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山水资源 助推绿色发展
2019-05-05九江市林业局徐红波
■九江市林业局 徐红波
江西省九江市作为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历史的沉淀加上名山(庐山)、名江(长江)、名湖(鄱阳湖),赋予了九江市令人艳羡的灵秀。全市林地面积110.99万公顷,森林面积99.0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6.44%。全市建成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22个,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31处,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12个,湿地动物235种,湿地植物102种。这里胜迹如林,山水如画,有“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之美誉。
近年来,九江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油茶、花卉苗木、森林药材、森林景观利用等绿色富民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引导竹产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传统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全市林业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生态增优、林业增效、林农增收。2018年,全市林业产值已达432.6亿元。
油茶产业促动精准扶贫
九江市大力组织和推广以“五统一分二定”(即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栽植、统一抚育、分户管理和受益、定技术人员、定帮扶单位)为主的油茶模式,大力发展油茶产业。2018年,全市共完成新造油茶林4.1万亩,建立68个油茶示范点。目前,全市油茶林总面积达68.66万亩,油茶产业已成为林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现已注册“云居山”“野山笑”等20多个品牌。
为了大力培植油茶产业,项目启动伊始,九江市就成立了市、县两级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实行市领导抓示范点,部门包村对口帮扶,围绕精准扶贫战略,建立油茶示范基地,组织有条件的贫困户营造人均1亩以上、户均5亩以上的高产油茶林。通过技术、管理、营销、示范等,不断推进全市油茶产业的全面发展。据了解,市级连续5年每年划拨500万元专项资金,对油茶产业给予以奖代补扶持。在适宜种植油茶的贫困地区,市级扶贫资金按照每亩300元的补助标准,扶持贫困户油茶产业发展。
此外,九江市各县(市、区)配置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从政策上扶持油茶产业的发展。一是建立油茶技术服务体系,组建油茶科技服务队伍;二是发挥市、县油茶产业协会的作用,在对重点油茶企业和大户签订技术服务协议的同时,扩大技术服务范围,对广大油茶散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跟踪服务,通过培训、实地指导、网络咨询等形式多样的服务,全面提高广大农户种植油茶的技术水平。
林下经济带动林农增收
为了加速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九江市先后出台了《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行动计划》等文件,政策上的一路“绿灯”,让全市林下经济呈现出“龙头带基地,基地连经营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1家。全市药材原料基地20万亩,食用菌栽植面积5万亩;野生动物养殖10万头(只、条),畜禽养殖880万头(只),蜜蜂养殖达到5万箱;毛竹采集加工基地45万亩,茶叶生产基地12万亩;“农家乐”及多种独具特色的林下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涉林面积达50万亩。
九江市不断推进林下经济重点县、示范基地和林业专业合作社等产业体系建设,抓好森林中药材、香精香料、森林食品等产业发展。2018年,全市新增森林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2.68万亩,涵盖吴茱萸、决明子等20个品种。全市直接参与林下经济的农户达到9万户,林下经济活动面积超过230万亩,林下经济综合产值86亿元,销售额19亿元,实现了山区林农“不砍树,能致富”“既护林,又脱贫”的目标。
九江市现有2家国家级林业重点企业、19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主要涉及林木种苗、花卉,木竹种植与培育,木竹加工,森林食品药品加工,野生动植物人工驯养繁育加工。全市共注册20个产品商标,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林产品种植业为主、林产品加工业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企业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特色产业撬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九江市积极推进苗木花卉产业、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等林业特色产业发展,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开展森林旅游,撬动了乡村振兴。全市苗木花卉产业基地总面积超过11万亩,鸿雁、灰雁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已初具产业规模。2018年,全市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接待游客3118.2万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286.9亿元;武宁县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
赣北苗木第一村濂溪区赛阳镇种植苗木面积近1万亩,品种200多个,花卉苗木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赛阳镇通过镇村干部的积极示范引导,培育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该基地苗木种植面积5000多亩,有松、柏等10多个科属近200个品种。赛阳花卉苗木基地不仅成为九江市及周边县(市)园林绿化的主要供应基地,而且还远销江苏、上海等地。金桥村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苗木专业村和富裕村,全村480多户农户有430多户种植了花卉苗木。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鄱阳湖湿地在九江市境内,面积达15.58万公顷,约占鄱阳湖湿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每年数十万只候鸟来此越冬,九江被誉为“白鹤王国”“小天鹅之乡”。九江市湿地总面积26.48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的29.3%。全市拥有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每年秋末冬初,成千上万只珍禽候鸟迁徙到美丽富饶的鄱阳湖繁衍生息,形成了一幅人鸟和谐相伴的生态画卷。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鄱阳湖区的候鸟稳定在50万只左右。每年的10月到来年的3月,是鄱阳湖观赏迁徙候鸟的最佳时期,“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这首古代民歌形象生动,既唱出了鄱阳湖候鸟自然景观的真实状况,又盛赞了一望无际的候鸟在鄱阳湖悠然越冬的磅礴气势。众多的珍稀候鸟,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吸引了国内众多观鸟爱好者,也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慕名而来,人流量大的时候一天接近5000人在此观鸟。
九江市永修县提出“鹤舞鄱湖,人生永修”的发展理念,以生态为特色,以发展为核心,使永修不仅成为观鸟者钟爱的胜地,也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吴城千年古镇是江西历史上的四大名镇之一,也是世界A类候鸟保护区和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所在地,具有发展旅游产业不可多得的禀赋。该镇有号称“中国第二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观”的鄱湖候鸟,时而翩飞起舞,时而觅食嬉戏,绘出一幅鄱阳湖特有的“候鸟天堂”画卷。
九江森林博物馆坐落于庐山北麓的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内,该馆占地面积8635平方米,馆内充分展示了九江典型的森林和湿地特征,自2018年5月9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以来,凭借丰富的森林科普教育资源和优质的科普服务水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成为九江市旅游观光度假胜地、森林科普教育基地、政务考察学习要地、老年康体养生福地,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
升级增效推动绿色发展
下一步,九江市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盘活森林资源,提高点绿成金、增值变现的能力,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升级增效。该市将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政策创新,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优势绿色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培育和壮大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新业态。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林产品加工、“林家乐”等林业特色产业,努力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继续培育、认定、扶持一批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在做大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提高林农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健全完善林产品流通体系,鼓励各地建设专业市场、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以销促产,带动一产、二产发展。深入实施林产品品牌战略,加强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等申报、推介和保护工作,从技术、品质、文化等多个层面、多个维度树立九江市林产业的品牌形象。到2022年,全市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实现苗木花卉直接销售产值50亿元,产业综合产值100亿元。全市新增森林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6万亩以上,每个县(市、区)培育发展优势药材种植千亩以上示范基地1个。全市各类森林旅游目的地达到50处、省级示范森林公园3处,成功创建2个省级森林体验基地和2个省级森林养生基地。全市野生动植物繁育产业总产值超过5亿元,野生动物养殖和经营利用企业达到100家,培育重点企业10家。
打好绿色牌、念好山水经。这既是九江市林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也是推动九江市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九江市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多重共赢。
云居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