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威电影宇宙”的 吸引力法则

2019-05-06曹颖

南方周末 2019-05-06
关键词:复仇者漫威钢铁

南方周末记者 曹颖

南方周末记者 曹颖

南方周末实习生 陈亚杰

“我就是钢铁侠”,托尼·史塔克举起无限手套,在打下响指、终止灭霸入侵之前,说出了他曾在《钢铁侠1》中的经典台词,继而牺牲自己,将《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推向结局。

钢铁侠曾经只是漫威庞大漫画版图里不起眼的二流角色。1939年,马丁·古德曼创办时代漫画公司,即漫威公司,以漫画起家,在斯坦·李笔下诞生了蜘蛛侠、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绿巨人、金刚狼等八千多名角色以及神奇四侠、复仇者联盟、X战警、银河护卫队等超级英雄团队。漫威一度是美国漫画界的领跑者,直到1990年代,互联网发展、电子游戏兴起,漫画业日渐式微,漫威不得不于1996年申请破产。

彼时的漫威主要靠出售漫画角色的版权来支撑日常的运营,为漫画迷所追捧的蜘蛛侠、绿巨人、神奇四侠、X战警等形象分别被索尼、环球和福克斯买走。索尼凭借蜘蛛侠形象推出系列电影,赚了二十多亿美元,但漫威从中只分得不足一亿;与福克斯联合拍摄《X战警》也有同样遭遇,1993年福克斯以260万美元买下X战警的版权,但漫威仅能从其全球票房收入中提成2%。

“超级英雄”缔造者

索尼、福克斯的成功,让漫威萌生了自己制作电影的想法,没有资金就靠贷款。

2008年,漫威启动电影《钢铁侠》拍摄计划,引来一片质疑。华尔街分析师巴顿·克罗基特嘲讽道:“他们以为自己是谁?听都没听说过的二线角色,也敢拿来拍成电影?谁愿意看一部名字叫铁人的超级英雄电影?”“铁人”就是漫威世界里的二流角色钢铁侠,漫威找来饰演钢铁侠的是当时深陷丑闻的小罗伯特·唐尼。二流的公司、二流的角色、二流的演员,没有人相信《钢铁侠》能够成功,直到《钢铁侠》以5.85亿美元的票房狠狠回击了所有嘲笑它的人。

华特迪士尼公司发现了漫威的潜力,以42.4亿美元的天价于2009年全盘接收漫威。迪士尼不干涉漫威的影视制作,漫威仍保持独立运营的自由;而因为有了迪士尼的资金支持,漫威开始专心思考如何将漫画角色的IP价值最大化。

“你以为你是世上唯一的超级英雄吗?斯塔克先生,还有很多跟你一样的人,只不过你还不知道罢了。”《钢铁侠1》正片结束后的30秒彩蛋中,“神盾局”局长尼克·弗瑞出现在钢铁侠面前,对他这样说。这短短的30秒不仅让漫画迷兴奋,也让对漫画不熟悉的观众好奇,人们隐约感觉这部电影背后还有更大的一张网络,更多角色与故事在等待出场。

对续集的讨论一时成为热潮,在漫威意料之外。漫威总裁凯文·费奇曾提及:“这原本只是一段服务漫画粉丝的‘彩蛋,并不是想要为《复仇者联盟》做铺陈,毕竟当时连谁要饰演雷神索尔、美国队长都还不知道。”但观众的期待让漫威发现了建立“漫威电影宇宙”的可能性——将漫画里的不同角色串联起来、放置在同一部电影中。

从2008年《钢铁侠1》到2019年《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漫威在十一年时间里将22部作品搬上大银幕,制定了三个阶段计划:

“复仇者集结”包含《钢铁侠》《无敌浩克》《钢铁侠2》《雷神》《美国队长:复仇者先锋》以及《复仇者联盟》——漫威通过前五部单人影片引出各个角色的故事,并为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埋下伏笔,构建起统一的世界观,并最终让他们在《复仇者联盟》中集结。

“新世界开启”则推出了《钢铁侠3》《雷神2:黑暗世界》《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银河护卫队》《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蚁人》。在进一步深化各角色故事之外,《复仇者联盟2》承接第一部英雄联盟的发展,《蚁人》则为下一阶段的新英雄故事铺垫。

初代英雄即将离开,漫威需要培养新生代英雄,在最后的“未知英雄崛起”中,奇异博士、黑豹、惊奇队长等英雄应运而生,使漫威电影以更大规模席卷全球院线。《美国队长3:内战》《奇异博士》《银河护卫队2》《蜘蛛侠:英雄归来》《雷神3:诸神黄昏》《黑豹》《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蚁人2:黄蜂女现身》《惊奇队长》《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共同缔造了超100亿美元的票房传奇。尽管观众多以为正在热映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是“漫威电影宇宙”的落幕,但凯文·费奇已确认即将上映的《蜘蛛侠:英雄远征》才是该阶段的最后一部电影。

票房足以证明“漫威电影宇宙”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在全球上映的首个周末,票房高达12亿美元,是目前全球所有上映电影中首个周末票房纪录的缔造者。漫威前21部电影的全球票房总收入为一百八十多亿美元,是当之无愧的最卖座电影系列,007系列、星战系列都无法与之相比。

漫威通过“漫威电影宇宙”重构了《星球大战》以来系列电影的逻辑,创造了好莱坞商业片新的运作思维。不同于系列电影的线状叙事惯例,22部漫威电影首次实现了空间上的互动,角色、剧情互相发生关联,电影之间逐渐形成网状关系。

“漫威电影宇宙”的吸引力法则在于,观众可以从交错的漫威电影里找到挖掘人物关系的乐趣。在《复仇者联盟1》中知道钢铁侠的人可能想通过钢铁侠系列电影系统地了解他的故事。看了《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观众也会为了第一时间知道英雄们和灭霸的结局而赶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首映。

“宇宙电影”IP大战

“漫威电影宇宙”之后,“宇宙”制造正在形成一股热潮。例如,一直被拿来与“漫威电影宇宙”相比较的“DC扩展宇宙”——华纳公司早在1978年起就推出过《超人》《蝙蝠侠》等超级英雄电影,在漫威电影成功之后,华纳重启了自己的“宇宙”,先后推出了《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自杀小队》《神奇女侠》《正义联盟》,但效果不如“漫威电影宇宙”。传奇影业则试图打造“怪兽宇宙”——在《哥斯拉》《金刚:骷髅岛》《哥斯拉:怪兽之王》之后即将推出《哥斯拉大战金刚》,让两大传奇怪兽正面对决。

从好莱坞到中国,发掘大IP已经被证明风险小、回报率高。据统计,2017年,好莱坞票房前50的电影中,“宇宙电影”有17部,票房占比超过70%。放眼好莱坞未来几年的电影制作计划,多数都是“宇宙电影”的延续,例如漫威即将启动的“第四阶段”计划。与此同时,逐渐从电影市场上消失的是中等成本、现实题材的原创电影,这些电影的共同特征是风险大、回报率低,且难以衍生周边价值,但优势在于易受“奥斯卡”青睐。

然而,被跟风的“漫威电影宇宙”也陷入了自己的困境。十一年来22部电影票房前三均为“复仇者联盟”系列,其他单人影片根本无法企及。近几年,除了《黑豹》因种族议题受到关注外,其余漫威单人电影的票房并无显著增长。2019年《惊奇队长》上映后,甚至收获了“无聊”“彩蛋最好看”等评价。漫威单人电影受限于统一的风格,更多被看作“复仇者联盟”的铺垫,面临独立性退化的危险。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之后,钢铁侠、美国队长、黑寡妇等初代英雄角色纷纷退场,谁将接力成为新一代“复仇者联盟”,并逐渐承接起漫威粉丝用十一年时间培养的对初代英雄的情感?

而在观众为漫威埋单的同时,漫威也要为这些熟悉的面孔埋单。以美国队长为例,饰演者克里斯·埃文斯在《复仇者联盟1》中的片酬是200万美元,到了复联2是690万美元,复联3则涨到810万美元。

斯皮尔伯格曾预言:“总有一天,超级英雄电影也会步西部片的后尘,迎来周期性的衰落。”在衰落到来之前,“漫威电影宇宙”或许应该提前做准备了。

猜你喜欢

复仇者漫威钢铁
漫威“开山之作”卖了240万美元
漫威电影宇宙编年史——终篇
漫威电影宇宙编年史——中篇
Chapter 15 Avenger 第15章 复仇者
If every teacher at your school was one of The Avengers 假如老师魔变成《复仇者联盟》人物
电动漂移板:让人人都是钢铁侠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周行业指数涨跌幅前15名
搞懂这些你才能看懂漫威电影
小小“钢铁侠”拯救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