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

2019-05-06王璠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造价管理措施

王璠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2-120-02

摘 要 工民建是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统称,工民建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多个施工阶段投入的资金即为工程预算。加强工民建预算造价管理控制能够确保工民建施工质量,维护建设整体效益。所以有必要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工民建预算造价管理控制工作。

关键词 工民建预算 造价管理 措施

如今,我国经济日益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持续进步,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范围日益拓宽,工民建施工要求也更加严格。在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中,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造价管理控制力度,从而为施工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落实工民建预算造价控制的价值

工程预算造价控制作为工民建管理中较为重要的组成内容,其有效落实对于推动施工的顺利进行,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预算造价控制在工民建工程中的应用意义为:

首先,促进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在工程建设中,预算造价控制的基本 情况会影响工程各环节的落实情况,关系变更、返工等问题的出现概率,若造价管理不到位,则会导致工期拖延,降低工程质量及成本效益。其次,影响工程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预算造价控制的目的是对工程项目建设成本实行管控,确保各环节施工中成本支出在规定范围内,增大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由此可知,预算造价控制的合理性与否,与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同时做好预算造价管控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

二、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一)工程决策阶段的控制策略

工程决策过程中造价管理控制尤为关键,为加强管理控制的效果,工程造价人员需在预算前全面收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施工项目设计投资概况,准确统计材料和设备的价格,从而为数据分析做充足的准备。工程造价预算人员还要充分结合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完成工程概预算工作,尤其要重视工程预算编制环节和审批环节。工程造价预算中,需全面考量工程施工现场,根据工程概况不断完善工程造价估算。且合理预留工程造价的升降空间,以缩小工程造价与工程预算之间的差距。

(二)施工设计阶段的控制策略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对日后的造价管理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项目设计环节的造价管理中,造价人员应立足经济因素,一方面注重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要采用合理有效的造价管理方式严格控制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预算。为改进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控制的质量,工程造价部门需主动与设计部门构建合作关系,认真分析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分析中要高度融合系统工程学、成本效益、价值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实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度融合,编制完善的项目设计方案,以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减少工程的成本投入。在造价管理控制中如采用限额设计模式,则应优化项目的功能需求,全面落实专业分配的总体目标,以期更加科学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

(三)招投标阶段的控制策略

为完善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预算管理控制工作,招投标工作人员必须仔细核对并综合分析招投标文件,并以此为基础编制标底,做好复核、审查和分级管理工作。在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建设项目招标制度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价格标注是招投标文件标底中最为关键的内容,而建设材料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重较高,建设材料标注的准确性会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又由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现有资料十分有限,造价人员务必深入研究新材料和新技术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四)工程施工阶段的控制策略

工民建工程建设和施工期间,需要控制的费用较多且十分复杂,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支出、施工过程中的费用管理、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支出等。在工民建工程建设和施工中,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资金利用率较高。对此,在工程施工阶段,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控制力度,尤其要重视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技术和工人的酬劳等多个环节的预算控制,最大限度地规避资金浪费问题,确保预算造价管理控制的有效性。

1.建立健全责任机制

工民建工程预算造价管理控制工作中,应积极建立科学完善的责任机制,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完善和优化责任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义务,增强工作人员的自律能力。工程施工期间,还要明确划分各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以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民建阶段,工作人员务必不断优化工程预算造价管理的综合水平,积极调整制度的相关内容,建立完善的责任制,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增大工程的经济效益。

2.嚴格控制施工组织管理

工民建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控制中,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责任机制,另一方面还需高度重视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在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中,企业应结合实际编制施工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重要文件和施工技术的主要参数,完成编制工作后,要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上述施工文件不仅可为工程建设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可保证工程施工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工民建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施工组织阶段的管理及控制工作,以重要文件为标准明确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有效提高工程建设和施工质量。

3)完善设计变更与设备材料管控工作

工民建工程施工阶段,若想改进工程预算造价管理控制的质量,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也需严格控制工程设计变更,建立完善且严格的变更审批制度,力求事前、事中和事后均可不断优化设计变更审核工作,降低其对工程造价所产生的影响,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首先,积极创建专业的审查小组,详细全面地审查设计方提交的设计方案,确保方案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再者,深度考虑建筑结构设计和功能设置等多种元素,避免因工程进度的影响而产生工程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

其次,建立细致完善的变更风险评估机制。设计变更改变了施工方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工程材料。建立完善的变更风险评估机制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变更信息,进而严格控制变更风险。若出现设计变更问题,工作人员需先判断其为局部变更或是整体变更。如为整体变更,则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由于整体变更会使某种建设材料短时间内的需求量骤增,因此其价格也会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有所提高,进而增大工程的成本和工程造价。对此,工作人员需全面考虑工程材料、经营计划和工程方案,合理评估由此带来的市场风险及施工风险。再者,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判断是否需要变更,且设计变更要上交上级部门审批,现场工程师确认后由有关部门做好备案和公示。

最后,不断优化和完善签证管理制度,如办理并使用签证,则需明确签证的对象、主体、时限和权限等。对于无法满足设计变更要求的变更申请,不得通过审批。除此之外,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控制也尤为重要,在材料和机械使用监管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资金和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投入,全面改进工程施工预算造价管理的整体水平。

(五)工程竣工阶段的控制策略

工程预算造价控制管理工作中,竣工阶段的预算造价管理工作首先要严格控制并管理工民建工程验收费用,以提升工程施工水平,加强工程验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竣工事项处理过程中的资金支出,有效减少工民建竣工过程中的预算造价成本。也就是说,工民建企业必须不断优化和完善竣工阶段的预算造价管理。工作人员要按照工作规范的既定要求,严格控制工民建工程施工的成本,并采取有效措施多次审查工民建工程变更的状态,同时管理工程施工中的资金应用概况,增大资金使用率,减少资金的浪费,降低工程成本。

最后,在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以工程投标单价完成工程施工验收工作,以此不断改善成本管控的整体水平,减少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这样也可降低由竣工事宜所产生的资金支出,有效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完善造价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工民建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控制工作中,很多因素都会对管控的最终效果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建设期间,需高度结合施工的流程和要求,加大细节控制力度,将造价预算管理控制渗透于工民建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一)重视预算编制

首先,工作人员应根据工民建工程的实际情况,积极收集各类重要的资料信息,如工程设计图纸、工程勘察报告、工程施工标准等,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预算额度和工程材料价格,做好工程施工材料编制工作。其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工程的施工图纸,更加准确地把握设计单位在工程建设和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标准和内容,加强工程量评估,准确计算工程多个环节的造价金额。最后,工民建工程建设和施工阶段,要派遣专人走入施工现场,深入了解和把握工程施工材料的市场动态,了解工程施工中应用到的多种设备、材料和技术。管理人员应积极利用计算机技术录入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各项数据,增强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且合理应用软件,做好数据汇总工作,以期为数据查询分析提供便利条件,提高数据查询分析的水平。

(二)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

在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企业务必建立完善的内部预警机制,并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计算阶段,合理应用预警机制。在应用预警机制时,注意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有效的经济、技术和组织的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在工程施工中,如出现工程超预算问题,则工作人员可合理应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为有效控制超预算问题,管理者既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又需提出有效的根治措施,防止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达到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最终目的。

(三)加强工程造价动态控制

现如今,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工民建建筑企业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而且也出现了无法准确预测的风险和变更问题。所以,管理者需参照当前实际建立完善的动态造价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工民建预算造价管理水平。为强化管理的效果,系统在传统预算造价管理功能的基础上,也要对施工过程和工程成本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控。如材料本身發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则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和分析,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指导工作,确保工程造价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范围。再者,在工民建施工初期阶段,应以社会信誉较好,资质上佳的设计单位为首选,确保设计的质量,有效减少因设计因素而引发的变更问题,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发生。

四、结语

工民建工程建设和施工期间,预算造价管理控制尤为重要,预算造价管理控制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与稳定。为此,建设单位务必采取相应措施加大管理控制的力度,注重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此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郭红英.探析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运用[J].建筑与装饰,2019(1).

[2]陈梅.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8(12).

[3]张勇.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陕西建筑,2017(4).

猜你喜欢

造价管理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电力工程造价中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模式的实践探究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