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浦:探索实施“人民实事人民定”

2019-05-05唐鸟林

上海人大月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杨浦区区政府实事

唐鸟林

杨浦区人大在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探索实施本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表决制,经过三百多名区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和审议,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本区民生实事项目的决议。

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在学习借鉴浙江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并制定了《关于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表决制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核心是人民实事人民定。纳入人大代表表决制的民生实事项目,是指以财政性资金投入为主,由区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社会效益较为突出的民生类公共事业项目。

将人大、社会公众引入党委政府决策机制

2018年初,杨浦区区委将表决制纳入年度区委38项重点工作之一。7月,杨浦区区委出台了《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将表决制作为区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一项具体内容。表决制形成了民生实事项目“政府提、群众议、代表定、政府办、人大督”的新模式,将人大、社会公众引入党委政府决策机制中。

建立四环闭合工作机制

表决制工作明确了项目征集、项目审议、项目表决、项目监督等4个主要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了从项目提议到项目决定、再到项目完成、评价的全链条监督闭环。

在项目征集环节,充分发挥区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在杨浦区政府政务网、杨浦人大微信公众号、杨浦人大网站等平台,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的意见,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与民意民愿深度融合。

在项目审议环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大会首次设立了民生实事项目审查委员会,负责收集汇总代表的意见建议。大会专门安排时间让代表充分审议,代表们就如何实施和监督民生实事项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中设立民生实事监督周等建议被采纳。在大会审议现场,区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负责人列席,负责对提交本次大会的民生实事项目中主要涉及的为老服务、旧房维护、美丽家园建设、食品安全等方面共12类37项作出有关解释和说明,现场答复代表的疑问。

在项目表决环节,充分体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严肃性。大会采用电子表决器一次性表决12类37项民生实事项目的方式,在1月18日高票通过了关于杨浦区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决议,37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通过。区政府适时向社会公开民生实事项目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区政府将通过多种途径,向全体区人大代表通报项目进展情况。

在项目推进环节,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区人大常委会将跟踪监督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纳入2019年度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组成以区人大代表为主体的监督小组,采用专题检查、代表视察、上下联动、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还设立了“民生实事监督周”。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区人民政府关于提请调整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情况的报告,并作出了相关决定。调整后,民生实事项目新增了积水点改善工程、开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等8项,共计12类45项。

着力实现“三个转变”

对首次提交区人代会审议的民生实事项目报告,代表们普遍认为民生实事项目做到了广泛征集、科学筛选、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普惠性、公益性和可操作性。

张宝娣代表认为,民生实事项目应该放入重大的、疑难的、需要突破的项目,监督过程也要公开透明,让政府决策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

傅志强代表认为,将民生实事项目草案提交代表审议,让代表监督政府工作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讓人大监督从柔性监督向刚柔并进转变,倒逼政府将每一个环节做细做实。

许征代表建议,适时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完成的中期汇报,并开展绩效评价。表决制使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有了实质性活动载体,围绕表决项目征议题、搞调研、抓监督,让人大代表从要我监督向我要监督转变,激发了履职热情。

猜你喜欢

杨浦区区政府实事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民群众办好实事
把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
基于“三公消费”视角的地方行政成本控制研究
杨浦区提前实现十三五水面积指标
让民生实事更有“温度”
区长“不开心”
应城市人社局
问题溯源之动弦与定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