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幕后、台前、彰显

2019-05-09于馨妮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林语堂

于馨妮

摘  要:传统翻译观中译者一直处在“幕后”,随着“文化转向”的出现,人们逐渐意识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译者主体性也随之走向“台前”。林语堂精通中英文,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为了将中国文化传入西方,林语堂翻译了大量中国的文学作品和经典著作,《苏东坡传》就是其中之一。《苏东坡传》是关于中国古代著名学者苏东坡的一部人物传记,是林语堂向西方读者阐释中国文化的最佳作品,因此其翻译尤其可以体现译者主体性。本文以《苏东坡传》为例,研究译者在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运用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02

1.引言

传统翻译思想关注译文的“忠实”,强调原文和原作的地位,译者必须“隐身”。随着“文化转向”的出现,中外学者越来越重视对翻译主体的研究,为译者主体性带来了曙光。巴斯内特指出,应该重视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准则及其话语权。胡庚申提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认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2004:13)。本文取前人研究之精华,对人们关注较少的林语堂译《苏东坡传》一书进行译者主体性研究。

2.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體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建明、田雨 2003:22)。根据翻译史研究,译者主体性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初,由于当时以现代语言学为基础的结构主义理论盛行,译者主体性遭到忽视和排斥,译者只是语言转换的“工具”,从属于作者和原作,长期受到遮蔽,没有主观选择的权利。第二阶段:在翻译的不断发展中,译者所做出的各种选择,所创造的各类不同译本吸引了学者们对译者主体性的更多关注,译者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但仍没有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第三阶段: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解构主义运动为译者开辟了新的道路,西方翻译研究走出了纯语言研究的重围,把翻译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把译者看作是翻译活动中最能动的力量,是使语言继续存活的主动力。之后,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文化转向”一词,强调作为翻译研究者,有必要跳出“译作与原作二元对立的封闭、静态的体系,进入语境、历史和文化等宏观动态的境地”(孙致礼2003:121)。从此,译者由仆变主,译者的认知能力和主观创造与翻译过程紧密相连,使得译者主体地位得到增强,开辟了翻译学研究的新视角,实现了从语言到文化再到人的转变,完成了由本体到主体的跨越。翻译是忠实于原文基础上的再创作,所以译者的主体性一方面是译者对作品本身的理解、阐释并进行再创造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译者对文本、翻译方法、翻译策略等方面的选择。当然,这种主观能动和选择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限制地自由发挥,可以不受约束地随意运用,它应该受到原文文本、写作目的、意识形态、社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这就要求译者正确处理好主动与被动、主观与客观的平衡关系,更好地发挥译者主体性,提高译本的质量与水平。

3.林语堂译者主体性在《苏东坡传》中的彰显

《苏东坡传》通过对苏东坡一生详实的描写与刻画,准确生动地重现了中国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风俗习惯和传统哲学,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当时便被宾板桥认为是林氏“向西方读者阐释中国文化的最佳之作”。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传播中国文化,林语堂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林语堂对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上。

3.1文本选择

《苏东坡传》描绘了苏轼仕途坎坷,身处逆境,仍保持坚贞气节、豁达心态的崇高形象,这与林语堂的人生经历、人生观和文学创作的主旨相符合,林语堂在民主革命运动中,由于同情学生而遭到北洋军阀的通缉,之后四处避隐,在夹缝中求生存,但他从未颠倒黑暗和光明、专制与自由、美丑及善恶。1936年移居美国后,仍不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用手中之笔当作战斗的武器,为追求光明、爱国救民而不懈奋斗。

苏东坡以超逸的态度面对人生,保持自然的纯真与质朴,摆脱功名的羁绊,顺任自然,这一道家思想与林语堂的哲学观相契合。林语堂是新道家的代表人物,深受道家学说的影响,认为文学应该“超政治,近人生”,主张“性灵”文学。他说,“真具有性灵的文学,入人最深之吟咏诗文,都是归返自然,属于幽默派,超脱派,道家派的。”(林语堂1992:157)。在创办《论语》等刊物时,申明其指导方针是“远离政治”或“不谈政治”;在其作品《孔子的智慧》中,把道家思想看作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人们摆脱现实的不幸,逃遁世界的不公,重返自然,回归原始的淳朴和稚气。

总之,二十世纪的林语堂堪称“活着的苏东坡”。《苏东坡传》是对著名学者苏东坡在生活、经历和仕途上的生平总结,把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可敬可爱的人物形象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同时文中还介绍了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儒家、佛教、道教的哲学思想;社会各阶层人民,包括诗人、妓女、和尚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地位,这些都和林语堂的译作目的完美契合: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将传统的哲学思想带入西方,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2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是译者发挥其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译者最具有能动性的表现。林语堂,贯通中西文化,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在较为完美地保留原作“异国风情”的基础上,使得读者也容易接受与理解。下面将举例加以分析:

a.归化翻译

(1)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129)

A maidens stolen glance should cast no blemish. Please, Your Reverence, be not so squeamish. For if you were my age, I might be all your rage (133).

几千年来,为了专心修行,佛教戒律,僧人应不近女色,不歌舞倡伎。苏东坡为了打破这一清规戒律而做了这首诗。此句中的“山僧”是指实行宗教禁欲主义,选择在山寺里生活,与志同道合者共处的人。如果山僧直接翻译成“monk”,西方读者只能理解其字面意思,却无法体会山僧持法甚严、道行甚高的形象,所以林语堂把它译为“Your Reverence”,借用西方讀者所熟悉的对牧师的尊称,让他们把山僧与牧师的高洁庄重、超凡脱俗联系到一起,使读者更容易领略到其真正含义。

b.异化翻译

(2)尤其是重要的节日,比如三月初三、五月初五……湖上全是游逛之人。(287)

Particularly on great festivals, like the third day of the third moon……the lake was filled with holiday-makers (289).

第一句中,林语堂在翻译月份时,采用“the 序数词 moon”的方法,这是一种典型的异化手法。在古代,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常采用阴历这一中国传统纪年法,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阴历是传统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特别是在农业上。农业向来是中国经济的命脉,阴历中,月相依次循环变化,一周期为一月,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从而找到播种和收获的最佳时机。之后,人们用序数标记12个月相,代表12个月。林语堂在此用“the 序数词 moon”来译月份,是想让译语读者了解中国月份命名的来源和阴历形成的历史。

4.结论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成分。随着“文化转向”的出现,他从幕后走向台前,最终贯穿于翻译过程的始终,从而得以彰显,译者主体性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对《苏东坡传》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林语堂的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而且也表现在他独特的翻译思想与文学创作当中。也正是基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再创造,为林语堂传播中国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查建明、田雨, 2003,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4(1):22。

[2]胡庚申, 2004, 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 《中国翻译》25(3):10-16。

[3]林语堂, 1992, 《林语堂散文选》[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4]林语堂, 2009, 《苏东坡传》[M]. 张振玉译, 北京:群言出版社。

[5]孙致礼, 2003,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林语堂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探访林语堂故里
纸与墨,传奇人
——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感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