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索

2019-04-29李发光

关键词:兴趣初中语文效率

李发光

【摘 要】新课程、新理念,随之而来的当然要有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要做到这一点得抓好两点:一是学生怎样学;二是教师如何教。语文学习的任务既包括读书,写字,写文章和语言交际,也包括人文素质培养。对照未来社会的要求,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问题的关节在于,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效率。本文将探讨这两个问题从而使得语文教师的教学更具方向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兴趣;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34-02

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知识(特别是语文知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知识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要启发学生懂得:人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2.设疑激趣。

在教学中,要尽力去打破学生头脑的“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波澜”。也就是激发学生的疑问,引发他们在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展智能。设疑的作用不可低估,它估学生在寻疑中产生求知欲望,形成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动力,使学生学习具有自觉探索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变色龙》一课,在授课前设计几个问题要学生预习、思考:(1)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2)他“善变”的明显特点是什么?(3)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一变再变?(4)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看书边思考;这比上课不作任何预习,一上课就讲,效果更佳。

3.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发情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教师应养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二、落实语文知识,为提高语文素质打好基础

在落实各项语文知识上。我是这样做的: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分类、分点的方法进行。初一,在教学时,我比较注意复习小学已学的语文知识,并结合单元教学,介绍和讲解语文知识有哪些类别、哪些知识点;到初二,有意识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找出相关的语文知识,并分类归纳,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熟悉和掌握各项语文知识;初三时,由我作示范,再让学生分类归纳,进行各项语文知识的梳理。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还能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

语文教师要做到科学的教法有两个重要的基础,首先要具备较强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一般能力强,才能有好的教法运用与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方法得当,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强,方法才能优化,成功才有保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具有阅读、写作的基本能力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四、学生评比學习法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都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然而老师一味的讲解,反倒是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老师不能什么都替学生包办,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不能束缚学生的思想。

由于现在的初中生思想都比较活跃,想法比较新颖。所以老师也应该大胆的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法,偶尔和学生互换身份,把课堂和讲台更多的留给学生。譬如:可以搞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语文作文评比活动,布置一篇作文,最好是话题作文,给学生一段材料,让他们自己就某段话或某个词语提炼主旨,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然后在班级读给其他同学,必要时也可给大家进行讲解,其他同学要对文章作出相应的评价和解析,认为某段话写的精彩或者某个词语使用不恰当,同学们都可以指出来。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最后由学生民主投票选举出此次作文评比中的优秀作品。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学生更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最主要的是老师可以不用那么口干舌燥,轻松地就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语文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和语文的积累、自身的情感、意志、兴趣的培养有机结合。“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教师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模式。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技能水平,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案,注入时代精神和要求。

猜你喜欢

兴趣初中语文效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