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深度学习在试题训练中真实发生
2019-04-29郑海英
郑海英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94-01
陈友芳和朱明光教授认为: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其他学科素养一样,是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但可运用关键行为表现来推断某个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他们提出的策略是:以學科任务为引领,构建融学科任务、评价情境、学科内容为一体的评价体系。基于这一观点,内蕴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试题训练等也应成为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何谓深度学习?有观点认为,深度学习,即引导学生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以有效的问题为载体,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之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来达成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依此,深度学习在试题训练中的操作要求是:学习的目标要指向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学习的前提是能运用整合过的知识,其载体是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
指向深度学习的有效问题设置依阶可分为:记忆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聚合性问题,培养理解与分析能力。评价性问题,培养分析判断问题。发散性问题,培养应用与创造能力。本文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素材,以“新时代呼唤新思想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这一主题,遵循“新矛盾决定新时代、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指引新时代”的逻辑关系,通过问题的有效设问,引导学生在试题训练中真实地发生深度学习。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围绕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全党智慧结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设问1: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试题解读:
本设问属于记忆性问题和聚合性问题,用于考查学生思维的广度。设问以“新时代呼唤新思想”为主旨,意在考查并引导学生认同“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这一观点。依据题意要求,解答本设问,学生的思维应做到:首先,学生必须调动和运用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如本题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分为:辩证的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这三个部分,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包含进来。其次,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理论知识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若理论知识和材料能形成一一对应的,则为答题要点,反之则舍去。还原学生的训练其思维过程如下:从辩证唯物论来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处于“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要由此展开;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抓重点、抓关键。这表明,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就在于如何提高发展的质量,使其达到充分而均衡的状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为解决这一工作重点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以全新的视野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材料二: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设问2:请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分析评价上述观点。
试题解读:
本设问属于评价性问题,用于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设问以“变”和“不变”为主旨,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观点。解答本设问,学生要精准答出: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理解到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发生没有发生变化。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只是矛盾双方量的积累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仍然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部。尽管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依然存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等问题。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设问3: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你认为最应该怎么做?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
试题解读:
本设问属于发散性问题,用于考查思维的高度。设问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为主旨,用于培养学生新情境下的应用和创造能力。设问一改“为什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凝聚?”这一传统设问,代之以“怎样来凝聚?”。显然,这样的设问更有利于达成思维的进阶。解答本问,学生一要明白:从全党层面,要凝聚全党的力量,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党指导思想,这就需要通过修改《党章》来加以完成,因为,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二要明白:从国家层面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则要适时地修改宪法,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通过修改宪法,把党的指导思想经过法定程序合乎逻辑地进一步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至此,若学生能再从个人层面,回答出:要学懂弄通做实、要认知认同内化等观点,就从理论的层面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体现出了学生思维及论证的完整性、严密性,达到较高的程度。
让深度学习在试题训练中真实发生,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内含着思维进阶的问题解决,在拓展思维宽度、挖掘思维深度、构筑思维高度上实现知识建构、问题解决和思想引领的三位一体,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养成奠基。
参考文献
[1]陈友芳,朱明光.核心素养本位的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策略和指标[J]中国考试,2016,10: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