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电影70年发展历程
2019-05-07纪文彬
纪文彬
4月14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主题论坛——光影七十年 奋进新时代”在京举行。论坛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高光时刻为背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探讨中国电影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如何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等议题。
老中青影人回顾70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新中国电影的辉煌时期,80年代有290亿人次观影,到了90年代初观影人次还能达到50到60亿,这一数字远超其他国家。”见证新中国成立70年及中国电影发展70年的第四代著名导演谢飞,细数中国电影的辉煌历程。他同时表示,中国电影在70年发展过程中,在艺术表达和商业表现上得到观众认可,不过要想在全球取得商业佳绩,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宁浩导演处女作《疯狂的石头》2006年上映,2019年其“疯狂三部曲”全部完成。宁浩见证了这13年来中国电影年票房及工业规模的迅速增长。“电影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为创作者带来便利,为故事表达提供了更多实现可能。”
郭帆作为场上最年轻的导演,入行时正经历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机遇期,如今已完成3部作品,在创作每部作品时,他都深切体会到中国电影工业的巨大变化。2014年,郭帆赴美学习,当即决定未来要做跟电影工业化相关的作品,后来创作出的《流浪地球》成为2019春节档爆款。郭帆感叹十几年来电影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进步不光能改变创作过程,还能改变电影形态和放映方式,这些都与创作相辅相成。”他表示未来仍将不断尝试新技术,也坚信中国会有更多优秀电影作品涌现。
为优秀作品产出创造环境
老中青导演共话中国电影高光时刻的同时,多位专家就中国如何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強国建言献策。
针对内容创作,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近年来涌现出的如《我不是药神》《找到你》等“积极现实主义作品”体现了主流价值观,也得到了市场认可。“未来应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和产业环境,让现实主义影片发扬光大。”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从建国之初建立的覆盖全国的电影市场发行体系入手,分析完善的市场体系建设不仅能推进电影市场的供给侧改革,还能保障产出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作品。
会上还发布了《2019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及2018年度“批评家选择”十部优秀电影作品(排名不分先后):《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无名之辈》《影》《无双》《邪不压正》《江湖儿女》《阿拉姜色》《爆裂无声》《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