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

2019-05-08唐孟玲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9期
关键词:林业管理可持续生态文明

唐孟玲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充分享受着社会进步带来的便利,在物质文明得到满足后,开始把目光转向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林业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资源,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持生态平衡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对当前经济建设和后代生存环境都有着现实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

1我国林业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我国林业不断得到发展。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现在我国森林面积覆盖率达到21.36%,并且发展迅速,森林面积以每年 200 万hm 2 的速度递增。但是同样,我国林业的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尽管总体上森林面积不断增加,但是因为我国疆域辽阔,地区之间的情况不一样,所以造成我国森林覆盖并不均衡,再加上滥砍乱伐的现象,我国整体林业发展不容乐观。

2当前我国林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经济建设中,人们长时间错误地把经济建设凌驾于环境保护之上,导致我国的林业资源持续遭到破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林业资源的管理,解决了林业资源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效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是,在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能忽视,具体如下:

2.1 管理技术较为薄弱

具体体现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技术也不能满足当前林业资源保护需要,致使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受到阻碍。具体说来,由于制度的不健全,林业种植、养护和经济建设会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同时,管理水平也不能得到有效提升,部分林区使用的技术设备较为陈旧,造成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浪费。

2.2 创新力度不够

要想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环节必须实现创新,否则遇到新问题,利用以往的管理策略无法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2.3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当前的林业资源资金依靠政府的投入,如果政府的资金没有及时到达,林業资源管理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2.4 林业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

众多基层管理人员为退休人员,体现在老龄化严重,同时在新形势下,对于树种的选择、栽植和防治病虫害上已经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不能利用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提升林业资源质量。

3 生态文明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3.1 改变现有管理模式中的弊端

现阶段,我国林业管理中存在很多弊端,如果不能及时改变,就无法避免林业资源的浪费。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针对我国现有的森林覆盖情况、国情、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彻底调查,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林业管理的效率,进而增加林业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文明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3.2 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监管

对林业资源进行开采时,有的企业不注意保护森林资源,而遭受到破坏的森林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这样就极大地影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想要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让企业对林业资源负责,进而保护林业资源,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3采用先进的营林造林模式

林业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的高水平,同时也需要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工作素养。但是由于其中任务较为繁琐复杂,所以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较大,工作内容较多,此时,相关的管理人员便可以使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比如使用计算机设备对森林整体性扫描,并分区域安装监控设备,实时监管林业的状况,在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在造林方面,工作人员可以采取生物造林的模式,开展该项工作,降低森林由于虫害而出现巨大的损失。

3.4强化森林资源普查和动态监测

在整体的林业管理工作中,实施森林资源的普查工作以及动态监测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林业管理工作的质量。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对整体的森林区域进行划分,并以区域为单位分配给不同的监管人员进行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工作态度,对于自己负责的林业区域提升监管力度,定期对其实施普查;当监管人员发现林业中存在某些问题时,一定要及时进行记录以及上报,并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将损失降低;工作人员还应该对林业的动态进行检测,当发现其出现异常时,应该及时进行检查,以此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3.5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且,我国的经济水平正在稳步上升。但是,事情都存在两面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以及林业损失状况也堪忧。因此,在实施林业管理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为其设定专门的法律条例,督促大众遵守林业规则,进一步保证森林资源的完整性;政府还应该积极地转变我国的发展策略,提升对林业保护的关注程度,优化林业管理的整体结构以及内部联系,提升对林业管理区域的保护,并加大对林业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这些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林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同时也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3.6强化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

我国林业资源的相关监督部门需加强对于各个地区及林业发展情况的监督,可以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对我国各个地区林业资源的发展和分布进行实时监督,采集各个地区林业资源的生长情况,然后在各个林业监督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这对于我国动态地了解自然资源的发展状况以及各个工作人员积极为林业管理出谋划策都有着良好的作用。因此,强化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对于生态文明下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7依托科技大力发展林业资源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所以将科学技术应用到林业管理中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可以应用科学技术更加深入地对优良树种的培育进行研究,从而培育出更加优良的树苗,提高树苗的抗灾害能力和生产质量。因此,依托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林业资源,对于生态文明下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3.8提高国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尽管我国近年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管,但是依旧有很大一部分人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给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所以,如果想要更好地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那就需要不断提高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促进森林保护工作的发展,增加我国的绿化面积,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相关的部门可以拍摄关于林业资源保护的公益广告,增强国民环保意识。环保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事情,只有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才能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来,进而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群众保证。

3.9提升病虫害预防的精准性

病虫害对林业资源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保护苗木,进而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苗木所处的生长环境,并结合历年苗木遭受的病虫害情况做好预防工作。病虫害预防需要分析其种类和破坏程度,因此,需要在病虫害发展前期做好巡视工作,强化监测力度,提前对苗木采取隔离等手段。生态文明视角下,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充分考虑到季节变化、水热情况和苗木长势,综合做好预防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说明国家对林业资源的重视程度。要想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需要加大管理力度。通过林业管理制度、林业资源的功能定位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最终实现林业资源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秀琴.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现代园艺,2016(20)

猜你喜欢

林业管理可持续生态文明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