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的虚构到没有情节的“私小说”
2019-05-09田一
摘 要:众所周知,日本近代文学诞生于明治维新之后的明治20年代左右,其中,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走向,私小说更是被看作是日本纯文学的核心。在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芥川文学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芥川龙之介早年是以“反自然主义”的姿态初登大正文坛的,然而,在创作的中期,芥川放弃了初期的创作形式,开始创作一些贴近于自己日常生活的类似于“私小说”的作品,在芥川创作的晚年,他也对没有情节的“私小说”创作形式表示欣赏,而“私小说”正是在自然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实,芥川创作的“回转”并非偶然,芥川文学的这种“回转”现象在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中是存在一定代表性的。本文试通过分析芥川文学“回转”的表现方式以及原因,探究芥川文学在日本近代文学发展中的相位。
关键词:日本近代文学;自然主义文学;私小说;芥川文学
作者简介:田一(199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3
一、日本近代文学的特征
柄谷行人曾指出,明治20年代日本曾出现过“反抗强权政治”的文学倾向,但“明治20年代以后的日本现代文学或自然主义文学,并没有沿着这个方向前进,而是通过对此加以否定才确立起来的。”[1]
在谈到明治20年代作家的认识论时,柄谷举了“风景之发现”的例子,他说“风景被发现……是通过无视外在对象之内面的人发现的。”[2]这种“无视外界而面向内面”的心理,是在明治10年代参加政治受挫的人中产生的。例如,北村透谷参加了明治10年的自由民权运动受到了挫折,到了明治20年代,他便以文学的想象力与现实的政治世界进行对抗,这是继续进行自由民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然而,日本近代文学并不是按照北村透谷这种“经过与政治性现实激烈冲突而产生的内面斗争”的方向发展的,1885年,坪内逍遥发表《小说神髓》主张写实主义,在强调客观、真实的描写人情的同时,通过否定“劝善惩恶”而否定了自由民权期间“政治小说”中的反抗精神,在无视外界、强调内面性的同时,反抗的精神被反讽的形式取代了。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近代文学的两个特征,一个是无视外界现实而强调作家自身的内面性,二是在强调内面性时采取的是对外界反讽而非反抗的态度。笔者认为,这种特征反映了日本近代文学的“脱政治性”。铃木修次这样评价日本文学这种“脱政治性”:“不要靠近现实,在脱离现实的地方才有作为艺术的文学趣味……日本人一般认为,是艺术就必须脱离现实,如果脱离现实是目标的话,那么脱政治是理所当然的,总之,在文学这种高级艺术中加入政治,文学就变得庸俗了。”[3]其实,这种“脱政治性”自日本古代就一直存在于文学中,并不是日本近代文学独有的。到了近代,虽然国家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日本文学中这种“脱离政治、远离社会”的特征并没有随着近代国家的建立而改变,而是被完好的延续了下来,在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私小说”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到这种“脱政治性”。
二、自然主义与“私小说”
在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是明治40年代的主流思潮,日本前期自然主义文学主要受到法国左拉的理论的影响,以追求自然科学的态度主张“真实”地描写人的善恶美丑。1904年,田山花袋主张“露骨的描写”,他认为写作时要排除技巧与修饰,大胆地描写自然的状态,不加修飾地描写真实。1907年,他根据这一主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棉被》,作品赤裸裸的告白形式为自然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西方自然主义文学主张的是建立在发达的科学基础上的合理的自然观,与此不同,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主张的是无道德、无伦理、无社会的“源于原始感性本能的自然观”[4],这种不同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演化为“私小说”埋下了伏笔,沉迷于个人化的写作方式也为“私小说”的创作形式奠定了基础。
在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下,“私小说”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大正时期,“私小说”分为破灭型私小说和调和型私小说两种类型。破灭型私小说“赤裸裸的描写个人欲望驱使的人性以及自我破灭”[5];调和型私小说又称心境小说,偏重记录作家的心情,“主要描写人物如何回避或克服生活危机以达到解救或调和实际生活的目的”。[6]与自然主义文学的创作相比,私小说强化了描述主观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将自我的心绪转化为自我的感慨,进而直接地加以陈述。”[7]
总之,在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私小说”创作形式,描写范围都拘泥于作家的个人生活,作家们在作品中强调的“自我”孤立于社会。因此私小说缺乏社会性,它“既不批判政治,也不打算矫正社会”[8],这也逐渐成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基调。
三、芥川文学的“回转”
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人物,是以“反自然主义”的姿态登上大正文坛的,在早年的作品《日光小品》(1911年)中,芥川这样评价自然主义文学:“如实地描写真实,这无可厚非。然而,打破‘形式世界、捕捉真实时,我们必须怀抱关爱之心……文人们排斥技巧、摒弃结构、只须如实描写。冷漠地描写一切就是所谓的公平,这种文学到底有什么价值?这是我很久以前怀抱的疑惑。”[9]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芥川对自然主义文学“无结构、无技巧、如实描写真实的”创作风格持批判的态度,在他的眼里,自然主义文学的创作是“冷漠的”,他提到创作应具有的“关爱之心”,这表明芥川在创作之初对社会以及对他人是充满了关怀的。
在其初期作品中,芥川很好的实践了“反自然主义”的形式,以其初期最有代表性作品《罗生门》(1915年)为例,作品取自《今昔物语》的虚构故事,而不是像自然主义一样一味地“捕捉真实”,经过芥川精雕细琢的加工,作品语言凝练生动,极具艺术技巧性,紧凑的情节和完整的结构,都和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在另一方面,《罗生门》对人性利己主义的透彻描写与作品阴冷恐怖的氛围一样散发着寒光,很难让我们感到芥川所说的“关爱之心”。我认为,这和芥川创作前的自身现实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在创作《罗生门》之前,芥川因受到长辈的阻挠,被迫与初恋女友分手,长辈们不赞成这段恋情的理由在于女方私生子的出身与芥川家不相匹配,这种以世俗的标准来评判是非的做法让芥川感受到了人性的自私,但面对这种自私,他只采取了妥协的态度,依从了长辈的劝言放弃了这段恋情。因此,这段经历让芥川在感受到了他人的自私的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的“丑陋”,《罗生门》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创作而成的。
如果我们把芥川“因恋情受挫而写作”与北村透谷“因自由民权运动受挫而写作”相比较,那么,芥川和北村透谷同样因为在现实中受挫而将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内面,但与北村透谷通过文学的想象力与外界进行对抗不同,芥川只在他人工的虚构故事中“冷眼旁观”了现实带给他的挫折。“冷眼旁观”为芥川文学蒙上了理智的色彩,但“冷眼旁观”并不是对现实的反抗而是对现实的讽刺与回避,芥川通过“对现实的反讽而非反抗建立起的内面优越性”,与近代文学总体的特征并无二致。因此,在创作初期,芥川文学在写作形式的结构与技巧上是“反自然主义”的,然而在回避现实的本质特征上,它与自然主义是存在着关联性的,这也为芥川文学后期的“回转”埋下了伏笔。
芥川对社会的观察是被动、消极的,这反映在他艺术至上的几部作品中,他典型的艺术至上作品《戏作三昧》(1917)、《地狱变》(1918)是在他新婚不久生活相对平静的日子里创作的。龙泽马琴在无奈的世俗生活中对艺术的执着坚持,画师良秀在与道德的对抗中对艺术的疯狂追求,这些作品表明,当现实没有给芥川带来很大的冲击时,芥川便在艺术与现实的对立中强调艺术的至上性,这是芥川对艺术的追求,也同样反映了他对现实的疏离。
当现实和艺术发生冲突时,芥川往往把关注的重心放在艺术上,这一点反映在芥川的中国之行以及与此有关的作品中。
芥川曾表示,自己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完全来自于书本,“为了了解人生而对街上的行人视而不见。为了观察街上的行人他宁愿去了解书中的人生。这或许是他了解人生的迂回政策……这种从书本到现实的方法对于信辅(芥川)来说经常是真理。”[10]对于这样的芥川来说,1921年的中国之行无疑是他脱离书本、感受现实的好机会。然而,阅读有关这次中国之行的作品我们会发现,芥川对现实社会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实社会的文艺气息。在《中国游记》中,芥川对中国的评价总体上是负面的、失望的,这种评价和当时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与芥川在文学作品中了解到的中国形象有较大的反差有很大的关系。在芥川和章炳麟的对话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芥川对政治的问题的漠然,在听到李人杰讲到中国文艺发展几近于无的时候,一定加深了他对中国的厌恶之情,“从中国南方来到北方,芥川看到了‘政治中国与‘文化中国的两种不同面相,而他对北京的热爱与对上海、天津的蔑视是相伴而生的。”[11]问题重重的中国社会环境没有激发出芥川对社会的热情与关注,相反,如果当时的中国社会环境没能展现出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艺气息,是芥川对中国负面评价的主要原因,那么这是否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芥川对文艺过度关注及与社会相对脱离的问题呢?
当然,芥川并没有完全无视社会问题,回国后他在《将军》(1921年)、《桃太郎》(1924年)等作品中表达出的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讽刺之情与这次中国之行不无关系。然而,《将军》里穗积中佐脑海中浮现出的雨果浪漫的诗句看上去与作品残忍的战场氛围格格不入,在《桃太郎》的故事结尾,年轻的鬼们在安装复仇炸弹的兴奋中,忘却了与温柔的鬼姑娘的恋情……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芥川除了看到了军国主义挑起的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灾难以外,似乎更是站在一个文学者的角度上关注了战争对文艺的破坏。芥川的中国行并没有突破同时代日本文人对中国的看法,这次游历虽加深了他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厌恶之情,却并没能激起他的反抗精神。因此,回国后,他没有迎着日本无产阶级文学逐渐兴起的浪潮,写出无产阶级“如煤炭搬闪着黑油油的光芒”的作品,到了大正末期,开始对兴极一时的“私小说”产生兴趣的芥川逐渐脱下理智与冷静的假面,并围绕着身边现实生活创作出了一些的带有“私小说”性质的保吉故事。
然而,芥川的保吉故事并没有受到文学界的好评,这虽然成了他对“私小说”的失败尝试,但芥川并没有像早年反感自然主义文学一样,对“私小说”进行批判。晚年的芥川对“没有情节的小说”的价值大加肯定,并对志贺直哉的心境小说的羡慕不已。其实,芥川对志贺直哉的创作早有关注,1917年,芥川曾表示,自己在读了志贺直哉的《和解》之后,对自身创作的小说感到了厌烦,1922年芥川创作了短篇小说《斗车》,这部作品被看做是对志贺直哉的《真鹤》(1920年)的模仿,“如果将两者相比较,就会发现,(《斗车》)虽是芥川少有的坦诚之作,却是作者有意识的创作,而《真鹤》则是(志贺)无意识的产物,这种差别是一目了然的。”[12]对于习惯了有意识地加工虚构的作品的芥川来说,志贺这种无意识的创作能力是他求之不得的,在志贺身上芥川发现了自己难以企及的艺术能力,也发现了“私小说”的艺术魅力,这也许正是芥川向“私小说”创作“回转”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芥川早期创作出人工的虚构故事是反自然主义的,但这只是对自然主义文学创作形式的反对,这种反对的倾向随着芥川对自身创作形式的怀疑被逐渐削弱,到了大正后期自然主义演变成“私小说”时,芥川发现了不同于自身创作的艺术价值,因此对这种创作形式表现出了赞赏的态度。芥川这种由反对到欣赏的“回转”,始终停留在艺术形式与艺术价值上,并没有突破日本近代文学“无视外界强调内面”的“脱政治性”基本特征,可见,芥川文学与日本近代文学的主流思潮只有形式上的差异,在本质上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
结语:
大正时期是日本近代文学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作为大正时期代表作家的芥川龙之介于1927年的昭和伊始了结自己的生命,而在此后不久,日本近代文学也隨着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加强进入了发展的“不毛时代”。因此,可以说芥川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日本近代文学的繁荣时期。“纵观日本近现代文学史,文坛主角的频繁更替亦为一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唯独自然主义文学兴盛之后,化为一股潜流”。[13]
芥川文学作为日本文学的一部分,受到了日本传统文学的深刻影响。对于自然主义文学这种近代传统文学,芥川的创作可以是说是经历了由自负的反抗到败北后的欣赏的“回转”过程。1927年,芥川在自杀数月前于《文艺的,过于文艺的》这篇评论中将私小说式的作品比作塞尚的画作,柄谷行人认为芥川“把西欧的动向和日本私小说式的作品结合在了一起……使私小说式的作品作为走向世界最前端的东西而具有了意义。”[14]这说明芥川创作的“回转”为日本近代文学的传统创作形式赋予了国际意义。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但在文学发展上却存在着差异。“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推动力主要来自文学外部的社会政治”,[15]这与日本文学的“脱政治性”恰好相反。了解芥川对自然主义文学“回转”的方式以及原因,有助于我们在理解芥川文学的同时,更好的理解日本文学的特色,对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文学传统做出更全面的评价与判断。
注释:
[1]柄谷行人. 赵京华译.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9.
[2]柄谷行人. 赵京华译.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4.
[3]鈴木修次.中国文学と日本文学[M]. 東京書籍,1987:52
[4]魏大海. 日本现代小说中的“自我”形态——基于“私小说”样式的一点考察[J]. 外国文学评论,1997,(1):54.
[5]乌彦博. 日本私小说发展与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院报,2010,(12):50.
[6]乌彦博. 日本私小说发展与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院报,2010,(12):50.
[7]魏大海. 日本现代小说中的“自我”形态——基于“私小说”样式的一点考察[J]. 外国文学评论,1997,(1):55.
[8]李先瑞. 论私小说的文学土壤——日本私小说的历史和社会成因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108-109.
[9]转引自邱雅芬.芥川龙之介研究文集[M]. 译林出版社,2014:170
[10]魏大海,高慧勤主编. 芥川龙之介全集.第2卷[M].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521-513.
[11]王升远. 大正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J]. 社会科学研究,2015,(3):195.
[12]竹之内静雄発行. 日本文学全集25 芥川龍之介集[M]. 筑摩書房,1970:480.
[13]魏大海. 日本现代小说中的“自我”形态——基于“私小说”样式的一点考察[J]. 外国文学评论,1997,(1):54.
[14]柄谷行人. 赵京华译.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193.
[15]王向远. 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的宏观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1):52.
参考文献:
[1]柄谷行人, 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2]鈴木修次.中国文学と日本文学[M]. 東京:東京書籍,1987.
[3]魏大海.日本现代小说中的“自我”形态——基于“私小说”样式的一点考察[J].外国文学评论,1997,(1).
[4]乌彦博.日本私小说发展与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院报,2010,(12).
[5]李先瑞.论私小说的文学土壤——日本私小说的历史和社会成因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2).
[6]邱雅芬.芥川龙之介研究文集[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7]魏大海,高慧勤主编.芥川龙之介全集.第2卷[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7.
[8]王升远.大正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J].社会科学研究,2015,(3).
[9]竹之内静雄発行.日本文学全集25 芥川龍之介集[M]. 東京:筑摩書房,1970.
[10]王向遠.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的宏观思考[J].赤峰学院院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