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优秀措施

2019-04-29甘永德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多媒体技术高中数学

甘永德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把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技术;有效性教学;由易到难;阶梯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27-02

一、目前我国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缺陷

1.辅助教学成了“机灌”教学。

使用多媒体对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但计算机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更无法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仍是不可替代的。但在目前的一些多媒体公开课中,教师的作用似乎只是点点鼠标,敲敲键盘,教师成了放映员,而教学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样脱离实际的多媒体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教学。比如,椭圆的定义的教学,用简单的教具如粉笔、细绳、图钉就可以有效地体现椭圆定义的本质,比计算机更简洁、快捷,更易于接受。

2.过多追求数学课件的完美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计算机固然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但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数学课,需要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若同时呈现信息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我们曾见到在一些数学课件中,包装华丽,时而插入一段音乐,时而演示卡通动画,令人眼花缭乱,使数学课成了多媒体功能展览,这样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课堂教学。另外,有些教师认为,《几何画板》、Powerpoint太简单,只有Authware、3D Max才能做出上档次的课件,显示自己的水平,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制作数学CAI课件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不应当过分追求画面的美观和所谓的技术含量,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利用计算机形象地展示数学教学过程,而忽视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重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但一些多媒体课件又走进另外一个极端,把一切问题都直观化、形象化,这又不利于抽象思维的培养。数学又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揭示思维过程,启发、诱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所以,为提高效率而把解题过程直接演给学生的做法,掩盖了思维过程的展示,是不可取的。

二、改变新课导入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课以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平淡无奇。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彩、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引入“四种命题”时,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故事情节:有一位主人很热情地约了四个朋友一起过生日,结果只有三个朋友赴约,主个见人没有齐,便说:“该来的没来”。过一会儿,有一个朋友走了,主人又说:“不该走的走了”。这时另一位朋友也走了,主人见情形不对,对剩下的一位说:“我又没说他”。结果三个全走了。提问:“主人的朋友为什么全走了?”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

三、改变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求知与探索的重要动力。只有激起并保持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系统性与理论性的学科。采用传统教学,学生往往只看到数学的抽象性与枯燥性。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迎合高考的需要,在机械地记忆概念与定理,机械地做着习题,觉得苦不堪言,逐渐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图片、影视于一体,将抽象的数学语言所要表达的数学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动态画面表现出来,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直观化,教学内容更生动、富有趣味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椭圆”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课上首先向学生播放三组画面:地球绕太阳转动所形成的轨迹;用平面斜着截圆柱后产生的截面;倾斜的水杯中的水面……向学生形象地展示椭圆。学生对椭圆形状有了较为直观感性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比传统的画椭圆、说椭圆的导入更富有直观性、趣味性与艺术性,使原本枯燥的知识说教更生动化,更易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愉悦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呈现阶梯式教学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直接轻松地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而在讲解新课时要求老师在重点、难点讲解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来展示事物发展或定理推理的全过程,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平面化。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精讲精练。

例如在讲解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时,为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圆锥曲线是怎样随着e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笔者利用FLASH动画展示曲线的形状随着e的变化而改变,使学生能快速理解圆锥曲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真正掌握圆锥曲线的性质及应用。

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育工具,具有很多优点,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适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掌握多媒体的使用规律,才能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违背多媒体的应用规律和数学教学规律,那么就会减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制约学生能力的发展。总之,只有合理运用,多媒体才能够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最佳的辅助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秀春.浅谈多媒体辅助高中数学教学[J].在线教育,2011(5):2-9.

[2]张洪武.初探多媒体辅助高中数学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11):13-18.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多媒体技术高中数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在绘本的芬芳里呼吸数学知识的精彩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