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路
2019-05-08项琪
项琪
请以“让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叙事性文章,注意:叙事要有波澜,感受要真切。
今年春天里的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想到市政府办点事情,于是在离家不远的一个站点等待着公交车。许久,一辆公交车停靠在站点旁。车刚停稳,人们便蜂拥而上。我也随着人流涌进车厢里,然后找个空隙站在那里,不再挪动。(车厢内.人满为患)
车门正要关上,一个女高音传进来:“哎,等等。师傅,麻烦你等一下!”接着,一个穿着邋遢的妇女领着两个孩子——大一点儿的被她拉扯得跌跌撞撞,小一点儿的被她一手揽在怀里,鼻涕口水把她的衣领浸湿了一片。
几个赶时间的乘客叽叽喳喳,表示不满。司机师傅也有些不悦,等母子仨好不容易上了车,便抱怨了几句。那妇女忙赔着笑脸,说:“怪我怪我!没办法,孩子小,跑不动呢,给大家添麻烦啦!”司机皱着眉头,一脸的嫌弃:“哎,看好你的孩子,别在车上乱抹鼻涕!”
乘客们一看妇女领着孩子往里走,便不约而同地让出一条路来,直通向车厢的最后——那儿宽敞一些。让路的原因很简单,人人都怕被这母子仨弄脏了衣服。可那妇女好像还没明白过来,朝众人笑了笑,不住地说着“麻烦大家啦”之类的感谢的话。(面对邋遢的母子仨,乘客“不满”、司机“不悦”,但是因怕弄脏了衣服而让路,颇为嫌弃,这为下文情节做了必要的铺垫)
不一会儿,我听到妇女的手机铃声大作,又见她掏出手机,大着嗓门儿说:“喂,哥,是我,我在公交车上呢,一会儿就到。嘿,你不用来接,接啥接,我还找不到市政府吗?”车上的人大都愣了一下,随即安静了下来。等她挂了电话,旁边一个乘客问道:“哎,你贵姓?从哪儿来啊?”婦女爽朗地说:“我姓戴,从四方镇来的。”(乘客的询问,也正是读者想知道的,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噢,咱们新上任的市长也姓戴。”“听说老家也是四方镇的!”此时,人们竞觉得妇女娘仨一点也不令人讨厌了,还有个乘客伸手去逗妇女怀里的小孩,说:“这孩子,长得真是讨喜。有一周岁了吧?和我家那个差不多……”好像他和她一家已经很熟了,熟到可以跟邻居似的拉拉家常。(听罢妇女的答复,乘客们误以为她哥哥是新到的市长,于是态度发生了大转变——一点也不讨厌她了)
车子很快到了市政府站,这个妇女要下车了。乘客又不约而同地让出一条路来,司机也赶快按下车门的按钮,还殷勤地帮妇女把她的小孩儿抱下了车。(连司机也殷勤地帮她抱小孩下车,前后对比鲜明)
“师傅,麻烦你了,谢谢!”妇女一边说着一边下了车,冲着路边那个一手抓着扫帚、一手提着簸箕的清洁工人,高兴地说:“哥,你不知道,城里人客气着咧,刚才在公交车上都给我让路呢!”(啊?原来妇女口中的哥哥是一名清洁工!结尾突转,又掀起一个波澜,解除了误会,帮助读者认识到了社会上某些人的丑恶嘴脸,突显文章主题)
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误会法和突转法,让人倍感深刻、新颖。文章开头描述母子仨的形象,尽管那妇女真诚地表达了歉意,但乘客及司机对母子仨还是十分嫌弃。当母子仨往里走时,乘客们让出路来——怕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这为下文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当听说母子仨到市政府找哥哥时,乘客便产生误会,以为她哥哥是新到的市长,于是主动让出路来,让她们下车。文章结尾交代妇女口中的哥哥是一名清洁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让读者认识到了社会上一些人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更揭示出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从而使这篇文章更具底蕴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