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9-04-29贡祥敏

关键词:语言表达思维语言

贡祥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73-01

很多人认为,数学只要学生会计算就可以了,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我们也努力在实现,那么在实现这一改革中,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更加重要。由此可见,数学这门学科不仅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很高,在语言表达能力上要求也很高,很多学生的反映很快,能很快给出正确答案,但是却说不清楚为什么。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教师率先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所提的每个问题必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来探索新知识。例如在教学第10页“算一算”时,我出示情景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请用你的话说出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像这类应用题我都是先请学生审题,用自己的话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目的是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思考解题方法。一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说时语言不完整,这时我就引导他们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列出算式后,我让他们自己试着动手摆花片计算,然后交流各自的做法。这样引导,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开口

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学生“说”的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在数学课中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必须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买电器》时,我创设了到家电商场购物的情境,同学们,老师带你们到家电商场逛一逛,你们高兴吗?可它们的价钱不知道。请同学们猜一猜好吗?(师出示图片)提问:台灯的价钱是比70少3的数;电饭锅的价钱百位上是2,十位是最大的一位数,个位是十的一半;VCD的价钱是由4个百5个1组成的。使用精美的图片,让学生猜价钱,让孩子们在好奇、神秘、紧张的猜价游戏中走进数学。这样信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将随之被激活了。同时学生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三、重视训练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在課堂教学中贯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

1.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因此,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有话要说、有话可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说的发展。

2.小组讨论。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学家布鲁钠认变,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而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因此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不是教师讲解,而是由4—6人为一组的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并由该小组的小组长进行归纳整理,准备在大组交流,发表见解,小组长可以轮流交换,这样在每节课中人人要说话,使那胆小的、口头表达不好的学生能逐步提高。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非正式的口头语言向非正式的书面语言转化。

3.大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学习热情处于高涨,教师要因势利导,组织大组交流,为学生再次提供交流信息,共同学习的机会,从而使信息渠道全面畅通,学生的语言表达逐步得到完善,也是他们的思维得到了一次升华。大组交流时,先由一组发言、汇报,其它各组作出评价和补充,必要时,组际之间进行讨论、争辩。最后,师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归纳,形成共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并不失时地进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在水到渠成之际对所学的知识作出科学性归纳和总结,从而使学生非正式的书面语言向形式的书面语言转化。

四、教师如何做好引说和评说

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思绪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产物,又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数学思维是往往借助数学语言进行的,是依椐数学语言而显示的,语言的明确而精练是由于思维的明确而严密,总而言之,数学思维是数学语言的基础,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说”进行评价和引导,对于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形成正确的数学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1.吸收信息,及时反馈,改进教学。

从学生的说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作为教学指导的反映,并能根据学生的说学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不断地说,反复地练说,能使学生获得更多数学交流的机会,在练习说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数学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的能力,培养说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途径,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想法设法、创造条件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数学语言、数学思维也得到同步发展,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抓住数学语言的特点来正确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注意数学语言是极其严密的、非常精炼的,有严格的界定和明确的含义的,有的一字之差,意义就不一样了。因此,我们在训练学生讲解的过程中,特别重视语言的准确、严密,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进行叙述。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不完全一致。有些生活用语,会对正确理解题意造成障碍,因此,必须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来叙述算理,讲解题目的意义。

其次,数学以严密的逻辑结构作为学科的骨架,违背了逻辑就违背了数学的真缔。因此,训练学生讲解的语言要符合客观的规律性,也就是说,讲话要有根有据、有因有果、有前提有条件,足以反映出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逻辑思维是指含有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数学中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定义、分类、归纳、演绎等等,无不与逻辑思维有关。在学生讲述时,要培养他们遵循这些规律。抓住这些特点来培养学生,会让数学课堂更加精致,更加简炼,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

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口才好的根源在于脑子好。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能重视用准确、连贯的数学语言表达物质活动和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完整地说数学,学会从说中理解题目,提高学生思维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式能力,真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思维语言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