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之以德
2019-05-03师艺珊
师艺珊
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一般家长并不重视。甚至认为,只是孩子之间的嬉戏、打闹。但是研究表明,幼儿攻击性行为,3-6岁是个高峰期。其集中表现为,推搡、踢打等行为。根据研究案例表明,70%的幼儿嬉闹行为,都具备攻击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干预纠正呢?今天我们结合教学经验,来讲一下如何纠正幼儿攻击性行为。
一、家庭教育
(一)父母不当的教育观念
幼儿阶段是人类探索世界,接受世界教育的主要阶段。该阶段的幼儿,出现了攻击性行为,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纠正问题,而是应该如何挖掘根源。找到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根源,才能彻底解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其中家庭教育,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
例如:我们班级有个孩子,吃饭的时候被小朋友打翻了饭碗,他就用凳子去打小朋友的脑袋。我当时问:“你为什么要打小朋友?饭碗翻了,我们还可以重新打饭啊?”这个孩子说:“小朋友是欺负我,欺负我,我就揍他。”这样的回答,却引起了我和其他老师的重视。寻根问底之后,我们发现这是家长教育的问题。
解决策略:面对孩子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首先应取得幼儿的信任。让他明白意外和被欺负的区别,弄清楚同学间友爱的相处模式。同时也需从根源解决问题,要让家长改变观念,教育孩子并不是:“有人欺负你的时候,你狠狠的揍他。”这样不当的家庭教育,在这里要负主要责任。学校是一个教育的平台,会公正地对待每个幼儿,当存在欺负幼儿的情况,老师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请家长停止宣传暴力观念。
(二)父母不当的行为表现
研究表明,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父母的暴力行为,都可能造成幼儿以后的高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如果父母双方存在家庭暴力,而幼儿没有正确的是非观,会出现模仿父母行为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从幼儿父母入手解决根源问题。这种情况,远比第一种教唆的情况更加恶劣。
例如:我们班级有个小女生,她不哭闹,也不合群。当与其他孩子出现冲突时,她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就算我们这些成年老师都感觉害怕。多次教育无果,我们找到孩子的父母,才知道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差。父母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冲突时,经常会出现打架情况。
解决策略:针对此类幼儿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我们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帮助他们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让幼儿看到正常家庭的相处模式是什么样子的。并告诉幼儿这类行为是危险的,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及时与幼儿父母沟通,了解父母情况,无论幼儿父母是否能够停止家庭暴力,至少不能在幼儿面前展示家庭暴力行为。
二、社会环境
幼儿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在各种社会情境中,特别是大众媒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间接地习得了攻击性行为。而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视频和信息的大发展可以说是泥沙俱下。没有详细规范的内容,很多都不适合幼儿观看。有些幼儿观看了视频中的不良行为,从而出现了攻击性行为。
解决策略:现如今,国民素质高度提升。新生代幼儿的父母,大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自身有着教育意识,但是容易忽视视频的影响。如今政策上正在进行清网活动,但是政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父母与教师应结合起来解决这种问题。加强幼儿育德教育,让幼儿明辨是非。
三、校园环境
(一)校园的整体氛围
学校教育,对于幼儿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校园和课堂氛围,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例如:有段时间我们,我们教学旁边,有商店播放比较刺激性的音乐。在那段时间力,我们幼儿园中的幼儿,攻击性行为明显提升。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发现原因后直接找到了商家,经过协商解决掉了音乐上的问题。
解决策略:针对此类幼儿攻击性行为,教师应给予正确的的宣泄引导,让幼儿明白音乐的用途,例如可以在音乐中跳舞或者体育锻炼等。同时幼儿园应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比较松散或沉闷的校园氛围,都会导致幼儿不良行为的固态萌发。太松散的情况下,幼儿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会恢复原来的秉性。太沉闷的情况下,幼儿会在压力下变得抗拒,从而回到自己的舒适区。
(二)教师的不当行为
教师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部分教师还在墨守成规,没有转变角色观念,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不会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去思考。大多数教师总是对“调皮”幼儿带有偏见,总会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他们,当他们犯了错,有的教师甚至还没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应后果就批评孩子,事后也不加以引导。久而久之,教师这种不当的行为也会引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解决策略:教师应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幼儿。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教育攻击性幼儿的过程中,可以强化他们的优点,淡化缺点,以强化优点来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优点充分肯定和表扬,缺点装在教师心里,不在其他幼儿面前过分强调、批评。
结束语:
家庭、社會和幼儿园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成人也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