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留学生高等数学课堂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9-05-06崔立功
崔立功
摘 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留学生的高等数学的培养质量,是职业院校面对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留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中的困境,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一带一路 留学生 高等数学 实践
习近平總书记先后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在此基础上2015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中进一步明确将“打造政治互信、 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作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目标,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作为合作重点[1]。首先需要转变国家对留学生人才培养的理念,从以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为理念的留学生培养导向,向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导向转变[2]。
在此背景下,我校于2018年首次招收“一带一路”的留学生,第一年由于学生们普遍汉语能力弱,所以留学生参加了汉语言和中华文化的学习,通过一年的努力,他们都顺利的通过了HSHK4(汉语四级)考试。今年,留学生们按专业分到各个学院参与到具体的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理论学习,笔者作为一线授课教师是留学生参与高等数学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在留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下,笔者如何开展教学,如何有效的沟通,以及最后课程如何考核几个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在后续的留学生教育上少走弯路,也给后来者一点建议。
1 我校留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现状
1.1 语言基础差,尤其专业汉语差,学生差异大
虽然留学生通过了HSHK4级考试,但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是针对日常用语,拼音等基本汉语知识,对专业词汇了解很少,阅读理解能力差,甚至连三角函数、正弦和余弦、方程、不等式、定义域、值域词汇他们不理解含义。所以刚开始上课学生学的困难,看不懂教材也写不了作业,课后也没有办法和老师沟通交流。可是我校目前的专业课程都是中文授课,所以高等数学这个基础课程他们必须要适应,否则后续的课程也没有办法学习。
1.2 留学个体差异明显,数学基础差距大
留学生虽然编在一个班,实际但是他们由于来自不同的国家,数学基础相差很大,就是一个国家的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哈萨克斯坦的高中分文理科和我们国内一样,但是他们的理科数学都学习了一元函数微积分,而文科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学这个部分的内容。
1.3 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差异大
大量的留学生背景下,不同的人留学的目的和期望都会不同,在我校留学生也呈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同学很刻苦,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提交作业,不懂也会主动和中国学生沟通交流,还有一部分上课迟到,课上不认真听讲偷玩手机、讲话等,感觉就是在混日子,当然也有部分虽然听不懂但是还是很认真地投入到我们教学的每个环节。
1.4 无合适教材,无经验可借鉴
由于都是第一次给留学生授课,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目前中国学生用的教材不太适合留学生,老师也没有经验可以去很好的安排课堂教学,制定教学计划,一切都是摸索阶段。
2 我校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优化设计
本着对留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高等数学课堂教学。
2.1 补充专业术语和内容修改
由于公共基础课程总课时的限制,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堂上给留学生做辅导,所以我借助于课后辅导和录制微课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专业术语的含义,我们分别录制函数,不等式,因式分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直线,二次函数和基本不等式,以及基本的初等函数等10多个微课,让留学生在课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
2.2 针对教材问题
留学生反馈读不懂课本,他们都认为课本上的字太多,所以我都做了一个个小卡片,把每次课的内容都写在上面,让留学生读起来容易点,同时也在思考写一本适用于留学生的校本教材。
2.3 试行讨论课堂,和实时反馈的方式
在课前我会布置一些任务给留学生,比如让他们去自学什么叫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鼓励不爱发言的同学大胆发言,对他们的优点及时有效的给予表扬。课上会通过云班课这个教学手段及时的提问步骤作业,让留学生当场答题,在投影上实时的把答题情况反馈给留学生,提升全班参与学习的热情,由于留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我在班级选了基础较好的充当小老师,让他们去帮助和指导他的同学,起到双赢的效果。
2.4 改传统的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
我校中国学生的高等数学评价是出勤和作业占30%,数学实验占30%,期末考试占40%,对待留学生,鉴于课后作业较难的反应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我们把出勤和作业情况改为占20%,课堂表现(以云班课的数据)占60%,期末考试占20%,加大课程的过程考核,使考核手段多样化,让留学生课堂每一次的努力都能转化为最终的成绩,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课堂参与热情。由于是第一次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如何,我们教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尝试着给留学生打好高等数学基础,为其后续的专业理论课学习保驾护航。
3 我校留学生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指引下,我们才有这样的机会把我国我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传输给留学生们,由于学生的国度不同,自身差异的存在,所以这样的教学改革和优化设计是非常有必要,但是任重而道远,尤其是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如何在留学生听不懂汉语专业词汇的基础下把课程讲授好,让留学生学到知识,是很长时间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由于时间短,样本少,实践周期短,文内很多想法和做法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恳请有同样问题的老师一起参与讨论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 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N]. 中国电力报,2017-05-15(003).
[2] 张丽俊,许言庆.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5,34(12):5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