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状况——以甘肃省Z县为例

2019-05-05周小华魏建海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甘肃省幼儿园

周小华,魏建海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甘肃合作 74700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前教育机构必须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帮助幼儿获得身心全面发展的经验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个性的形成,这也是户外活动发展的长期目标”。幼儿园户外活动是指利用园内的一切设施设备、环境等对3-6岁的幼儿所进行的活动,以及利用园外的大社会、大自然中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所开展的园外教育活动的总和[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幼儿园体制改革的深入,学前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国家颁布了学前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民族地区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性,不能照搬、照抄现代教育理论,应该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求相结合,开展地区化、民族化的教育活动。甘肃省Z县属民族地区,开展的户外活动必须立足于当地实际,适合当地幼儿。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这就为幼儿园开展地区化、民族化的户外活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笔者从甘肃省大学生赴藏区顶岗教育实习中,发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访谈及访谈对象

结合甘肃省Z县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对Z县4所农村幼儿园教师和个别家长进行访谈,以了解Z县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现状,家长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态度以及一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遇到的阻力,进行统计分析。

(二)问卷调查法及调查对象

结合甘肃省Z县实际情况,通过对藏区农村幼儿园、插花型村①级幼儿园、乡级中心幼儿园以及县幼儿园的50名家长和30名幼儿教师实施无记名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Z县农村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户外活动的认识。此次调查笔者通过对藏区农村幼儿园、插花型村级幼儿园、县幼儿园和乡级中心幼儿园共32名一线教师学历层次的调查,发放问卷共32份,实际有效收回30份,问卷回收率达93.8%。

(三)文献法

通过中国知网搜寻下载2012-2016年近五年各种现存有关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现状研究的7篇博硕士论文、8篇期刊和4篇幼儿园教育政策法规,参考了关于民族地区幼儿园户外活动的5本教育理论著作,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发展的现状

民族地区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为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当前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开展的户外活动也有不足之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户外活动中的时间与地点安排不合理

从甘肃省Z县农村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表来看,其主要以半日制为主,笔者通过对Z县4所典型的农村幼儿园进行调查,了解到Z县农村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情况如下。

表1 A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

甘肃省Z县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地点多为操场。调查发现,Z县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安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户外活动主要是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开展规定的活动,比较死板,没有弹性,没有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需求实时调节户外活动的时间;二是从Z县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频次来看,其活动时间严重不足,没有达到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要求的标准;三是农村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场地仅仅局限于操场和活动区,在幼儿园范围内。表1为A园一日活动流程,其他三所幼儿园一日活动与A园大同小异,都是基本效仿该园的活动流程。

(二)户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单一

甘肃省Z县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主要以单一的日常活动为主,其主要分为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具体分为体育活动、散步、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发展的需求,但非日常活动的组织较少。大量的国际观察报告表明,在很多国家(如英国、瑞典、德国、美国、日本等)的托幼机构中,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不仅很长,而且玩得很野,但家长和教师并不认为这是不安全的[2]。例如,日本幼儿园非常重视非日常活动的开展,传统节日、远足旅行以及农家秋收等等,都是与幼儿生活相贴近的活动,极具教育价值,更能促进幼儿团队意识的形成,应提倡此类活动的开展。

表2 甘肃省Z县农村幼儿园一周户外活动内容调查表

表2数据统计显示,4所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体育活动所占比例较大,倾向于集体教育活动,但附属于小学,受小学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只是简单地担任照看孩子,大多以教师为主体开展体育教育形式的集体活动,本地教育资源很少融入活动,内容与形式单一。

(三)幼教队伍薄弱,专业师资紧缺

表3 农村幼儿教师学历调查统计表

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很难吸引到优秀教师。表3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非常薄弱,调查的4所幼儿园30名教师,其中本科学历为最高学历,占比为10%,大专、中专学历(含中等学历)占比例为55%和43.3%,大中专学历人数较多,且多为非幼教专业,幼儿园非专业教师占据多数。也就是说,甘肃省Z县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大多为大中专学历和非专业人员。

(四)户外活动的材料短缺,环境与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低

儿童周围的大自然,大社会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极具教育价值。农村就是与自然最接近的地方,与幼儿生活相贴近,开展与自然社会相结合的户外活动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

环境作为隐性课程,幼儿可通过自身观察学习,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甘肃省Z县农村幼儿园对资源有效利用欠缺,根据调查的4所幼儿园,其户外活动场地比较大,但不是杂草丛生,就是将原来的天然草坪水泥硬化覆盖,将幼儿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地方隔离。加之户外游戏材料缺乏,笔者调查的4所幼儿园都大同小异,户外就安置滑梯、秋千、跷跷板这几类,其中有一所幼儿园在地坪上画着民间传统游戏“跳方格”,用废弃轮胎设计的锻炼幼儿平衡的游戏,教师组织不严谨,只是幼儿独自游戏,游戏效果不佳。

(五)混龄教育中教师欠缺随机教育能力,不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

民族地区农村师资队伍缺乏,幼儿园混龄教育普遍。这种教育模式对教师素养要求很高,因为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模仿他人,其他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小班幼儿模仿,得以正强化,培养了小班幼儿的良好习惯。然而,在活动中,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通过“榜样”让小班幼儿无形中得以模仿,进而得以负强化。

图1 某幼儿园户外活动幼儿受伤情况

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小班幼儿由于处于自我中心化阶段,没有规则意识,教师难以管理;中班规则意识开始萌芽;大班幼儿处于规则意识形成期。在户外活动中,常可以看到,在听从教师的口令时,小班和中班的幼儿以大班幼儿为榜样进行学习。同样在区域活动中,如果大班幼儿出现哄抢玩具、破坏他人建构成果、推搡他人等攻击性行为时,如果教师不加以规范,这种行为被幼儿认为是正确的,得到了教师的默许,从而得以负强化。图1显示,甘肃省Z县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发生意外事故频率较高。在活动中幼儿喜欢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如“奥特曼”“铠甲勇士”等,暴力文化随之传播,幼儿以此来欺负其他的幼儿。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恰当地纠正,树立正确的榜样,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使得幼儿的正向行为不断得到强化。

(六)安全意识不高,缺乏责任心

笔者调查4所村级幼儿园大型户外活动游戏材料的维修情况,了解到农村幼儿园对于安全问题认识不足。

表4 大型游戏设备维修情况调查表

游戏材料的维修情况多为半年维修一次(见表4)。由于幼儿园没有建立大型户外活动游戏设备的检修制度,加之幼儿教师缺乏责任心,活动前没有对游戏材料、幼儿衣物以及活动场地进行检查,活动中对幼儿的不良行为缺乏有效的引导,活动后清查人数一概而过,缺乏专业精神,日常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不足,以至幼儿受伤事件频繁出现。

三、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地域、交通条件和民族生活习惯对户外活动的影响

甘肃省Z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县下辖3镇13乡,1个民族乡,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0万多人,以少数民族为主,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全县仅仅拥有40所幼儿园,而且各乡大多位于山区、林区,比较分散。这也就使得甘肃省Z县农村幼儿园数量不足、发展落后和发展不平衡。其户外活动开展的频率很少,并且很多幼儿无园可入。全县拥有24所村级幼儿园,不少幼儿只是在村级幼儿园简单接受为期一年的学前教育,6岁前只能在家里度过。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则到县城幼儿园,留守幼儿由爷爷奶奶隔代教育,祖辈的教育观念落后,无法有效地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

2.活动场地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户外活动最基础的保障就是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场地。标准幼儿园每班的户外活动场地面积不少于60m2,每名幼儿为2m2,共同场地为2m2和不少于2m2的绿化场地[3],这不包括其他的活动区。笔者调查的4所幼儿园,其场地是标准幼儿园场地的几倍甚至更多,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表5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Z县24所村级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以水泥地为主,占比为66.7%。将天然的草坪硬化成水泥地坪或者塑胶场地,缺乏自然元素,将自然与幼儿隔绝,使得幼儿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表5 户外活动场地情况表

3.户外活动经费的投入不足

户外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性,那就是对于场地、活动的设施设备等游戏材料的数量和安全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农村幼儿园的保教经费相对于县幼儿园而言比较低,国家对于幼儿园资金是归类到中小学之中,没有对幼儿园成立专项资金,幼儿园资金紧张、不到位。农村幼儿园,没有充足的保教经费,教育资源缺乏,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也相对较低。

4.户外活动的设施设备利用效率低

户外活动中游戏材料的数量和空间格局都会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时间和水平。大多幼儿园为了整齐、美观,将大型游戏材料安置在角落里,对于成人而言这看似没什么,但按照幼儿的视觉规律和随意注意的发展看来,这是影响幼儿户外活动质量的重要原因。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与幼儿动作发展相关较低,是因为户外活动的频次过少,活动的场地、材料等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低,降低了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高结构的体育活动形式限制了幼儿主动活动和有效发展,要求教师应具备环境创设能力和活动中对场地、器材的有效利用[2]。

(二)主观原因

1.家长观念落后

甘肃省Z县属于民族地区,其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家长教育观念也相对落后,应试教育的模式根深蒂固,83.6%的家长不支持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以至于幼儿园组织开展的各类户外活动得不到家长的配合,无法发挥户外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单方的任务,而是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的任务,三者通过有效的配合,为培养幼儿发挥教育合力的最大效果。而家长不支持幼儿园开展的户外活动,是基于幼儿安全问题。农村幼儿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由老人看护,户外活动也是安全性最低的。基于幼儿的安全,他们不支持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幼儿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2.学校领导对户外活动不重视

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到,村级幼儿园附属于小学,由小学校长主要负责幼儿园管理,小学教师负责教育教学任务,他们对户外活动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小学教师没有系统的接受学前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以及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等的培训,甚至简单地认为户外活动只是体育课和玩耍。只有幼儿园的领导自身足够重视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才能引领教师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从而避免将小学式的管理流程应用于幼儿园,与幼儿园办园宗旨相悖。

3.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低,对户外活动认识不足

农村幼儿教师质量决定了农村幼儿园教育的质量。调查了解到甘肃省Z县农村幼儿园教师大多为非专业教师,有的是小学女教师,因怀孕后无法胜任小学繁重的教学任务,被安排到幼儿园“看孩子”,还有就是转岗人员组成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对幼儿园教育认识严重不足,认为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仅仅是“看孩子”,游戏也被片面的认为只是幼儿的“儿戏”和“玩耍”行为[4]。

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也就是说健康的身体是健康精神存在的基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其主要任务是对幼儿身体的养育和心理的强化。这就要求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得以实现。在户外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幼儿热爱运动的品质,为其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素养,正确认识户外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合理的活动目标和内容,为幼儿创设自由的、宽松的户外活动环境,抓住教育契机,发挥隐性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教育作用,建立良好的师幼、幼儿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

4.县教育局和基层组织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没有建立质量监督评估机制

近年来,国家为发展学前教育,缓解学前教育发展比较落后的“短板”,颁布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法规政策。甘肃省依据《纲要》而颁布了《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地方性法规。然而,农村幼儿园仍发展缓慢,发展不平衡,存在“上面热,基层冷”的问题。这是基层组织和教育机构没有贯彻落实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没有将其落到实处,没有跟着国家大方针走,幼儿园质量评估制度不健全,对农村幼儿园保教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调控不平衡。这些都有失教育公平。

四、针对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家长参与制,增强亲子关系

家庭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更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俯视和仰视这两种教育方式,应该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真正意义上将孩子视为完整的人,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教育幼儿,更应为幼儿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家风,配合幼儿园教育,参与开展亲子活动,共同教育幼儿,不能因为安全问题而禁止参加,也不能将幼儿视为“包裹”搬来搬去。这看似家长对“包裹”负责,其实没有尊重“包裹”本身的意愿。家长的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帮助教师排除安全隐患,并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落实政策法规对户外活动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地区化的幼儿园保教制度

民族地区的教育有其特殊之处,不能照搬、照抄现代教育理论,应该与当地文化背景相结合,制定民族化、地区化的幼儿园保教制度,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教育活动,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走进自然等。开展此类的户外活动更适合幼儿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极为重视,为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于2009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对于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和管理体制的完善,以及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5]。将政策法规中对户外活动的要求落到实处,惠及广大人民,而不只是“上面热,基层冷”,应加强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监管力度,提高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质量。

(三)转变幼儿园领导和幼儿教师对户外活动的认识观念,顺应新时代学前儿童户外活动组织的基本要求,共同营造幼儿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教师组织的户外游戏活动,活动目标必须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发展幼儿社会性、情感意志、个性等为落脚点,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对特殊幼儿给予特殊的指导,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对于幼儿活动中的问题应对症下药,抓住事物的本质线索,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切忌采用高压政策和听之任之,要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生活习惯和培养健康的个性。

教师组织开展的户外活动,应以低结构教育模式为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内容应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而非以教师为主体的高结构活动,让幼儿适合活动内容。

(四)充分挖掘农村、藏家文化的教育资源,开发具有甘肃省Z县民族特色的园本户外活动,拓宽户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户外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甘肃省Z县民族地区户外活动质量偏低,幼儿园为了保证“安全第一”,大部分教师将幼儿园户外活动转换成了集体活动,真正的户外自由活动极其缺乏,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幼儿园需要增加自由的户外活动,包括玩大型玩具、做户外的角色游戏、户外观察、饲养和种植等。这是幼儿真实、有效的体验生活和锻炼的机会,也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特点,为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有利于幼儿园开展地区化、民族化的户外活动。甘肃省Z县是少数民族地区,其民间传统游戏、农家文化、藏家文化、天然的草场和森林,以及佛教寺庙建筑文化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都是幼儿身边熟悉的环境,将这些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户外活动之中,使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能激发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以及积极性,逐渐形成幼儿园地区化、民族化的户外活动模式。同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强化幼儿的有意注意。教师通过活动对幼儿的状态采取鼓励、表扬、批评、惩罚的方式和了解活动中游戏材料、设施设备等刺激物的特性来强化幼儿有意注意的形成。另一方面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也要改变过度保护的心态,不应该以“安全”的理由限制幼儿户外活动的“自由”,剥夺幼儿成长的健康环境。

另外,在保证户外活动场地不拥挤并安全监护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对幼儿活动边界和活动内容的干预。如在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尝试打破班级和年级的界限,进行户外混龄游戏,增加自然情境下不同年龄幼儿的互动机会。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不同年龄、不同班级幼儿之间的交流、交往,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技能,而且可以为年龄小的幼儿提供最适宜的“最近发展区”,为年龄稍大的幼儿提供成为“教师” “榜样”和“助人者”的机会,有利于其自信心、同情心、爱心的发展,也有利于其认知技能的巩固与提高。

(五)基层组织应加大对幼儿园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幼儿园质量评估制度,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作为基层组织,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控,平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幼教机构对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认识;加大对农村幼儿园活动经费的投入,组织幼儿教师定期培训,以提高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能力;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政策倾斜,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个幼儿都能入园,都能享有同等发展的机会;不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建立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机制,不定期的对农村幼儿园进行评估,以提高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对儿童发展的水平。

总而言之,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发展还任重道远。为此,今年“两会”上将学前教育立法化列入重要议程,甘南藏族自治州每年也通过借助300名大学生参加顶岗教育实习机会和国家“特岗计划”来缓解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压力和矛盾,虽然不能瞬间改变,但是,通过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注 释]

① 插花贫困地区是国家重点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之外、相对比较发达的县(市、区)内的贫困乡(镇)、村。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县在大多数人口都已经脱贫致富的情況下,还有一少部分人或地区处于贫困状态且零星、分散地分布在整个县域范围,插花贫困概念是相对于区域性、普遍性的贫困来讲的。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甘肃省幼儿园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我爱幼儿园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欢乐的幼儿园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爱“上”幼儿园
户外活动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