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及建议

2019-05-06黄拓刘宏富李盛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教学革新翻转课堂

黄拓 刘宏富 李盛

摘   要:本文对于目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几点不足之处,如课时少、内容多,学生热情不高等。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改革创新建议。通过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思维,翻转课堂、教学革新、考核革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完成课程的专业引导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  翻转课堂  教学革新  考核革新

《土木工程概论》一般是土建类专业的学子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土木工程的启蒙课程,涵盖内容广泛,不仅介绍了土木工程学科的背景产生,还对若干分支领域发展前景均有涉猎,旨在激发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兴趣,并初步了解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它肩负着使土木学子了解并热爱这个专业的重要使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同时,作为20世纪末诞生的一门新课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众多工科类院校均有开设。特别的,土木工程概论是一个持续拓新的过程,相较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内容更新缓慢的经典课程,应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得到及时的修正及改善。为此,针对于土木工程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几种可行性建议。

1  教学特点

1.1 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主要面向土木类专业的大一新生,作为一门先导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各个领域均有介绍[1]。课程内容繁多,但课时较少,一般不会超过30学时[2]。在教学上面临着课时极其短缺,同时还要教学内容有宽广,有深度,做到趣味丛生,引起学生的兴趣。显然,很多授课老师很难做到这一点,只能压缩实验课程,或者照着课本内容快速地过一遍,使得课堂缺乏趣味性。

1.2 教材更新慢,难以跟上时代发展

目前,全国众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但在教材的使用上不尽相同,使用的教材种类多,很多教材多是参考前人的经典教材,在内容上过于陈旧,很少加入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即使加入内容,也仅仅在最后附上一小节,没有彻底融入教材中[3]。还有就是绝大多数院校,在选择教材方面不能及时更新,选定的教学用书版本比较落后或者修订缓慢,同一版教材连续使用很多年。导致学生们从教材中学到了大多是几十年前的先进成果,有些甚至于已经被时代淘汰,难以与当前时代专业发展相联系。

1.3 与实际工程联系不大

相较于理论类课程,概论类课程一般内容偏多,对于工程可能只有介绍作用,并未联系实际。隧道工程可能仅介绍隧道的开挖方式、隧道的类别,多数学生对于隧道支护所用的结构都不知道。路面工程可能仅介绍路面铺筑的方式与路面材料类型,对于更深层次的路面病害根本无法区别,更不会分析产生机理。土木类专业学生对于三峡大坝、川气东送工程、中国超级高铁、港珠澳大桥等仍然如同外行人一般,这无疑是不合时宜的。了解一些实体工程如桥梁、道路、大坝、隧道、高铁等工程的修筑方式。对选取修筑方式的原因,病害预防、分析、修补等也应做进一步的了解。偏概括介绍而轻实践,是这类课程的一大通病。

1.4 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学生热情低

教学方式绝大多数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填鸭式教育,使得学生一味地记忆,自主思考时间较少,师生之间的问题交流互动也很少。老师自己觉得课堂缺少活力,学生们也无法保持学习热情,无法形成主动学习的状态。由于课时少,对于课堂中的深奥专业术语也一笔带过,同学们一知半解,部分学生为了理想的结课成绩而似懂非懂地附和老师。

1.5 考核方式老套,学生不重视

概论课程通常为考察课,分数一般由80%期末成绩与20%平时成绩两项组成。考试形式单一,绝大多数的考核方式为开卷考试,学生们对于开卷考试的课程一般不重视,认为只需准备相关资料,都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由于开卷考试成绩比重过高且通过简单,部分学生经常旷课。

2  教学改革创新建议

2.1 以点带面,把握重点内容

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时间少且内容多,教学中难以面面俱到,因此重点知识和扩展知识应当得到区分对待。突出重点,先让同学掌握必要的重点知识,其余的以点带面,将一个知识点做到脉络完整而不是内容繁多、难以理解。对于大一新生需要因材施教,首要的是激发对本专业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2.2 讲课资料及时更新,丰富教学方法

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保留教材经典内容的同时,又需要教师及时吸收当下先进研究成果。对于一些土木工程的历史发展、经典案例、古今中外代表性工程、视频资料、专家学者的观点都可以进行补充,以慕课或文件的形式上传教务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土木工程来源于生活,让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土木工程知识。

2.3 翻转课堂,学生参与讲课

课堂属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所有,老师应当在完成经典内容教学之后,将课堂让出给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案例分析[4]。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用PPT、汇报、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展示自我,提高同学们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营造一个共同学习的氛围。

2.4 系统化教学,分析工程实例

对于工程实例的讲解,不应拘泥于工程本身。从为什么修建、如何选址、怎样修建、材料选取的原因、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工程进行宏观把握,细节思考,而不是单一考虑。如作为中国超级工程之一港珠澳大桥,它的修建一方面是旅游、物流等经济考虑,另一方面还有部分政治考虑,有效打通湾区交通网络。港珠澳大桥采用隧桥模式,传统的方式是海中选址围堰,利用抛石筑成堤,然后抽干堰内积水,筑建成岛,但这样会危害白海豚等自然生态,并影响这条繁忙水道的航行。我国通过把软基桥隧转换人工岛的方法与技术,采用钢筒围合筑岛解决了挤密砂桩筑岛的难题,巧妙地解决了工程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为世界其余桥梁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

2.5 考核更新,多方面表现加权

考核方式应当注重同学们平时的知识积累与课堂表现、课后任务完成情况、课堂汇报效果等。具体做法可以将结课成绩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并重,各占比50%。平时成绩由30%课堂表现、30%考勤、20%资料查阅总结、20%网络视频学习组成,期末成绩由30%课堂汇报效果、30%工程案例讨论组成、40%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3  结语

作为一门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导论性课程,教学初期的效果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它间接影响着学生后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及学习兴趣。让同学们享受课堂、自我独立思考、辩证演讲发言,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激情与创造性思维,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方薇,李盛.《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J].广州化工,2014,42(13):226-227.

[2] 张勤玲,杨柳.“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特点及教学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2):118-119.

[3] 黄拓.《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7,15(7):144-145.

[4] 祝海燕.翻轉课堂教法在土木工程概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6,33(5):117-120.

猜你喜欢

教学革新翻转课堂
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高职文秘专业教学革新建议分析
职业能力培养视阈下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革新
汽车电气教学革新分析
浅论新电子商务模式下电商设计课程教学革新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工业4.0背景下工业工程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