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评价策略

2019-04-29徐美红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评价方式

徐美红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尚未形成,他们非常看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可以说,教师的评价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及思想情感的发展。对学生实施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是我们教师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评价方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标的评价理念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对学生实施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

一、评价标准多元化

要培养全面发展而又有个性的学生,就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仅看考试成绩一刀切的衡量标准,而要多几把衡量的标尺,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专的在各个方面出色的优秀人才,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1.多标准评价。能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为基础,为他们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发展特长。不能按时达到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改进,实行延迟评价,使他们在接受评价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个性化评价。我们要尊重差异,并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有助于每一层次的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和提高。

3.过程化评价。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采用作业、提问、口试、小测验、小练笔、小设计、期中考试等,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明确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例。

4.多角度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改革要求:“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践行新课标,探索多元化评价的实践中,我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评价中,做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上,根據学生的听课、读书、发言、思考、讨论交流及书写等各方面,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多角度、鼓励性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督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5.自我评价。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课堂评价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方式,那就是学生自我评价。在刚开始自评时,有的同学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但大多数学生又为了表示谦虚只是说自己的缺点,不好意思说优点。特别是后进生更是如此。于是,我就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特长,尽量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能。慢慢地,自我评价客观多了,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二、评价形式多元化

1.纳入作业评价。我在平时布置学生作业的时候,除了传统的纸笔作业外,还有诵读积累、复述课文、讲故事,以及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等综合实践性作业,并针对学生各类作业情况进行评价。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自信——东边不亮西边亮。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一部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2.纳入作品评价。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成长记录袋。在这个记录袋内,采用多种形式,收集学生自认为能代表自己水平的各方面作业,包括手工制作、习作练习、书法和绘画作品等。要求学生在完成作品后,首先,进行自我评价,并说明选择该作品的理由;然后,同学之间互评;最后,教师点评激励。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其他观众面前进行演示或生动地表演。可以全面地考察学生的技能技巧,同时也有助于训练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考核方式多样性。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性质、课程标准要求应科学合理确定考核方法。对考查课程,要不断鼓励教师改革考试方法,运用开卷、面试、口试、小练笔、作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考试课程一般以闭卷笔试为主。测验,是传统评价方法不可缺少的一个评价手段,它包括随堂检测、单元测验和阶段性测验等。通过平时测验检查和督促学生的学习,诊断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测验方面,采用统一试卷与非统一试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做完试卷,让学生分别对自己和同桌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出卷人得到了锻炼,做卷人也得到了检验,可谓两全齐美。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1.真诚。我们的课文是以文字为载体,承载着人的情与意,可以说是作者“血管深处奔涌出来的生命情思,从骨髓宣泄出来的生之灵泉。”因此,语文课呼唤教师评价发自内心,投入真情。真诚的评价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有时也许是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有力的大拇指,即使“无声”,也会带来“胜有声“的效果。只有这样的课堂评价才是发自肺腑,才能动人心魄,远离虚伪与做作,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

2.激励。教师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如及时送上“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多好的问题,不仅会读,而且会思考,进步真大!”……鼓励性的评价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陈伟娟.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基本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S2期.

[2]李文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基本策略分析[J].快乐阅读,2015年24期.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评价方式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