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的渡船
——大英博物馆

2019-05-05阮文女

学生天地 2019年14期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古埃及展厅

○阮文女

有这样一座博物馆,如果你在它的每件藏品前停留1分钟,然后不吃不喝地24 小时参观展品,当你看完所有馆藏,走出博物馆时,已经24年过去了。就算走马观花一整天,我们也未必能浏览完它100 多间展厅中展出的5 万余件藏品——一座博物馆就能展示整个世界史,全世界恐怕只有大英博物馆能够办到。

徜徉在大英博物馆里,开启的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罗塞塔石碑、古希腊雅典卫城帕特农神殿遗迹、传为顾恺之所绘的《女史箴图》、不同类型的木乃伊……1300 万件藏品(含货币)犹如一台台时间机器,带领参观者回到它们出生的年代,去探索和发现那一个个属于它们的世界。

大英博物馆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本身也是历史文明的一部分。它的诞生要从一位医生说起——英王乔治二世的御医汉斯·斯隆爵士。除了鼓励世人接种牛痘、防止天花传染,他最著名的“功绩”就是收藏。1753年,93 岁的老爵士辞世前,将79579 件文物无偿捐赠给政府,并希望在此基础上为大英帝国创立一座国家级博物馆。1759年1月15 日,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开馆后200 多年间,大英博物馆陆续收集了众多英国本土以及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古老国家的文物,极大地丰富了馆藏。

埃及馆里7 万多件文物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藏品年代可上溯到5000年以前,包括大型人兽石雕、庙宇建筑、为数众多的木乃伊、碑文壁画、石刻器皿和金属首饰,其中公元前196年的罗塞塔石碑被视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块刻于托勒密王朝时代、于埃尔拉什德的罗塞塔村庄出土的玄武岩,是1799年法国上尉皮耶·布夏贺随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发现的。在运回法国的途中被英国海军截获——至今,石碑题签上还写着“不列颠军队的战利品”。这块高1.14 米,宽0.73 米的石碑上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的诏书,镌刻了希腊文、古埃及文和当时的流行文字,法国近代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埃及学家让·弗朗索瓦·商博良据此破译了失传千年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意义与结构,为埃及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底楼18 号展厅中的帕特农神殿雕塑也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 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买下距今已有2500 多年历史的帕特农神庙大理石建筑与雕刻,切割后送回英国,而这占据了整整一间陈列室的帕特农神殿雕塑就是用埃尔金大理石复原而成的。雕塑中的人物不论是坐姿还是立姿,都表现得充满生气,那种自由的舞蹈状或者小憩状,衣纹形成的流线、动态形成的节奏,无不体现着古希腊的爽朗与自信。

作为一名中国观众,来到大英博物馆,你必须记住的号码是33——这是中国厅的编号,与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展厅一样,33 号厅是博物馆仅有的几个永久性国别展厅之一。来到一层最北侧,看到一尊10 多米高的汉白玉佛像,就到中国厅了。从6000年前半坡的红陶碗尖足罐、新石器时代的玉刀玉斧到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六朝时期的金银佛像、唐代的三彩、宋元明清的瓷器字画应有尽有,门类齐全,美不胜收。在中国唐代画幡、绢画和写经、文书收藏方面,大英博物馆堪称举世无双。中国厅里2000 多件文物被条理分明地摆放于展柜中,向世人讲述着辉煌的中国历史。而且,大英博物馆有一件总是“秘而不宣”的珍藏——这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时从圆明园掠走的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这幅图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开卷之图”。看不到顾恺之,还有许多中国画史的大咖能与我们在异国相逢——唐代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图》、五代巨然的《茂林迭嶂图》、北宋范宽的《携琴访友图》、李公麟的《华岩变相图》、苏轼的《墨竹图》,还有商代青铜双羊尊、西周康侯青铜簋(guǐ)等珍品,就连博物馆后门的两只大石狮子也是从中国运去的。

大英博物馆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收藏很大一部分的来源都不光彩,博物馆的建立正赶上英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借助于坚船利炮纵横四海。“得益”于英国的近代殖民扩张,非洲、北美、中亚乃至远东的璀璨文明都成为他们的捕猎对象,一件件精美的藏品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岁月中被迫离开了故乡。观赏这些文物的同时,赞叹、愤怒、妒忌乃至失落、无奈……各种情绪在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心中交织翻腾。

大英博物馆作为大不列颠骄傲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个敏感的历史痛点——它记录的日不落帝国往昔强盛和辉煌的历史,在那些曾有着辉煌古文明的国家眼中却是一个个屈辱的印记。

如果不考虑获取藏品的正义性,荟萃了“世界历史”的大英博物馆是时间长河中的渡船,使人们能够溯流而上,领略凝固在时光中的精彩瞬间。

猜你喜欢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展厅
光影回响-TW展厅
展厅中的盗贼
意库马涂料展厅
古埃及艺术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大英博物馆馆藏侯马青铜器:技术研究
死而复生的古埃及艺术
第三回 古埃及,你的名字叫永恒
大英博物馆修复唐代敦煌刺绣
源于“古埃及三角形”,终于“黄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