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鱼铜灯
2019-05-01
小火炬·阅读作文 2019年3期
雁鱼铜灯可不只是个摆设,还是个超实用环保的铜灯。
环保铜灯?!
古时候没有电灯,一到晚上,古人就会点上油灯或者蜡烛用来照明。
汉代的灯油主要是用动物的油脂做的,比如鱼油和羊油。
油灯和蜡烛点燃后会产生黑烟,不但味道难闻,还很呛鼻子,时间长了会熏黑房屋和家具。为了减少烟尘的污染,工匠们在设计的时候特意设置了一个过滤烟尘的装置。
雁鱼铜灯原理图
油灯被放在灯盘里面,点燃油灯后产生的烟雾向上升腾,黑烟会从大雁嘴里衔着的鱼型灯罩飘进大雁的脖子里面,再由大雁脖子下沉到大雁肚子当中。而古人会在大雁的肚子里盛一些水,有些黑烟就溶解在水里了,当时就是利用这个方法来解决油烟问题的。
为什么要把灯做成大雁和鱼的样子呢?
在汉代,大雁可是象征传递思念和祝福的吉祥鸟儿,鱼是“余”的谐音,寓意生活富足有余。大雁衔鱼造型的器物寄托了人们追求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
书信在传递过程中很容易损坏,为了防止信件损坏,古人就把书信夹在两片平整的木简中,而木简通常会被刻成鱼的样子。
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就写道: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里的“鲤鱼”,可不是吃的鲤鱼,而是竹木简:“烹”字也不是指“去烧菜”,是指“解开”。
后來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 了。
大雁是候鸟,秋去春来,就像定时往返的邮递员。古人们觉得大雁能传递消息,所以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