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光

2019-05-08郑玉超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佛光阿三西门

郑玉超

大唐边关鹅城从来不缺奇人。唐朝初年,出了个奇人,名叫阿三。阿三只是市井小儿,二十岁时,看破红尘,出家鹅山寺。不到两个月,阿三就回了家,理由是寺庙太过清苦。他再不要清规戒律,可打坐的习惯阿三却保留了下来。

阿三打坐,多在夜深人静。他拎着一张蒲团,直奔鹅城西门擂台,一打坐就是一个时辰。一次,有个赶夜路的经过西城门时,发现打坐的阿三双手向上左右一划,忽然之间金光闪闪,头顶上空出现一道光圈。

第二天,整个鹅城到处流传着阿三打坐练习妖法的消息。当然,起初更多的人并不相信。于是,就有人相约当夜偷窥,结果发现并非谎言——只见阿三双手一划拉,头顶四周,一道光圈赫然在目,你说奇也不奇?

有个见多识广的人反驳道,那不是妖法,而是佛光。有人反问,那阿三不成了得道高僧了?

一时间,鹅城人众说纷纭,有人赞是神功,有人说是鬼技,也有人嗤之以鼻。其中一人偏不信邪,他就是西门吹雪,神奇笛声让人闻声丧胆,百步之内取人性命。他凭借一支笛子,打遍西城无敌手。

西门吹雪约战,阿三笑笑,说,那就今日午夜吧。

是夜月黑风高。这丝毫不影响观战者,远远的,围上里三层外三层。西门吹雪气宇轩昂,骑着高头大马,手持一支铁笛。阿三呢,静静地坐在蒲团之上,火把照见他面如沉水。

西门吹雪将笛子贴近嘴唇时,人们的心都揪了起来。说时迟那时快,阿三双手上扬,头顶瞬间佛光普照,火把黯然失色。只听得西门吹雪大叫一声,落下马来。从此,西门吹雪成了一个疯子。

当然,西门吹雪不是唯一,南门吹花、东门吹风、北门吹月,他们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先后相约夜战。在阿三的佛光下,一个个铩羽而歸,非痴即呆,北门吹月更是当场身亡。

从那以后,鹅城人就叫阿三“鬼见愁”了。提到他,鹅城人无不讳莫如深。凡是得罪了人怕被寻仇的,就去找鬼见愁做靠山,方保平安无事。鬼都怕他,谁还敢惹?

一道佛光,让鬼见愁的威名一扬就是十多年。不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了皇帝。屁股还没坐热,西域强雄颉利率兵来犯,鹅城首当其冲受到攻击。整个鹅城奋起反击,谁都不是局外人,唯有鬼见愁例外。

鬼见愁闭门不出,往日英雄气概点滴皆无。人们私下问他的管家,管家只是摇头,脸上露出鄙夷的神色。很多武林人士纷纷登门,想请求鬼见愁出山,都吃了闭门羹。他只说一句话:人已老矣,哪有力气抗击外敌?

其时,关外早已血流成河,鹅城守兵也死伤众多,就连疯子西门吹雪和东门吹风都死在了前线,南门吹花的肋骨也断了好几根。说起鬼见愁,人们无不恨之入骨。不久,鬼见愁的管家也愤然离去,参加了抗敌义军。

那天二更时分,风吹得格外猛烈,守城士兵看见一个人用长长的绳索缒墙而下,仔细一瞧,竟是鬼见愁。他背着一个鼓囊囊的包袱,落地后直奔敌营而去。

鬼见愁投敌了!不久,颉利大营灯火闪亮,鼓乐齐鸣,大宴鬼见愁。

看来鹅城不保了。

整个鹅城人心惶惶,人们恨不得立即将鬼见愁抓住,撕成碎片。守城官兵个个面色凝重。鹅城守将范鑫千叮咛万嘱咐,提醒大家小心防范,唯恐鬼见愁引敌来袭。

直到很晚,敌营才狂欢结束,熄了灯火。凌晨时分,鹅城守兵忽然发现敌营火光冲天,风助火势,越烧越大。范鑫迅速决定抓住时机,带领官兵掩杀过去。敌营早已大乱,除了颉利带着极少部分逃出外,活着的都成了俘虏。

敌将俘虏战战兢兢:鬼见愁不知用的啥办法,双手划动,搅起一片佛光,这才火烧连营。

范鑫让人寻找鬼见愁,哪还有他的影子?

于是,派人奔赴鬼见愁府上,只见厅中桌上有一封信。信上写到:我很后悔这么多年,用骗术赢得威名,那佛光不过是磷粉自燃而已。外敌来袭,我闭门不出,只为精心研制磷粉以期破敌。

原来,磷粉只有深夜才能起作用,故鬼见愁每次打坐和约战,都选深夜。那磷粉除了摄人心魄外,达到一定剂量,足以引起熊熊烈火。

鬼见愁从此消失了,究竟是死于大火,还是隐退江湖,无人知晓。后来,听人们说,半夜时分,鹅城外的敌军大营旧地会闪现佛光,佛光里坐着一个人,隐隐绰绰像是鬼见愁。

猜你喜欢

佛光阿三西门
火眼金睛
怎样区分天空中的“彩虹”之“佛光”
师徒杂技场
雪落西门
火眼金睛
黄昏
佛光
佛光
没有时间老
阿三创业记:遭遇“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