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9-05-06
王建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
国家实验室是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科技创新竞争的基础平台,是科技创新中心的科学高地和创新成果的策源地,要解决的是国家科技核心竞争力问题,是科技发展竞争的需要。在我看来,国家实验室是攻坚核心技术的必由之路,更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
对于国家实验室创新体系的建设,我有三方面建议:
一要加快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进程,在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的地区启动国家实验室部署和建设。在我看来,科技前沿领域国际竞争非常激烈,稍不留意就会失去最佳发展时机和领先的机会。二要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国家实验室的最终目标导向,构建专业性和综合性互补的国家实验室体系。面对世界科技发展态势,国际上许多国家实验室也正加速从单一学科、专业领域向跨学科、综合性研究转变。如: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实验室、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等。三要以探索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机制为契机,深化国家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我们可以尝试“国家为主、多方投入”的科学高效的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并赋予国家实验室在科技发展方向、科技资源使用和用人机制方面的更多的自主权。
李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清单”里。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体系犹如一把“舌尖上的安全锁”,源于20世纪90年代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在我看来,此体系的核心是实现信息的完备性和信息共享性,是当前国内外把控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
对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现状,现如今有很多方面还不尽完善:溯源信息内容不规范且完整性不足;食品安全溯源标准不统一;不同参与主体间追溯体系难兼容;立法支持缺少强制实施及具体指导等共性问题,制约着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进一步发挥“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功能。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出台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进一步升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标准规范,进一步扩展现有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覆盖面,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研发投入、移动数据共享和新兴技术供给。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体系建设要更上一层楼,铸牢舌尖上的“安全锁”,老百姓才能吃得放心,拥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陈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商学院校长)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多部门积累了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但部门监测网络分割,信息壁垒普遍存在;监测体系有待完善,数据互联互通尚存瓶颈;监测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健全等突出问题,无法满足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要求。
针对数据共享这个老问题,我建议,可以从初步试点开始。比如,在京津冀地区建立雾霾监测大数据平台,成立京津冀雾霾监测大数据平台办公室,统筹布局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平台。通过大范围、高密度网格组合布点,提高对大气、水、土壤等多种环境要素及各种污染源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测。
对此,我们应该首先整合分散在京津冀地区各部门各地方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按照大数据平台框架重构,清洗整理已有数据资源。建立大数据管理、共享和分析服务基础平台,为大数据平台应用提供支撑。建立大数据运维服务中心,形成运营调度、服务能力。
再分地区,从局部到整体地推动大数据生态监测管理信息化平台体系化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统筹整合各类生态环境数据资源,推动数据共享与开放,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丁奎岭(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从国家修订《科技成果转化法》,到各地出台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相适应的条例以及再到部门和单位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细则,我国已经推出了各个层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但要将科技成果与产业充分对接,转化为经济新动能,依然有不少需要跨越的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以上”,在我看来,这表示政策实施已经显现出效果,但在打通科技创新价值链“最后一公里”的探索中,依然存在成果熟化存在“断档”、内设部门能力与动力不足、考核制度不适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社会资源对接不畅等问题。
在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我们需要更加务实的科研评价体系,专利申请不是简单地只看数字,更要注重专利的有效性、内涵和价值。当前专利含金量低,源头是科技创新有效供给不足,这要从原始创新能力上找差距、补短板,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同时要通过政策制定扫清障碍,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实施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保护好科研人员。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在高校院所周边建设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和承接基地,以高校院所为主体,采取市场化方式,引入企业和社会投资,共同开展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