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怀想
2019-05-06
一九六九年秋,又一个新生入学的时节来临。在一个小阳春的上午,祖母牵着我的小手兴冲冲地伴着一路尘土向贵定三小赶去,给我报名读书,生怕耽误了时辰,让她的孙儿进不了教室。
给我报名的是一个年轻靓丽的女教师,姓朱,带一副眼镜,文文静静的,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人敬畏有加。
朱老师抚着我的头,轻言细语地说:看得出,你是个乖孩子,可要好好的读啊,不枉奶奶一大把年纪的送你来。你知道吗?读书是能改变人生的呢。
那时,我还不懂人生的问题,只怯怯地点着头,应着老师的话。
就这样,我便开始在一个书香满园的学校里接受启蒙教育。一路上,在老师们的搀扶与引导下,我摇摇晃晃的成长着,睁开我年少朦胧的双眼新奇地观察这个五彩纷呈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风云变幻莫测。
因为我的每一位老师都极尽着传道受业解惑的天职,故而让我在很小的年纪就开始对书表现出充分的兴趣,并与之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时至今日,已然夕阳西下。回望过去,书伴了我一生,生活亦因之有墨香。在漫漫人生路上,当我迷茫时,书使我明白人间事理;当我遭遇挫折痛苦时,书又让我释怀,重新找回自我。幸福是什么,有这样的伴侣,无需海誓山盟,永恒相随。
随后的日子里,无论是手心里攥着祖母或父亲给的一两张角票,还是兜里空得连风都没有,我都一如既往地常来常往于新华书店,数十年不改初衷。寒来暑往,斗转星移,一晃半个世纪的光阴就如山间的溪流哗哗地付之东去,身边的事物也悄然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忽然有一天,我到县城出差,空闲之余依然心痒痒的像往常那样要到新华书店去走一走,看看有需要买的书没有。
走到新华书店门口,正要往里钻时,发现不对头。抬眼望去,原来书店门面已经变为百货商场。见此,情绪顿时一落千丈,颇似懊恼地感到失约于一位老朋友,又仿佛丢了魂似的。正准备往回走时,却意外看见商场外的一个角落处墙上贴着一张一尺见方的纸条:书店由此进。
五十余个平方的书店被几盏灰暗的日光灯昏昏然地照着,书架上摆放的书已经蒙上了薄薄的尘埃,躺在那儿,似乎有很长时间不曾被人摸过、亲近过了,孤零零的,像一群没娘要的孩子,相互挤在一起,有哭泣的,有默默垂泪的,有仰望天花板的,有劝慰的,无一不在百无聊赖中打发着漫漫的时光。我的到来,不过是一个匆匆地过客,只能让它们呼吸到短暂的一丝新鲜空气,转眼依旧是遥遥无期的沉睡。我,无言,又无奈,沉痛地退了出来。我很是为这个时代感到蒙羞,竟抛弃了一个传播文化、倡导文明的产业。
我仰望苍穹,一个深深的疑问萦绕脑际间,数十年来,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首先想到的是去新华书店,只要看见毛主席他老人家亲笔题写的“新华书店”四个大字时,就会感觉到无与伦比的亲切,就似乎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看看眼前的景象,这就是让我快乐畅游其间寻找着无尽宝藏的神圣殿堂?是谁渎职、玷污了她,让她屈辱地流落在一个无人问津的阴暗角落?罪孽深重啊!
面对街市上川流不息的人潮,思绪万千,固然时下电子读物遍地花开是时代新事物和社会趋势,然而万万之众的国人抛弃纸质文本汇入手机埋头族的洪流,更甚者为着所谓新生活的到来而将阅读弃于九霄云外,我想这绝对是一种诟病,一种走向没落的泛滥思潮。
我们不妨鸟瞰西方世界,哪个国家不在攀比着图书的阅读量?每到一个公共场所,人家的国民不是看书就是看报,唯有我国之国民,无一不是在玩手机做埋头族。这,不是崇洋媚外。人家是在传承着一种优秀的习俗,我们呢,完全沉浸于枉然的虚拟世界中不可自拔。。
许多日子里,我都对此现象表现出一种深恶痛绝的恨,也以为这必是时下社会的难堪,某项制度的短缺。
正在暗自神傷的时候,一阵清新的和风拂来,树上的喜鹊儿叫了,野地里被焚的小草又长出了嫩苗,凭添了许多难得的新禄。
一对有见识有文化的残疾人夫妇,自食其力在小城一隅开了间颇有品位名为“百味人生”的书店。我欣慰,此后又有了一个看书买书的新去处,只是没了“新华书店”几个字,心里还是有些空落落的。
又过了些时候,有文友告诉我,一个叫韩英的有志青年开了个规模颇大的书店,取名“麦新城书店”,九十多岁的著名书法家冯济泉先生为之题写了店名。那很长时间空落落的心,得以填补了不少。
去年冬月,好友宋君与一波同道中人创立了一个读书促进会。在成立大会上,有幸结识韩英,一个阳光、靓丽的年轻女人。她与人说话时,两只眼睛水汪汪的,话语干净利落,很有磁性,红润的脸上那一对小酒窝让人感觉很是温馨。
韩英本是与丈夫彭高敏一齐做副食品生意,由于诚实守信,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家业兴旺中时常还用利润的一部分来参与做一些公益活动。
随着儿子彭翰林的渐渐长大,夫妇俩在一起议论得最多的,还是孩子的读书问题。看看现在的社会环境,实在令人堪忧,十个小孩有九个是将手机作为精神寄托的埋头族。他们精力充沛,却但凡放学的铃声一响,便迫不及待的跨出学校,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奔向精神鸦片的领地,不舍昼夜,废寝忘食的在充满暴力血腥的虚拟空间里度过一天天的好时光。纵观现今白相,手机、网吧、游戏厅、台球室无不充斥着这些毫无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们所有的生活空间。
于是,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小翰林,使其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就成了重中之重的议事日程。
在这样的严峻时局下,韩英的麦新城书店开业。开业后,韩英将书店的功能进行了无限极的扩展。一方面,请县里的书画家来教学生练习书画,一方面开辟一个足够宽的区域,来作为学生周末的读书活动场所。韩英不但一有时间就和学生们在一起互动学习,而且还希望有见地的家长们,都来和学生一道度过这有实际意义的周末。
韩英将儿子和其他小孩融在一块,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就仿佛一个大家庭,涌动着潺潺的暖流,充溢着浓浓的爱。一棵棵的秧苗,在韩英的呵护下健康欢快地获取知识的营养。
韩英的苦心经营,不但让书店有了正规的注册商标,而且声誉日盛,尽管盈利微薄,却人气日有所长。每到周末,望着乐滋滋而来的孩子们鱼贯而入进到书店时,韩英的双眸总是闪烁着艳丽的光芒,心旷神怡。有梦的日子就像春天盛开的花朵,灿烂飘香。
城里的孩子得到韩英的爱抚,幸福的游弋在书海里,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吸吮着知识的甘露,快乐的成长。
这个时候,她的目光开始向广阔的农村凝视,那里还有为数众多的学生还需要关爱。于是开始筹集资金,组织力量,先一步向农村学校的学生赠送书籍文具,然后再进一步帮助村委建书屋、建生活超市,一个又一个,一村又一村。同时,还在人口相对较多而且还在不断增长的昌明镇新建一个麦新城书店分店,使更多的学生在书海的芬芳里享受着读书的快乐。
韩英一年又一年的苦和累,血与汗,终究是为了这片被开垦了千百年的热土的文明延续、文化传承,人们渐渐地认可了这位气质高雅、心地善良、性格坚强的女人,纷纷投票让她做贵定县的年度榜样人物。
有太多的人难解她这样做的动因,甚至有人还怀疑书店的利润,想要鼓动有关方面对她进行调查。对此,她一面坦然地面对风雨的侵袭,一面依旧满面春风地在已倾注了颇多心血的农村书屋、麦新城书店之间奔忙。
每个周末,她在麦新城书店举办“书香润童心,我们向前行”为主题的麦新城“小桔灯”亲子阅读会,为一个个地有远见卓识的家庭创建了一个书香浓郁、畅想美好未来的小世界、儿童乐园。
在这里,孩子们还学会了完成德育作业。一天,韩英看见一个小孩獨自在一旁把玩着一只易拉罐,左看看右看看,还抱着手闭目沉思,仿佛要做一件特立独行的事。
两个小时后,小孩将易拉罐交给韩英,韩英一看,原来是他为妈妈做的一个防烫茶具。韩英抱着小孩,泪流满面。她想,孩子多懂事啊,这就是爱的延续,麦新城的希望!
最后,她在朋友圈中给出了答案:她冒险经营书店的目的在于,希望爱读书的孩子有地方读书,让不爱读书的孩子爱上读书。
她还说,孩子们,麦新城看着你们慢慢长大了,你们也伴着麦新城慢慢成长。我也陪着你们慢慢变老!说实话,你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麦新城的愿望就是愿意为你们插上翅膀,带着你们飞出大山,去看看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
有一天,我在路上遇见了韩英,望着她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的模样,难以言说其淳朴得似如不染一丝尘埃的蓝天白云的心路历程,送了她一句话:我读懂了,你是世间一本写满爱的温润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