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播电视多媒体增值业务开发和应用
2019-05-08李萍
李萍
【摘要】本文主要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播电视多媒体增值业务开发和应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播电视多媒体应用现状为依据,首先分析技术特征,其次从支撑平台、全面管理、全自动媒资生产、客户端结构、系统接口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系统基本结构,最后阐述关键技术,包括多进程多线程并发技术、开发层架结构技术、服务器的负载平衡技术、多媒体信息动态码率自主分配技术,进一步提高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播电视多媒体增值业务开发和应用效率,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广播电视 多媒体增值业务 开发 应用
以3G技术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在不断前进和发展进程中,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服务效果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且在线音视频的全面性服务已经成为移动终端多媒体增值业务的重要应用之一。加之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一系列的移动终端功能逐渐增加,可以实现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点播视频节目或者收看直播节目,标志着无线通信和互联网融合的新时代即将到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促使时代更好的创新与发展,需要借助多种网络模式为移动用户带来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因此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播电视多媒体增值业务开发和应用课题十分重要,以下为笔者对此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1.技术特征
手机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处理在移动网络下高质量的视频类业务应用问题,全面为移动终端的多媒体整体服务体系的创建作铺垫。结合现阶段我国开展的“三网融合”活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播电视多媒体客户端产品涉及到多个操作平台,如OS、Android等,同时可以实现移动终端的定制性与个性服务。借助HTTP信号传输协议以及自主开发的视频图像解码技术,促使数据信息的完整传输和广告引进等,彻底打破了以往移动网络给用户造成的约束。广播电视多媒体增值业务开发项目的特点主要包括几点:其一,涉及多种互联网终端操作平台,能够给用户提供与高质量相关的视频音频或者及时性信息传输等服务。其二,多个平台之间的多媒体信息数据共享,且多媒体数据仅仅需要一次性的生产过程,全部智能手机实现信息共享与及时更新。其三,具有多种网络形式下的码率调度动能,将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运营商家相互结合的移动网络。其四,创建全面自动化的媒资结构生产机制,移动用户仅仅需要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便可以促使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强生产的有效性,最后具备比较独特的承载编码形式,可以实现音频与视频的在线传输与播放,下载播放和闲时等推送信息播放模式。
2.系统基本结构
2.1支撑平台。以互联网络为平台的多媒体增值业务项目具备全方位的基础服务与网络访问等服务,如数据库、流媒体、用户认证以及消息等服务类型,且整体结构以SOA内部结构为核心加以创建,如图:
因此在服务平台基础上增值的业务与一些子系统能够自主提供优质服务,重点包括多媒体信息的接收、保存、发布和调度等监督工作,借助Wed Service软件对其加以封装,便于被业务子系统的数据信息接口服务。
2.2全面管理。全面管理载体具有大量的文字信息与图片信息以及视频信息编制处理作用,可以结合不同类型的手机平台自主对多媒体产生的内容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全角度的对多媒体业务产生的信息加以标注,确保内容管理具备精准性。这一个平台的创建集合了多媒体内容、审核和发布的数据信息,便于客户端口栏目对多媒体的所有内容加以组织和处理,促使内容生产具有较强的全面性以及报表总结的系统性。除此之外,最大限度上对移动端口进行合适的分配与核算,这一平台的创新含有智能类型的分辨率机器,全方位的对客户端口进行多媒体内容的审查,提高移动设备用户的体验效果。
2.3全自动媒资生产。广播多媒体增值业务的创建需要思考多媒体内容的产生速度,尤其是可以提供流媒体播放信息的应用结构。手机多媒体使用体系具有全自动化的信息筛选功能,在系统取得节目之后,制作工作人员仅仅在移动设备上输入关键信息即可,之后的工作完全按照系统规定的标准自动生成,包含节目内容的转码、文件共享、页面形成与信息数据入库几个环节,降低用户的工作负担,最大程度上提高多媒体信息数据的生产质量。
全自动媒资生产体系组成部分有内容生产载体、资源信息管理和版面产生模块。对于内容生产载体作为全自动媒资信息产生的中心,这一载体可以大范围的对多媒体内容加以处理或者二次编辑与引进广告,还可以结合网络的传输情况产生不同类型的帧率与不同类型的流媒体信息数据。同时资源管理可以将多媒体内容进行整体采集与发布,促使内容资产的稳定保存与实效性共享,进而适应每一个增值业务结构之间的信息数据互动需求。除此之外,多媒体增值业务利用全自动媒资生产快速的生成对应版面与智能终端屏幕分辨技术,这样用户仅仅关注多媒体中涉及的内容即可,之后结合智能终端软件进行自主调试分配,可以理解为“一次加工”的智能手机平台创建模式。
2.4客户端结构。对于电视多媒体增值业务的创新而言,客户端应用的产品技术结构分为界面层组建包、协议组建和基础结构框架构成,对于界面层组件包的作用为显示客户端界面;对于解码包组件的作用是解码视频或者音频的节目;对于协议组件的作用是促使流服务器保持通信的效果;基本框架结构的作用是分析用户行为和协调资源等。除此之外,客户端口还可以体驗休闲时间下载信息内容的优势,且用户能够随时停止下载中的信息文件,在再次下载之前,便从上次停止的地方继续下载问价,若在下载文件期间存在错误的问题,客户端能够及时的记录现阶段下载的信息,之后自主连接进行下载,保证文件信息下载的完整性。此外,休闲期间的下载性能,用户可以借助移动网络的内部容量和自己的兴趣,确保网络下载期间电视多媒体内部存在足够的内存。
2.5系统接口。广播电视多媒体的应用体系作为处理多媒体和第三方体系之间的衔接问题,设置出统一化的系统接口,制作完整的API引擎,加强多媒体和其他业务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如客服系统和网管系统。同时系统中存有的接口形式分为两种,也就是审批文件接口和业务请求接口。针对审批文件接口,其可以对用户的清单进行定时传送,且接收其余系统给予的反馈数据。针对业务请求接口,其可以对多种类型的业务请求对象和其他体系中现有的信息之间提供交互的桥梁,定时请求用户发出的指令,如用户登陆或者用户状态查询。由此,通过多媒体业务的增值与开发,便于加强检索的掌握效率。与此同时,系统可以提供较为完整的日志和管理功能,将与用户相关的对象名称、文件名和记录数值以及重新处理登陆数值加以统计与归纳。
3.关键技术
3.1多进程多线程并发技术。多进程多线程并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整个系统资源的高效利用率,若投资比较少,则要开发大容量的用户并发访问业务。这一技术的应用重点为找到CPU服务机器对SMP自身结构的利处。并发原则下的设计核心是并发加工相应的模块,即流媒体服务器,也可以理解为流媒体服务器以分布形式为理念,在负载平衡制度的基础上完成多种流媒体增值服务器的访问。以免因为诸多用户一同访问相同流媒体服务器引发服务器出现拥堵的问题,或者造成网络系统整体瘫痪。由此多进程多线程并发技术的应用可以时刻对网络系统进行监督与测试,科学的分配网络任务,确保每一个进程之间存在的负载比较均衡。此外,在任何一个进程中也存在多样的线程,因为相同进程中存在的多种共享信息之间综合利用的现象。
3.2开发层架结构技术。要想处理好不相同智能手机涉及的客户端研发与信息共享的问题,在广播多媒体增值业务的开发工作上应构建出统一形式的开发层架结构技术,形成异构系统中的媒体系统一起生产与管理的局面,排除异构体系中协议存在的差异性,确保一切的异构系统涉及的多媒体信息一同传输与更新,降低生产与传输成本。借助这种技术可以高效的对手机客户端口进行跨平台开发,适应多种智能多媒体手机的发展,如iPhone、Android,促使全部的智能手机实现实时共享与同步更新。
3.3服务器的负载平衡技术。手机多媒体作用在系统服务中的负载平衡技术可以促使地址服务器与信息流服务器相互交流,同时制作负载表格,之后结合流媒体服务器中存在的负载情况对信息加以分配,为用户提供对应的地址信息。由此已经可以便于流媒体软件负载平衡,还可以促使流媒体服务器与相关目录信息朝向更大空间形式上发展。此外,在整理地址服务器生成的节目地址信息期间,可以先计算出目前多种流媒体服务器的实际状态和负载数据,动态化的产生节目播放连接区域,确保流媒体服务器在负载方面实现目录上的平衡。
3.4多媒体信息动态码率自主分配技术。广播电视多媒体可以借助H.264编码技术,将多媒体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动态的进行码率自主分配,通过DCT算法针对视频或者图像加以具体的描述,同时集合自主定义的信息以灵活多变的空间定位,提高编码或者解码的性能,降低宽带的开销成本。与此同时,增强音频或者视频中文件的转码速度和抗误码技能,缓解移动网络环境下视频质量的难度,不断增强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综合效益。这一技术的特点分为几点:首先编码和解码的信息资源占有的比例比较低,尤其是在解码期间运算较为简单,且具备较高的效率。其次比较适合使用在噪声高且传输速度低的网络传输中,可以借助网络实际工作状态自主的选择信息传输码率,确保移动终端稳定播放。由此,这种技术的使用和国内其他技术相比较,对于广播电视跨平台的应用与编码的速度等方面存在较强的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多媒体增值业务的开发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广播电视台中增加手机多媒体技术,优化广播与电视两个体系中存在的多媒体数据资源,以智能手机为基础开发增值业务,随时随地的为人们提供全新的事件与信息,创建出满足人们身心成长需求的业务。相关人员应结合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播电视多媒体应用现状,创建出新时代下多媒体电视网络结构体系,采取科学的技术,全面将广播电视多媒体增值业务的开发与应用工作落到实处,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荣山. 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思考[J]. 科技传播, 2018(2).
[2]苏东科.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 v.14(15):210-212.
[3]赖晓仪.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高新区, 2017(10):165.
[4]张春哲. 關于"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研究[J]. 神州, 2017(31):245-245.
[5]许斌. 关于使用FMS实现基于互联网的新闻直播系统探析[J]. 西部广播电视, 2017(1):255-255.
[6]李海华. 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J]. 传播力研究, 2017(07):141.
[7]杨欣. 太原广播电视台媒体转型升级策略探析[J]. 当代电视, 2017(08):81+100.
[8]崔萍, 董浩. IP开发:“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道[J]. 编辑学刊, 2018, No.179(03):101-106.
[9]贺丽娜. 宽带互联网电视无法正常上线的问题处理方法[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2):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