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书画结合的紫砂陶刻趣味
—— 浅谈作品“ 童趣象耳瓶

2019-05-06/

景德镇陶瓷 2019年6期
关键词:紫砂陶紫砂童趣

/

方 刚(江苏宜兴)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界的专用术语,意在表述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密切关系。这个词最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提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中华文化的引领者。在追溯这个词的源头的过程中,就不得不提到“河图洛书”,甚至有人认为这其实就是华夏文明的发端。《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圣人指的就是古典文化中的“人祖”伏羲,当然这种说法带有明显的传奇色彩,但从我们所熟知的传说故事的角度来分析,目标同样指向着这一点。在远古的中华文明发端之时,方国林立,而在众多的部落中心处,被称为河洛之地,也就是围绕着这一地区,继黄帝之后,颛顼、帝喾、尧、舜、禹相继为天下共主。所以以正统自居的儒家文化历来都将河洛文明视做自己的祖先,历代不乏有儒生提出法先王三代的世界,创造一个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的乌托邦似的世界,认为倘若有儒生真的成功地让世界变得大同,那他就达成了“仁”的境界。正是为了追求这一点,一代又一代的儒生为之奋斗,这大概也是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够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吧。由此可见,书画元素始终贯穿了中华文化的个性,浸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继承了这一点的紫砂陶刻,正是展现传统文化最有力的手段。

虽然从历史流传的角度来看,紫砂陶刻仅仅传承了短短的两百多年,但由于很好地总结了前人创作的经验,巧妙融合了多种技艺,于是才有了自己独特的面貌。相对于流传下来的各种经典的紫砂壶式,文人骚客在紫砂器上留下的数量有限,能够将自身真迹留于紫砂的,大多自身也喜爱紫砂,喜爱紫砂艺术创作,所以具有浓重书画色彩的紫砂陶刻作品非常稀少。这是因为在过去紫砂艺人的社会地位不高,普遍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制作的很多紫砂陶刻作品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在强调悟性,强调意境领悟的书画世界,显然是一道矗立在两者之间的鸿沟,而优秀的书画家在当时亦大多不会亲自去钻研紫砂陶刻技巧,这就让紫砂陶刻错过了整整一个时代。

当代紫砂陶刻创作迎来了一个历史上的爆发期,由于全新一代的紫砂艺术创作者的加入,在让这门传统技艺后继有人的同时,也彻底激发了它的活力。相对于古典文化时代紫砂匠人普遍低下的文化水准,当代的紫砂创作者,尤其是紫砂陶刻创作者普遍对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并在结合现代美术设计理论之后,诞生了很多独具特色,却又充满了传统文化魅力的紫砂陶刻作品。例如眼前的这件作品“童趣象耳瓶”,就是一幅充满了纯真的儿童趣味的作品。

“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这四段话描述的是,七八岁的儿童正是最活泼好动的年纪,每天都嘻嘻哈哈快快乐乐的玩耍。作品“童趣象耳瓶”通过正反两面的书画相结合的方式,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这一点,无论是在题材内容还是画面结构上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趣味性,让人忍不住被这件作品所表达的意境所吸引。在瓶面上刻绘的画面,极具生动的感染力,再现了孩子们充满童真世界的生活情感和外在表现,再以现代设计理念的方式,将书跟画分割在紫砂象耳瓶的正反两面,这种具有传统艺术气息的画面搭配着字里行间,从视觉和精神两个层面描绘着孩子们顽皮好动,稚气而又淳朴,那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可爱。

在这件作品的塑造上,下刀刻画完全集中在对于孩童的塑造,而在画面的其他部分则一律留白,这创造了一个完全孤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只有那群正在嬉戏的孩子,除此之外你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感受不到,在紫砂瓶面有限的空间中,集中了这个主题所有最准确也最主要的部分,如此极致的表现手法,古典的书画题材当中是完全不可能会出现的,这种极简的同时,又对孩子的面目表情、衣物纹理一刀一刀地细心雕琢,让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立体的,具有丰满的血肉。这种细致与孩子周围的留空可谓形成了最简洁直白的对比,同时也是在意识层面说明,在孩童的世界,成人观念中的种种多余的思考,种种附加的属性统统都不存在,人与人之间那看不见却能深切感受到的隔阂也消失不见,剩下的唯有眼前孩童的童真天趣。这个画面是可爱的,是亲切的,能勾起所有人内心深处那一份柔软的回忆,也会引出很多人埋藏在心底的那一份渴望,那就是摆脱掉这个纷繁扰攘的世界,重回那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

“童趣图”给了我们一个窗口,而作品背面的四段铭文则规范了画面的内容,通过这四段话我们对这种极为简单又极为抢眼的画面有了一个共同的想象,如同流光在生命诞生以后的过程中不断在虚幻和真实之间穿梭。在这件作品上,画面虽然是定格的,文字的魅力却让画面生出一份真实的感动,一份久久思慕的回忆,相信每一个看过这件作品的人都能体会到那种基于人类天性中的真诚、善良和美,而这些让人动容的事物,正是我们当代艺术创作的动力,通过紫砂陶刻创作,让我们能够铭记那些美好的历史和文化,铭记我们存在这个世上上所获得过的每一份感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纯真和美好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的可贵。

很多人也许会以为带有传统二字的文化艺术创作,跟普通人的距离非常遥远,笔者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也许艺术理论的总结和积累距离普通大众有着遥远的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和古典的文艺创作是高高在上的,相反越是传统的东西,它更应该是可以亲近的,因为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这些遗产并非是要某些人独享,而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去了解传统文化,去关注传统艺术,去用自己的眼睛分辨什么是美。一门文化艺术的活力,便在于是否有更多的普通人去参与,紫砂陶刻艺术的传承与创造,同样也需要更多的普通人来关注,因为只有这样,这一门艺术才能够发展,才能够创造出更多额外的价值。

从作品“童趣象耳瓶”上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它上面的文字具有古老传统的气息,它上面的图像也具有古老传统的气息,但它最后表达出来的情感却是我们普通人所能深切感受到的气息,由此可见,紫砂陶刻创作的艺术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亲近大众的艺术,书画只是它的表象,而情感才是它的内在。当代紫砂陶刻创作就是要摆脱单纯的技艺塑造,不拘泥于刀法刻画这种表层的东西,而是活用紫砂陶刻迄今为止总结的技艺,用丰富的情感去包装各种各样的创作题材,让作品在有趣的同时,还拥有可以感动人的文化气质和情感。

猜你喜欢

紫砂陶紫砂童趣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无相
童趣
刘少白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漫谈紫砂艺术的传统与创新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浅析宜兴紫砂陶
论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