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绽放世界舞台
2019-05-06徐蕴峰
文/徐蕴峰
“西安年·最中国”活动
四海同庆新春,五洲共品年味。作为承载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中国年味儿飘香海外,对全球民众持续释放吸引力和感召力。春节走出国门,日益成为世界性节日,堪称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生动写照。透过春节,世界读懂中国符号,感知中国文化,体味中国精神,见证一个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责任感的文明大国,在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全球同庆中国春节
如今,在春节来临之际给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球华人拜年,已成为多国惯例。农历己亥年新春,国际组织负责人及多国政要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人民、世界各地华人华侨致以诚挚的新春祝福。
2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表视频贺词,向全球华人拜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功、幸福。古特雷斯特别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支持表示感谢,用中文致以新春祝福“春节快乐”。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出席唐宁街10号中国新春招待会,并亲手剪了“春”字窗花。“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一副充满喜庆气氛的春联罕见地贴在首相府门前。梅在新年视频致辞中表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已成为英国多元文化的体现之一,也说明了华人社团在英国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日本东京地标性建筑东京塔首次为庆祝中国春节点亮“中国红”灯光装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东京塔点灯仪式发来视频,用中文问候“大家过年好”。
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在当地的庆祝活动现场用中文给观众送来新年问候。她称,很开心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族裔居民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春节这一重要的节日,这是新西兰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体现。阿根廷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在向中国人民恭贺新春的视频中送上祝福,祝福两国人民更加心心相印。塞内加尔总统萨勒致函祝贺中国新春佳节,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传承弘扬中华文明表示敬意。
2019年,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海外“欢乐春节”活动迎来了第十个年头。今年的“欢乐春节”在133个国家和地区的396座城市吹起强劲的中国风,其中包括5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500余场活动涵盖演出、展览、庙会、广场巡游、非遗互动、讲座论坛、冰雪龙舟等30多种类型,各项活动突出提炼和展示春节文化中的精神标识,讲好中国故事,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为推动春节成为全球共享的世界性节日注入了新动力。
当地时间2月3日傍晚,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用“中国红”的灯光效果庆祝中国春节。这是纽约世贸大楼首次以点亮彩灯的方式庆祝中国节日。2月9日,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挂满大红灯笼和中国结,一年一度的“中国新年家庭日”活动吸引了超过7000名华盛顿地区民众参与。广彩瓷绘画、广州戏服试穿、广东醒狮及醒狮提线木偶互动、灯笼及猪年面具制作等一大批年味十足、趣味多姿的体验活动让美国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农历新年前后,美国西部城市洛杉矶沉浸在一片欢天喜地的节庆之中。贝佛利山市举行的“欢乐春节·魅力京津冀”展演活动拉开了南加州地区中国新春庆祝活动的序幕。极具中国地方特色的演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美国人民了解中国打开了窗口,中国艺术家与美国民众台上台下的频繁互动更加深了彼此的友谊。
春节前夕,第五届中国—欧盟文化艺术节在欧盟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上演,中国知名音乐家谭盾携手广州交响乐团,以西方交响乐的恢宏瑰丽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在英国,“欢乐春节”活动覆盖了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爱丁堡、贝尔法斯特等重要城市的学校、社区。各种中国贺年用品、特色小吃、文艺演出、武术表演,给英国市民和游客带去了有中国特色的春节民俗文化。“欢乐春节进博物馆”项目也结出硕果,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伦敦博物馆、国家画廊等都举办了春节庆祝活动。
除夕夜,澳大利亚悉尼两大地标——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都披上了喜庆的红装,中国红笼罩着整个悉尼港湾,红色彩灯点亮白色贝壳造型的悉尼歌剧院和雄伟的海港大桥,渲染了铺开的夜幕和漆黑的海面。春节是悉尼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一场全民庆典,当地政府牵头,华人及各族群民众共同参与。走在悉尼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庆祝农历新年的标语或条幅,还有各式各样、形态新奇的猪萌宠,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近邻韩国,中国春节的年味十足。1月23日,2019年“欢乐春节”韩国·中国山东文化年——山东木版年画展览暨年俗讲座与非遗展演活动在韩国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迎春接福——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贺年展”及非遗展演体验活动等,展示了我国山东传统年俗和春节文化,为首尔民众送去了新春祝福。
文旅融合点亮新民俗
春节期间,丰富多彩的迎新春庆佳节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逛庙会、看表演、赏戏剧、品民俗、游古迹……人们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品味年俗文化,感受浓浓年味。
北京、山西、内蒙古等12个省(区、市)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安徽举办彩灯大会、舞龙舞狮、抖空竹等民俗体验活动,广东的广府庙会、迎春花市、醒狮贺岁、客家山歌、采茶戏等非遗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上海59家景点、51家美术馆、84家博物馆推出富有己亥春节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邀市民和游客体验民俗风情、共享都市欢乐。重庆举办200多场雅俗共赏、特色鲜明的文旅活动,包括文艺演出、文博展览、非遗展演、踏雪赏景、登山游园等。湖北全省216家博物馆聚焦让文物“活”起来,举办系列社会教育活动近百场。内蒙古多地推出滑雪、雪雕、冰雕、灯光秀、冰上竞赛等系列活动,带领民众开启“冰雪奇缘”之旅。
全国各地县、乡、村春节文化生活同样精彩纷呈。遍布于浙江田野乡间的“我们的村晚”活动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村民当上了“村晚”导演,左邻右舍成为舞台主角,带着年味、乡土味和文化味的节目演绎着喜庆的乡村味道,述说着农民群众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真挚感受。春节期间,广西崇左市宣传文化系统组建文化文艺小分队,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开展基层演出,展览、阅读,农村电影放映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用艺术点亮乡村,让文化泽润民风,不断丰富节日期间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各地举办的赶集市、逛庙会、猜灯谜、旅游文化巡游等迎新年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到农村去闹新春。欢乐喜庆的春节文旅生活的背后,是人民群众日益充实的获得感和不断攀升的国民幸福指数,处处体现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认同。
今年,文旅融合推动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的供给愈加丰富,富裕起来的人们对过年品质的追求进一步提升,文化休闲消费更加活跃。旅游过年、春节观影、体验式消费等逐渐成为新民俗,节庆消费成为推动文化经济的新支点。
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家庭游、敬老游、亲子游、文化休闲游成为节日期间主流的旅游休闲方式,而人文景观是众人的首选,“博物馆里过大年”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广泛欢迎。据调查,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比例分别达40.5%、44.2%、40.6%和18.4%,观看各类文化演出的游客达到34.8%。其中,故宫博物院“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在春节期间异常火爆,成为春节假日旅游的亮点。
近年来,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县城,“过年到影院看一两部电影”已成为春节文化消费的热门选项。数据统计显示,今年春节档,2月5日(大年初一)票房达14.3亿元,刷新了全球电影市场单日票房纪录。截至2月11日(大年初七),全国电影总票房逼近60亿元,一大批国产电影叫好又叫座。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左衡认为,春节档已成为培养观众观影习惯的重要档期,全民观影正在成为过年新民俗,春节档期的中国观众不仅仅是在看电影,而且是在很投入地借助相对新颖的文化活动过一个有文化感觉的年。
西安年·最中国
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荣耀和厚重记忆,也是中国年节的始源之城,西安的春节活动尤为独特。
2018年春节,“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文旅活动首次登场。180多项活动系统整合了西安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新年民俗和展演活动,打响了“最中国”城市品牌,成功塑造出“西安年·最中国”节庆文化IP。
今年的西安春节年味更浓,升级版的“西安年·最中国”更加深入挖掘西安年文化内涵,突出“民俗风、国际范、流行色”等元素。新春大拜年、社火巡游和传统灯会、民俗大庙会、迎新春祈福灯会、民俗文化大展演、文化惠民演出、新春大联欢、新年交响音乐会、贺岁片大观影、新春年货展销会……在为期66天的节日气氛里,西安围绕12大主题共举办31项文化旅游和民俗节庆活动,展现多样西安,营造特色中国年。
丝路文化是“西安年·最中国”必不可少的元素。春节期间,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博物院举办“丝路风情”文化、文物展示活动,展出“一带一路”国家各具特色的历史、艺术、服饰、歌舞等,举办丝绸之路有代表性的主题文物特展,架起不同文明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大唐西市春节文化庙会通过“丝路·金市”“丝路·非遗”“丝路·商旅”“丝路·未来”四个篇章,结合国际大型文艺演出、音乐节、花灯节、平衡车赛事、非遗等内容,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丝路文明。大唐芙蓉园灯会生动展示丝路沿线异域民俗风情;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的灯光秀以及花车巡游,仿古建筑群流光溢彩,大气恢宏,仿佛大唐盛世再现,成为海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打卡地。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国际陆港集团推出的“长安号”优选集装箱年集俨然现代版的丝路集市,来自哈萨克斯坦纯天然无污染的食用油、面粉等进口商品,来自俄罗斯的糖果、烈酒,以及德国黑啤等丝路沿线各个国家物美价廉的优选产品深受人们喜爱,在西安畅享便利、国际化的品质生活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古都西安春节期间再次变身“网红城市”,无数海内外游客选择来西安过中国年,共同分享这一文化盛宴。正月初一,“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广告登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纳斯达克大屏,亮相世界舞台。来自全球各地的40位旅游达人通过“来西安过中国年”全球网络大营销活动在西安这座历史底蕴深厚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度过了一个地道、热闹的中国年。来自阿根廷的留学生白斐德这样感叹:“整座城市流光溢彩,非常美丽。尤其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在灯光的设置中,不仅有很多展示传承手工技术的中国传统花灯,而且有与现代新科技相结合的新颖花灯,如激光投影、AR互动装置。我从中充分感受到西安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那就是古老与现代交融,传统与创新并存。”
据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2019年春节假日西安共接待游客1652.39万人次,同比增长30.16%;实现旅游收入144.78亿元,同比增长40.35%。
根据携程跟团游和自由行数据,今年春节期间,西安入围最受欢迎的国内游城市前十。在节后旅游十大错峰游城市中,西安更是位居榜首。“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文旅活动的成功举办,西安不仅一跃跨入全国旅游第一方阵,还为海内外游客奉上了一场“最中国、最正宗、最有味、最梦幻、最幸福”的节日盛宴,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的崭新城市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
在新西兰奥克兰市举办的中国新年庆祝活动上,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许尔文与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共同为雄狮挂上节日绣球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分别在头条点赞“西安年·最中国”活动,称赞这里的年味儿最中国。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了从西安港始发的中国首班中欧班列,称其“打造车轮上的中国年”。报道中说,今年春节,中欧班列更加繁忙,年货班列一边给中国人带来了欧洲的洋年货,一边又把充满浓郁中国年味的小商品送出国门,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这个春节距离更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李国强认为,春节是中华文化一个极其关键的载体,中国走向世界舞台,靠的不仅仅是加快提升硬实力,以春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构建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春节源自中国,正在惠及世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年越来越成为集中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窗口。
“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将中国传统节日打造成文旅“超级IP”,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样本,是文旅融合发展的一次成功探索,更为地方城市积极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作出了表率和示范。建议西安充分发挥国内外友好城市在区域交流和国际合作上的重要作用,加强城市间的交流互动,构建“一带一路”友好城市合作网络,以城市合力为“西安年·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活动提供新动能。
我认为,“西安年·最中国”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国际化的叙事手法有机结合,强化了朝气蓬勃、古今交融、时尚大气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形象,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
2019年“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带来了红火开局。作为最能体现丝路精神的城市,西安以节庆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西安年·最中国”各项活动的开展及其辐射效应,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合作,弘扬丝路精神,促进民心相通、拉紧情感纽带,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成功探索。今年是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应始终突出丝路城市特征,明确大西安为“一带一路”核心枢纽城市的新定位,进一步发挥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文化引领优势,构建丝路文化高地,形成“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建设代表国家形象、支撑“一带一路”、具有显著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