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档案文创产品开发
2019-05-07芦彦波畅素娟
文/陈 丹 芦彦波 畅素娟
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高校档案部门开发文创产品的意义,参照博物馆和部分高校档案馆文创开发现状,提出高校档案馆除了普通师生、校友,特别是针对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等特殊受众,进行文创开发的思路,以及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互联互通平台、丰富产品形式载体、充分借力“互联网+”等方式进行文创开发的可行性模式
档案因为其真实性、凭证性、文化性等特点,形成了展现国家和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资源。当前,文化创意已经成为各大文化产业的新兴发展趋势,档案部门作为重要的文化部门,在关键时刻要抓住机遇不能缺位。如今,有条件和能力的高校档案馆已经将自己定位为服务社会的文化机构,以开放的姿态宣传档案文化,体现社会化的服务理念和用心良苦的人文关怀。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档案文创产品开发意义
2016年4月,国家档案局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新时期的档案工作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深化和拓展档案利用服务等目标。同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各文化资源单位要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随着对外合作交流的增加,人文交流战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档案馆作为文化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着独特的文化资源,必须在新时代的号召下,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助力“一带一路”交流互通。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下,如今各大高校都在精准发力,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国际化的人才,同时,中国高校也正对沿线国家释放吸引力,从中文热到专业热,高校留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为响应时代号召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高校通过增加国际交流项目,开展合作办学吸引人才,文化输出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档案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文化交流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高校档案文创产品是将档案与创造力充分结合,选取、提炼学校档案中的文化信息,并将其附着于各种载体上,向受众传播文化要素。目前对于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的研究较少且集中在综合档案馆,针对高校档案馆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且着眼于“一带一路”政策下,高校通过文创产品输出档案文化方向的研究几乎为零。不同于其他文化部门的衍生商品,档案文创产品通过最简单直接但深刻有趣的方式展现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留学生群体不同于来华旅游人群,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参与度更高,能自觉担当起丝路沿线文化传播交流的使命,是文化交流的主力军,是推动丝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最好的使者。文创产品的开发使高校档案文化以具象化的文化周边落地,让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在探寻档案珍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同时,打通受众与档案文化双向互动的新连结,让高校档案文化被更多人“带回家”并发展传承。高校档案部门既可以通过开发文创产品,拉近档案与公众的距离,增加部门和学校的影响力,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创收。高校档案文创产品传播了高校的人文精神,它们既可以提供给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作为在中国学习交流的纪念,又可以增强他们对该校的归属感和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非常多元的意义。
二、目前文化机构与档案馆、高校档案文创现状
(一)文化机构的文创现状
从对外合作交流的角度而言,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灵魂,也是丰富有效的外事资源。同样是历史文化机构,当前国内外博物馆文创已经开始呈现大好态势,2013年7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一款胶带,上印清代康熙皇帝御笔“朕知道了”四字,这款看似不起眼的胶带几天内迅速爆红,自此掀开了国内博物馆文创的浪潮。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创步伐紧随其后,截止2016年,故宫已经研发了9170种文创产品、上百个产品系列,给故宫带来巨大的收益。今年故宫更是趁热打铁,推出的文创类真人秀节目《上新了!故宫》,嘉宾作为新品开发官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并与顶尖跨界设计师联手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每期诞生一个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并在其天猫旗舰店上同步发售。
(二)档案馆与高校档案馆的文创现状
档案馆、博物馆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二者性质相似,馆藏实体、史料研究、文化资源开发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相比博物馆而言,国内档案部门文创产品开发刚刚起步,形式和内容都还在探索阶段,目前已有成果种类少,影响力小。究其原因,其一是源于大众对于档案馆的认知还停留在以“物”为中心,而对博物馆则渐渐上升到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范畴;其二是相较于博物馆而言,与档案部门自身“档案重地,注意保密”的意识和在商业领域的拓展上秉持的谨慎态度有关。目前大陆高校的档案文创产品主要以传统的图书刊物为主,大多数高校都有以档案或者校史部门为主体编研而成的知识成果,例如复旦大学档案馆的复旦英烈传、名人手札选、复旦杂忆等。少数高校如清华、北京大学等还设有纪念品商店售卖校园文化纪念品。已开发的高校文创产品普遍内容形式单一,缺少趣味性、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能作为文化交流提供给外籍师生的档案文创产品可谓凤毛麟角。
三、高校档案文创产品开发途径
(一)开发思路:在坚守文化、创新服务的基础上针对特殊受众需求开发特色产品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创产品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文创工作首先应研究人们的生活。在产品研发阶段通常会研究人们生活中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哪些文创产品能融入受众的生活。所以,档案文创产品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文化与功能的结合可以让大众特别是外籍人群通过使用产品,起到了解文化的作用,从而达到发扬和传承文化的目的。对于高校档案文创产品,除了广大师生校友等普通受众,也包含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这一类特殊群体,因此在档案内容的选择上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能够反映高校历史文化特色的档案,也可涵盖地方特色,例如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等,讲求体现档案元素性、故事性、传承性,利用文创产品讲好高校故事甚至是中国故事。
(二)开发模式
1.扩大收集范围,整合档案资源,夯实文创基础
档案文创,内容为王,高校档案馆的馆藏资源量和质,是决定文创产品开发成败的基础。因此档案部门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吸纳多门类、多主体的档案资源,立足档案内容的多元化,夯实档案文创的资源基础。除了常规归档以外,学校重大活动特别是校庆活动产生的专题档案应做到主动收集,应归尽归。高校内部档图博三个专业部门具有相通性,应充分调动和梳理各馆资源,形成资源共享的新常态。效仿台湾国立大学模式,将档案馆与校史馆、物理文物厅、地质标本馆等九馆协同建立台大博物馆群平台,合力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找到开发特色档案文创的灵感源泉,以档案材料特有的“文化符号”进行设计表达。
2.互联互通建立文创平台
高校档案部门人员和技术有限,而文创产品开发一整条产业链上需要设计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和信息技术等人员的多方面支持。因此高校应积极吸纳社会力量,研究相关成功案例,为文创产品开发提供操作性的指导。档案部门应主动和文创公司、文化艺术机构、数字媒体服务部门、网络社交媒体等部门协同进行交流和跨界合作,开拓档案文创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知度。针对国际学生外籍教师这个特殊受众,档案部门可以和地方档案馆合作,加强交流与互鉴,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重要的特色文化输出,以此传统文化为抓手,调动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源于文化、地缘、时代差异的好奇心,以项目合作的形式构成双赢。
故宫在其文创节目中联手跨界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共同设计研发文创产品,而高校在教学、科研、人力等资源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可充分利用师生资源对档案IP进行深度开发和加工,综合类院校可以在档案馆设立艺术学院(或专业)文创教学实践基地,在档案馆选定主题或档案元素的基础上,借助师生的创造力面向全校征集文创产品设计。
3.打开脑洞,找准特色,丰富文创产品种类和载体
高校档案文创要做的鲜活,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就必须要抓住时代特点,解放思想,增强档案的开放性,使档案文创品牌化、系列化、年轻化、特色化。能代表学校形象和文化的纪念品一直以来也是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最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例如杭师大印有校训“博雅精进,勤慎诚恕”的帽子一经推出就十分紧俏,简单的设计却蕴涵了师大人代代相传的精神。海峡对岸的高校档案馆在文创这方面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值得借鉴的经验,例如台湾国立大学档案馆采用环保材质并加入档案素材开发的校徽更迭书签,书签正面上方是学校前身台北帝国大学徽章,中间是民国36至37年短暂出现的台大证章校徽,下方则是出现于民国40年代的由各学院院徽围绕中心的校徽。又如“台湾国立大学第一号公文”纪念品,用拼贴、拆解、乱码、破损等将档案元素大搞颠覆,最终完成“档案解码——台湾国立大学第一号公文风格笔记书”。类似的产品还有消失的印记系列笔筒、便签纸,书法磁铁等纪念品,形式多样种类丰富,设计理念新颖且颇具实用价值。除了效仿台大设计制作此类文创产品,高校档案馆也要着眼于当下潮流,源于日本的手账文化已在各国大学生中兴起,档案馆可以设计带有本高校档案元素的复古手账本,胶带,贴纸,印章等产品。
除纪念品之外,高校档案馆应利用新媒体开发多种形式和载体的文创产品,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于2017年上线的《档案漂流记》系列动画短片获得了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高校档案馆大可以通过推出专为外籍师生设计的档案短片或动画,以最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方式普及档案知识,题目可拟作《漂洋过海来看你——留学生档案保管记》《外籍教师档案Q&A》等。
4.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档案文创产品的宣传和展卖不能局限于校园实体商店,必须依托线上线下的多渠道推广和营销,可设置学校官方线上纪念品商店,通过学校和档案馆网站主页对其进行宣传和链接,或可采用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例如台大纪念品线上商店、故宫博物院天猫旗舰店等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为方便生活学习普遍注册有个人微信号,官方微信公众号相比网站发布具有更加生活化和易读的特点,应通过官微,多角度、多侧面地宣传档案IP品牌,激发年轻学子对档案的兴趣,促进档案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助力档案文创产品的推广。2018年4月,四川大学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大川小史”上线试运营,同时推出川大档案馆(校史办公室)吉祥物“小史”,造型是一颗晶莹剔透的小水滴,公众号文章也是一改行政部门严肃的行文风格,以轻松的网络文体,重新阐释厚重的历史,和故宫博物院品牌打造的“萌”感异曲同工,极具亲和力。
总之,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导下,高校档案文创产品要以丰富的档案资源为基石,以社会化服务为全新理念,以跨界合作为方式,以互联网为依托,为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展示出高校的人文精神,展示出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和历史。高校档案馆利用文创产品进行文化对外输出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但一定要注意避免IP的过度开发,虽然有些带有档案馆IP的产品可以满足受众的日用需求或艺术需求,但是在价值变现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档案文创开发的初衷,对外交流归根到底讲求文化的高雅传播,产品形式的选择上还是要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