触手段,但视觉支配了旅游者的体验范围,凝视是体验的中心。[10]

1. 旅游动机强调符号的差异性

旅游者之所以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去异地旅行,是希望获得不同于原来生活环境的感官刺激。出于追求新鲜感和寻找新事物的动机,旅行者会倾向于凝视了旅行地中差异性的文化符号。澫尾岛作为一个滨海小岛,海滩和海产品是外地旅游者,尤其是来自内陆的旅游者会最先凝视的符号象征。相对而言,本地旅游者或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旅游者会更关注京族的民俗文化符号,其中京族特色更是关注的焦点。比如,京族的传统民居,虽然独具特色,但其构造方式和许多南方村落的民居差异不大,并且京族现由民居已经发生很大改变,更加倾向于现代风格,和曾经的居住条件相差甚远。因此旅行者对此类只是走马观花,很少会深入了解。作为京族独有的乐器独弦琴则不然,这种乐器为京族所独有,造型和弹奏方法类似古筝,但琴身小巧许多,单弦成音,独具特色,是京族最为典型的文化符号之一,也是最能吸引旅行者目光投射的文化符号之一。在历年的哈节中,都会有专门独弦琴表演供游客观赏。而在澫尾,中小学甚至有开设专门的独弦琴课程。

2. 大众传媒加快了民俗文化的符号化进程

现代人通过媒介正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并通过意义的交换实现自己的目的。如果说“符号”是对“信息”的再现,那么大众传媒所提示的符号空间可以说是对“真实”的再现。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符号空间主要有媒体选择形成,受众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二次选择。大众媒体的发展构建的信息化社会,也不过是现实世界的镜像反映,“也就是所谓的‘真实,也有愈来愈高的比例实际上只是一种‘再现。”[11]

以民俗文化为例,现代社会对边缘闭塞的少数民族文化造成了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大众传媒作为权利使用者往往会站在主流文化的一端,从主流文化的角度凝视不同非主流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也是我们常说的民族中心主义。在凝视过程中逐渐将差异放大,形成精神符号,符号性越强越能得到关注也越容易得到传播,越适应旅游者的凝视解码。这里的符号性指符号的流通性。大众传媒的视觉化提示方式对符号的再现提出了可视化要求。这种要求不强调“真实”的再现程度,而强调符号的所指方式和能指意义。游客通过“窄袖紧身”的服饰不仅能看到京族还会联想到傣族的类似装扮,但可以通过独弦琴轻易识别。即是琴的符号性建构所得到的强化和传播。

三、结语

“旅游凝视”是一种权利的隐喻,社会依据代际、性别和族群等因素呈现分层,使得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通过‘凝视形成实际的一种不平等[12],最终重塑了文化内部的组成规则,文化逐渐象征化、符号化了。主要问题:一是整体民俗文化系统的断层,符号化的文化得到强化,非符号化的内容选择性遗忘;二是符号象征意义的重组形成刻板印象。“旅游凝视”大多走马观花停留于表面象征符,难以深挖符号的意义索引。民俗文化的符号化强化了民族中心主义形成的认知框架,并加强了对该民族认识的刻板印象的形成。

当然,任何文化的符号性象征都是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通过构建符号系统传承文明,通过习得符号来认识文明。因此我们否认的不是符号本身,对于一些巨大的事物,比如城市、国家和民族,符号本身是一种公认的结果。[13]但是“旅游凝视”对符号系统的不合理重塑使得符号系统内部混乱,继而导致文化认识的偏差,他者的凝视最终作用与他者本身。

注释:

[1]代改珍.游客对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符号的凝视研究——以北京什刹海的游客体验为例[J].管理观察,2014.3(536).

[2]Urry.J.The Tourist Gaze (Second Edition) [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2.

[3]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7.

[4]约翰·厄里.游客的凝视(第三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4(4).

[5]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5:427-429.

[6]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5.

[7]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5.

[8]符达升,过竹,韦坚平,苏维光,过伟.京族风俗志[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9]吕俊彪,苏维芳.京族哈节[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9.

[10]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旅游学刊,2007(6):91-95.

[11]约翰·厄里.游客的凝视(第三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4.

[12]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J].思想战线,2009.4(35):37-42.

[13]冯骥才.符号中国[M].譯林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符号化民俗文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服装视觉营销中春节主题橱窗的符号化思维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基于交通视频符号化的智能高清视觉电子警察系统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