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依赖症”的两个支点
2019-05-07牛新春
牛新春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对伊朗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其中,最实质性的就是美国取消中国、印度、土耳其等8个国家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权,意图将伊朗石油出口压缩到零。
这是1979年美国制裁伊朗以来,伊朗首次面临全面石油禁运,也是美国首次对一个主要石油生产国实施全面制裁。这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国际能源市场发生革命性变化,象征着美国能源外交的重大转向。也预示着能源将成为美国霸权的“新武器”。
1973年石油危机对美国造成深远的心理冲击,能源被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层面,“能源独立”成为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的追求。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能源政策与保护法》,禁止美国出口石油,以保证美国自身石油供应。此后,保证石油供应、稳定石油价格,成为美国能外交的核心。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美国开始从军事上大规模卷入中东,成立中央司令部,介入两伊战争,打响海湾战争,挑起伊拉克战争。中东成为美国卷入军事冲突最多的地区,虽然不能说每次战争的主旋律都是石油,但石油肯定是战争的背景音符。
然而,近十年来国际能源市场发生革命性变化,美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能效大大提高的同时,石油产量也快速攀升,石油用得少了、产得多了。美国石油消费在2005年就达到了巅峰,此后再也没有超过当时的水平。而在生产方面,2018年美国原油产量是2008年的两倍多。2018年美国日产液态油1767万桶,消费液态油2045万桶,净进口只有300万桶左右。目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液态石油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液态油消费国,还可能是剩余产能最多的国家。能源独立对美国而言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个很快就会到来的现实。不仅如此,预计到2024年美国石油出口将超过俄罗斯,接近沙特。
这也导致美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角色发生重大变化。2017年白宫《国家安全战略》提出,几十年来美国首次享有能源主导国的地位。过去,石油武器是中东国家针对美国的工具,现在剧情大反转,变成美国对付中东国家的手段。近年来,美国通过贸易、制裁、能源通道控制、战略石油储备、新能源标准制定等手段,影响能源价格,制裁自己看着不顺眼的国家。
石油武器并非美国外交的新花样,但石油制裁的威力却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大。如今,美国既拥有全球能源主导地位,更享有全球金融霸权,正是将这两者相结合让美国的石油武器显现出史无前例的威力。这也让美国从此患上了“制裁依赖症”。
在全球能源市场享有主导地位,让美国在使用石油武器时无所顾忌。长期以来,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非常关注油价稳定,使用石油武器时必须谨慎考虑对油价的影响,要在制裁和油价之间寻找平衡。因为只有拥有可以随时增产、减产的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使用石油武器。2019年初美国页岩油日产量达到700万桶,而页岩油随时增产、减产都比较容易。当然,美国的页岩油公司都是私企,只根据商业需求增减产能。可一旦出现危急情况,美国政府完全有能力调度这些产能。沙特则是当前美国在中东最密切的盟友,可以看到,每次美国使用石油武器,都有沙特在后面支持。因此,近年来美国制裁伊朗都没有对油价产生大的冲击。
金融霸权则让美国有能力制裁各国与伊朗有能源贸易往来的公司,即凡是进口伊朗石油,以及为进口伊朗石油提供保险、金融、运输的公司,都不能使用美国控制的金融系统,也冒着被逐出美国市场的风险。这一手也很厉害。
美国使用石油武器打压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手法越来越熟练,胆子越来越大,其恶劣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没有出现反制美国石油武器的迹象,形势令人担忧。欧洲虽然采取一些象征性措施抵制美国制裁,但力度、决心远远不足以遏制美国的行动,未来国际社会、美国自己都将深受其害。
中东是最直接的受害者。美国把石油武器对准伊朗,采取“极限施压”,全面孤立伊朗,只能让中东更加动荡。伊朗在中东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全面排除伊朗是不切实际的作法。
美国自身的信誉也会受损。国际能源与金融市场本应是一种国际公共产品,美国作为全球实力最强的国家理应提供最多的公共产品。然而,美国却假公济私,把国际公共产品当作对付别国的武器,长此以往必然会损害美国的公信力。▲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