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安全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提升对策研究
2019-05-07杨曦
杨曦
摘要:针对石油安全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石油开采设备陈旧老化,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及生产工作人员流动较大等方面。结合石油安全生产的要求,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石油安全生产;生产环境;安全
我国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的生产,但是在石油安全生产难以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则会对现代石油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严重阻碍我国工业化建设脚步。近年来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受到企业管理制度、设备老化以及人员工作流量较大等问题的影响,石油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将结合当前石油安全生产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 石油安全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
石油安全生产中多面临着石油开采设备陈旧老化,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及生产工作人员流动较大等问题。
1.1 石油开采设备陈旧老化
石油生产规模较大,生产过程比较复杂,且易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石油工作地点多变,工作时间较长,且包含较多的易燃易爆炸物质,均增加了石油生产工作的时间与难度[1]。近年来石油行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在持续转变生产的环境。但是一些单位中的生产设备比较老化,未能够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进行创新[2]。在设备老化、陈旧等问题的影响下,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随之上升,需要改进机器设备,实施安全管理。
1.2 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石油资源在我国资源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3]。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4]。石油企业在工作中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各个工序之间的关联。在石油生产期间,工序比较复杂,多数开采在地下完成,且其中包含诸多有毒性的物质,易于诱发安全事故。当地下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地上的工作人员并不知情,便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约束人的行为,降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问题发生率,保证石油企业的生产安全性。
1.3 生产工作人员流动较大
石油生产去也规模多相对较大,工作人员数量较多,但是也面临着人员流动性较大的问题,致使很多工作人员处于工作状态较差,安全生产防护意识比较薄弱,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同时,一切石油生产单位中的安全培训不足,资金投入较少,培训方案与具体的石油生产活动存在差异,也难以真正发挥石油安全生产的要求,致使安全问题的发生。
2 石油安全生产的提升对策分析
石油安全生产中,可以通过更新优化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及构建监管体系,实施风险评估等方式,提升其管理效果,降低安全问题发生率。
2.1 更新优化设备,定期检查维护
陈旧老化的设备为影响石油安全的重要隐患,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提升石油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更新陈旧老化的设备,进而降低因为设备问题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企业需要合理分配资金,结合石油安全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对设备定时、定量进行更新。如果发生更新设备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则可以向国家申请设备更新资助。
在设备更新与优化的基础上,还需要提升日常维修养护的重视程度。每一位工作人员均需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专业的技能水平,避免人为操作问题对设备使用时间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对操作人员实施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熟悉各项设备使用的方式,减少安全问题发生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石油安全生产也需要融入更多先进的设备,将智能化、先进化的设备融入其中。在定期科学养护的方式下,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
2.2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
建立健全石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控制石油安全问题发生率的重要途径。现代石油生产企业需要结合具体的石油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规范各项石油生产活动,保证石油生產活动的有序性及安全化开展。
石油生产工作人员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专业能力等,也是石油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很多石油生产工作人员存在着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针对于这一问题,需要提升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实施安全教育与石油专业知识指导,在培训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2.2.1 创新培训理念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石油生产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石油经济发展过程中,安全观念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下,受到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多数企业培训只是为了追求形式,对内在培训机制关注不足。培训的理念比较落后,未能够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进行创新,企业内部培训与外部实践未能够有效融合。
企业需要创新管理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价值,不仅仅实施理论知识的指导,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石油工作环境,实施各项安全知识、专业技能的示范等,进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2.2 创新培训方法
培训方式如果仅仅通过“灌输式”的方式开展,则难以真正达到其指导与培训效果。培训的效果不佳,影响技能学习效果。石油生产期间培训需要创新其方式,引入多样化培训模式。比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播放相关的场景、视频等,结合具体的案例实施观察,将抽象且枯燥的培训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具体。还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具体的情境实施培训指导,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更好的达到培训效果。在培训结束之后,需要发挥总结及信息反馈的作用价值。结合培训的情况及员工学习效果,制定进一步培训指导规划,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及培训指导有效性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3 构建监管体系,实施风险评估
相较于其他行业,石油行业的生产风险较大,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更需要提升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在石油生产中各个环节均可能会诱发安全风险,故而需要提升风险识别的重视程度,以针对性的方法你对策,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石油生产活动的安全运行。
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构建安全监控体系,对石油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实施安全监控,评估生产中现存的风险问题,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与解决对策。正确分析石油生产中面临的安全问题,发挥“未雨绸缪”的作用。企业还可以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对石油生产安全进行检查,全面检查石油生产的情况,及时查出问题、解决问题,降低事故发生率。
3 小结
石油安全生产期间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需要提升安全问题预防的重视程度。石油企业可以在更新优化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及构建监管体系,实施风险评估等方式下,提升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规范各项石油生产活动,保证石油生产活动的有序性及安全化开展。在保证石油企业生产质量、生产效率的同时,石油安全生产管理也能够降低石油企业生产中安全问题发生率,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及我国经济建设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慧.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安全评价技术方法分析[J].石化技术,2018,25(12):154.
[2]徐奇鹏,刘雄源.石油安全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提升对策[J].化工管理,2018(32):50-51.
[3]张吉.HSSE培训教育在对石油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石化技术,2018,25(09):203.
[4]赵娜.从石油生产事故统计分析中探讨石油生产的安全措施[J].现代国企研究,2018(1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