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吕梁实践

2019-05-07新华网

老区建设 2019年5期
关键词:吕梁市荒山吕梁

山西吕梁是生态脆弱地区,深度贫困与生态脆弱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全国人大代表、吕梁市市长王立伟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近年来,吕梁把脱贫攻坚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生态与生计并重、增绿与增收双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吕梁大地变为生动实践。

新华网: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吕梁为何要把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王立伟:吕梁市13个县(市、区)有10个贫困县,其中6个国定贫困县、4个省定贫困县;山西省10个深度贫困县,吕梁就有临县、兴县、石楼3个县。

吕梁境内沟壑纵横,25度以上陡坡耕地23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生态环境脆弱,吕梁沿黄的兴县、临县、柳林、石楼四个县,森林覆盖率不足20%。

可以说,吕梁是生态脆弱地区,深度贫困与生态脆弱相互交织、互为因果。

近年来吕梁规划实施了“三个全部”:即全市230万亩25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退下来,330万亩宜林荒山全部绿起来,“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793个深度贫困自然村、11.6万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出来,对搬迁出的旧村实施生态修复,实现人退绿进、村出林入。

2015年岚县探索实施购买式造林,2016年吕梁市开展合作社造林试点,2017年推动规模化、工程化、项目化造林绿化,2018年全面提升打造“支部+合作社”造林机制升级版。

新华网:吕梁坚持生态与生计并重、增绿与增收双赢。从实践来说,吕梁生态扶贫取得了什么成效?

王立伟:通过几年实践,吕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显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老百姓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推动生态扶贫取得“四增加、一减少”的大变化。

一是绿化面积大幅增加。以规模化、合作化方式每年集中实施“三个100万亩工程”,即荒山造林100万亩、退耕还林10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100万亩,累计完成荒山绿化330万亩,占全省任务的41%,完成退耕还林230万亩,占全省任务的64%,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2018年达到32.8%,高出全省近5个百分点,成为全省由于造林绿化自然环境优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二是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加。通过合作社造林,确保入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达60%以上、贫困社员收入占到造林项目总劳务支出的60%以上。全市共组建专业合作社1121个。通过造林务工、森林管护、退耕还林补助、经济林质提质增效、种植特色经济林、易地扶贫搬迁等六种途径,7.6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生态脱贫人口占到全市脱贫人口的近30%。

三是从2016年开始,全市平均降雨量明显增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6年、2017年均为652毫米,分别较全省高68毫米、97毫米,2018年为549.0毫米,较全省高62毫米。

四是造林绿化投入大幅增加。坚持国家、省、市、县四级投入联动,政府、企业、社会多方投资,特别是推行“一企绿化一座山、治理一条沟”,建设产业园区和企业绿化基地,补充了生态扶贫资金不足的问题,近两年全市累计投入近60亿元,是过去5年造林绿化的投入总和。

五是泥沙量大幅减少。近三年平均泥沙量较多年平均值减少近4000万吨,减少量达70%。

新华网:作为吕梁市市长,今后的生态扶贫工作还要做哪些事?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对未来的工作有何建议?

王立伟:下一步,吕梁要进一步破除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结合还不够紧密、生态扶贫体制机制创新还不足等问题。

今年吕梁要继续实施好“三个100万亩工程”,即完成退耕还林和营造林10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和森林质量提升100万亩、林下经济100万亩,带动2.4万贫困人口脱贫、40万农民增收,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继续在吕梁大地变为生动实践。

吕梁山区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更是国家“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但由于生态历史欠账多,区域内还有1600多亩宜林荒山,仍是全国的生态洼地,补考赶考任务艰巨。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建议将吕梁山生态修复工程纳入国家重大生态修复规划,全面加快生态修复步伐;具体说来,希望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范围、进一步加大荒山造林支持力度、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

猜你喜欢

吕梁市荒山吕梁
吕梁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乡村文明新风尚——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移风易俗新事多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幸福生活
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
导数中证明不等式题型的新策略
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应用研究
小猴栽树
群英会战城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