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化学家梁敬魁:在材料科学默默深耕

2019-05-06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7期
关键词:材料科学书桌中国科学院

人物时事速递

2019年1月19日,又一位为我国科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宝级科学家离世。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敬魁。梁敬魁长期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1956年被选派到苏联留学,学成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新中国当时薄弱的工业基础奠定了科研基础。有了材料学科的基础科研进展,才有了中国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梁敬魁做的,就是理论加实践的基础科研。但这类专家,在那个年代又是最不出名的。“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梁敬魁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科学研究的态度。

其他适用话题 贡献;责任;科研精神

人物速写 打造中国工业基础的科学家

1931年出生在中国战乱的年代,祖辈务农的梁敬魁院士从小苦读,靠着父亲在的福州电力公司工会给学习成绩优秀子弟的奖学金才完成学业。新中国成立后,梁敬魁院士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由于成绩出色,被选派到苏联留学。除了在基础科学方面的贡献,梁敬魁还研制出了核试验瞬时过程测温装置,曾因此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虽然没有接触核武器,但是国内核武器研究工作却始终离不开他的研发成果。他的学生饶光辉回忆:“每次到先生家,几乎无例外地看到他坐在书桌前埋头工作,眼前是正在看的稿件,正前方是明亮的台灯,书桌两端摞满高高的稿件、文献书籍。對他来说,家似乎理所当然是办公室的延伸。近几年,先生的腿脚不太利索,但仍坚持每周几次到办公室和学生讨论工作,或把学生请到家里讨论。课题组的学术交流活动,他更是一次不落地参加。”

【考场速用·奉献】不像很多指导大项目、创造大型工程的院士那么耀眼,像梁敬魁一样在基础科研领域的科学家们,基本都是默默耕耘,无人知晓。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中国各项航天、卫星、电机等学科的发展,如果没有基础科研和新进材料,所有的一切重大科研成果都不可能实现。他们不仅是中国科研的主要奠基人,更是领航人。

猜你喜欢

材料科学书桌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刊》新媒体
Get Ready for Your Desk小小书桌换新颜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漂泊的书桌
我校省级高水平应用特色学科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艺》2017年优秀审稿专家
带旋转书架的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