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欧洲议会选举令人忧心(观察家)
2019-05-08王朔
王朔
2019年5月23日至26日,欧洲议会将迎来新的一轮选举。对欧洲人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大事,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选举格外引世人瞩目,因为其中掺杂了太多的内涵,已经成为欧洲未来政治变化的风向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眼中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欧盟。
职能有望再扩大
欧洲议会作为欧盟重要的立法、监督、预算和咨询机构,也是唯一直选的议会机构,与欧盟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并称为欧盟的“三驾马车”。欧洲议会由欧盟28个成员国的751名议员组成,任期5年,由直接普选产生,各成员国可自行决定具体的选举方式,席位也按照各自的人口比例进行分配,例如人口最多的德国可以得到96席,而塞浦路斯、马耳他和爱沙尼亚则是6席。虽然选举在各成员国分别进行,但议员一旦当选后就不再按照国籍划分,而是根据各自的政治立场组成跨国联盟,以议会党团的形式进行相关活动。
虽然相比一般意义的国家议会,欧洲议会拥有的职能少了很多,在很多问题上只有建议权,其决议也往往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但欧盟乃至成员国在决策时仍会很大程度参考议员们的意见,以示对民意的尊重。尤其是2009年《里斯本条约》实施以来,欧盟决策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欧洲议会的地位、作用和决策权力大为增强,例如在原来只有咨询权的移民、刑事司法、警察合作等方面的事务上,欧洲议会开始拥有立法权,而且欧盟所有按照普通立法程序签订的国际协定都必须事先得到其同意。考虑到长期困扰欧盟的“民主赤字”问题,欧洲议会作为形式上最能代表整个欧洲层面公民诉求的机构,其职能未来还有望进一步扩大。
民粹势力在上升
但今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之变得重要并不止于此,而在于民粹主义势力的大幅上升以及其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整个欧洲。
欧洲现在确实面临许多内外挑战,当然很多问题早就存在,可以说是在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以及一些国家自身发展中累积产生的,尤其是新老欧洲之间的东西矛盾和欧元区内部的南北矛盾,反映出一体化红利的分配不均以及差异性的扩大。在金融和债务危机的冲击下,这些原有的问题被迅速放大,矛盾也被进一步激化。
危机首先带来的是经济上的持续疲软,诚然经济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经济不好一定会出问题。政府为了减赤减债不得不进行结构性改革,大幅削减原有社会福利,本就受危机影响的民众生活雪上加霜,甚至出现部分中产阶级赤贫化的趋势,原有的纺锤形结构渐向金字塔形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不平等加剧。这种社会层面的分化,也必然会导致人们社会心理上的变化,并最终反映到政治层面,反映到选举投票上。这就是欧洲民粹主义发酵的土壤。
随后,我们看到了英国的脱欧,看到了马克龙与勒庞在总统大选中的对决,还有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独立公投等等,诸如此类,在欧洲可谓层出不穷。究其根本,就是欧洲的社会政治生态在这场金融和债务危机的冲击下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且现在仍在变化中,今年的欧洲议会选举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举行的。
政治风向恐变化
此次欧洲议会的影响不容低估。民粹主义政党在欧洲的崛起已是现实,相比20年前得票增加了两倍,在超过11个国家实现执政,选择党(AFD)也俨然是德国联邦议会的最大在野党。社会阶层的分化必然导致政治的碎片化,这一点从危机以来欧盟成员国鲜有政党能连选连任或单独组阁即可见一斑。
民众对传统政党和政治精英的不信任已经变得根深蒂固,更愿意将选票投给那些民粹政党,要么为了寻求改变而一试,要么干脆为了宣泄不满情绪。无疑,一旦这些民粹政党在此次欧洲议会选举中大胜,它们在各自国内的声势必然会水涨船高,甚至相互刺激形成联动,对政府执政构成巨大压力。
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把这次欧洲议会选举视为一场赌注,如果他的共和国前进党(LREM)能够成为欧洲议会最大政党,并因此改写欧洲议会党团的格局,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法国国内,其领导者的地位将无疑得到确定和巩固。但事实上,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RN)与马克龙势均力敌,都有可能得到20%的选票,如果最终结果是马克龙失利,那么他的地位必然会因此受到冲击,不但接下来的改革很难继续推进,更有可能失去未来连任的机会。
当然,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民粹政党会拿到多少选票和议席,而是欧洲政治风向由此可能带来的变化。反经济全球化、反欧洲一体化、反贸易自由化的杂音无疑会更多,民粹政党为了拉选票也必然会高喊口号极力煽动民众,进而造成一种保守、排外的政治氛围,不仅影响到欧洲一体化自身,也必然影响到欧盟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恰恰不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
开放、包容与多元是欧洲人的根本理念和价值观,是经过战争与和平无数生死考验后的宝贵财富,也是一体化能够走到今天的基础所在。一场选举或许不会根本改变欧洲,其所反映出的问题和趋势却令人感到忧虑。但正如德国已故前总理科尔所言:“绝不应低估当前面临的艰巨挑战和任务,对于曾经克服过更多困难的欧盟来说,如今有何理由不去重现昔日的辉煌?”在即将到来的欧洲议会选举面前,欧洲人正站在抉择的十字路口。▲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