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2019-04-29李新英

关键词:幼儿美术

李新英

【摘 要】在幼兒美术教学中开展以“材料”为核心的创意美术活动,能够让幼儿在对材料进行认知、操作和运用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幼儿教师应当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身边的生活化材料进行美术创作,以此来提升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表现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生活化材料开展创意美术活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多种材料;幼儿美术;创意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84-02

引言

在幼儿美术创意活动中,通过对生活化材料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丰富创意美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当要以“材料”为核心,以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前提,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各种事物进行自由创作,同时教师还需要观察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帮助幼儿将创意相依逐渐的去丰富美术作品,以此来促进幼儿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一、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运用的重要性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运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我国《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当中也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当中,幼儿教师必须要尊重幼儿自发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同时还应当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和鼓励幼儿进行自由的艺术创作,对他们的艺术创作行为进行适当的指导,从而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提升。另外,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当中就明确的要求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当中,幼儿教师必须要能够理解和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的表现,这样才不会将艺术教育变为机械式的技能训练[1]。其次,在目前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当中,经常会出现幼儿对美术活动兴趣不高的现象。而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运用,能够有效的降低美术活动组织的难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推动美术创意活动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具体运用

1.丰富美术创意活动的材料。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目前的幼儿美术活动教学中,传统的单一的用纸和彩笔进行作画的方式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了。这也使得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形式变得更加的多样化,既有简单的拓印画,也有造型多样的吹墨画,更有变化无常的沙画。但是这些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各种材料,没有充分的材料,那么幼儿再多创意的想法也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在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当中,教师也会为幼儿准备简单的画纸和彩笔,并要求幼儿对教师的绘画动作进行模仿,这样会使得幼儿的美术作品中经常会看到成人绘画的影子,这是非常不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的。实际上幼儿并不具备太多成人的模式化的思想,他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更倾向于用夸张的手法来进行表达,这样的作品往往更加具有创意和想法[2]。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要放手让幼儿去创作,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创作的过程作为一种享受。同时教师还应当要引导幼儿去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材料,并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为他们的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提供更多的可能,这样可以有效的调动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创作出更多具有创意的作品。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我是小小设计师”的创意美术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让幼儿们观察自己和同学身上所穿的衣物,并让幼儿说一说这些衣服的不同之处,比如:花纹的不同、衣物材质的不同、款式的不同等。然后教师可以为幼儿开设一个“服装店”,再鼓励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设计不同造型的衣服,并放到“服装店”里进行售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的激发幼儿的兴趣,促使他们纷纷加入到“服装设计”的活动中。有的幼儿会利用废弃的报纸,制作成漂亮的小裙子,而有的幼儿则会利用气球制作成造型独特的衣服。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让幼儿在对废弃物品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2.巧用材料,放飞想法。

现如今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家长在假期的时候都会送自己的孩子去美术兴趣班进行学习,这说明很多的家长都意识到了美术这门艺术对于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性。但是却存在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往往经过培训的孩子他们所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却没有未经过培训的孩子所创作出的作品更加的具有创意[3]。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培训的孩子在进行美术创造的过程中太过于拘泥美术创作的技巧了,而无法充分的将材料利用起来。在这种重技术轻艺术创造的教条式的教学模式中,会严重制约幼儿艺术创作力和想象力的发展。针对这样的现象,幼儿教师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应当要巧妙的运用生活化材料,引导幼儿自由的进行创作,放飞幼儿的各种想法,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装饰花瓶”的创意美术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在家中收集一些废旧的材料并带到学校。在进行创作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幼儿展示各种造型的花瓶,然后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对这些花瓶进行装饰。接着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自己所带来的废弃材料通过折、剪、贴等方式对花瓶进行装饰,设计出独一无二的花瓶。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可以提示幼儿可以相互交互材料,这样可以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加的丰富。最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肯定和赞扬,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会更加的愿意去表现自己。

3.教会幼儿学会收集材料。

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要教会幼儿合理的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美术创作,从而将这些材料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丰富美术活动的内容。实际上,幼儿身边的很多物品都可以被当成美术创作的材料,如:在路上捡到的鹅卵石、废弃的牙刷、易拉罐等。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没有价值的物品重新利用起来,是它们重新绽放光彩[4]。比如:在吹墨画的创作过程中,如果只是利用简单的吹墨工具进行创作,再加上幼儿的绘画技术有限,导致他们所创作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的,而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充分的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创作,比如:将筷子、吸管等作为吹墨画的工具,或者利用其他的材料对吹墨画进行再加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幼儿们的作品变得更加的丰富。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运用,能够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要以材料为核心,开展创新性、拓展性的创意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进行美术创作,以此来不断的拓展幼儿的视野,让他们学会从多种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事物,激发幼儿的创意意识和行为,从而使得幼儿创意美术活动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陈秋容.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生活化材料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5).

[2]李晓燕.利用多种材料丰富学生美术活动[J].成才之路,2014(32):20-20.

[3]许丽萍.利用餐具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7(1):10-11.

[4]李怡铭.幼儿开展创意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的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5):87-87.

[注]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借助多种材料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研究+2018-JKGHYB-1311”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幼儿美术的培养与智力开发
在幼儿纸版画中发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