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2019-04-29陈英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朗读语感意义

陈英

摘 要: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寻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人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利用好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朗读评价的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精心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本文主要探讨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朗读;强化记忆;语感;意义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朗读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识字写字、写作、口头交际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把握朗读的技巧,提升朗读对课堂的效率。

一、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文章是作者描写现实、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寄托理想的物质载体。作者叙述一件事情,描写一个人物,说明一个问题,论述一个道理,都是被一定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所驱使,为一定的道德理想、生存欲望所启动的。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读好一篇文章会心荡神驰,情思横溢,如饮甘露,浑身清爽,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达到自读自悟,读中见悟的目的。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首先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打消怕读错的顾虑,消除紧张的情绪,变得敢于读书,乐于读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就必须加强教学评价艺术的修养。通过师评、自评、互评三方面有机结合,真正发挥评价在朗读教学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把朗读真正地落到实处。

二、朗讀是强化记忆与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小学低年级阶段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强化记忆的知识不容易忘记,而朗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记忆手段。朗读时,口、眼、耳、脑、心并用,增加了文章向大脑输送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更有利于增强记忆。同时,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原文,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但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注意力的稳定性比较差,他们不可能对看书这个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因而教师应首先训练他们出声地朗读课文,带点强制性地集中他们的有意注意,然后再逐渐地培养学生脱离这种被动式的有意注意,最终走向主动式的无意注意,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进行学习。所以说,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三、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朗读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话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在朗读时,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词语、文字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或用朗读资源中的课件范读,学生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朗诵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则会将学生自身的情感融入文章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素质。

四、朗读的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开发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语文知识进行掌握,因此,听觉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朗读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表达来对自身的语言进行听讲,这种方式能够形成学生的一种自学模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去听清自己朗读中是否出现了错误。另外,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能自动地去思考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自身的朗读,学生能够对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锻炼。另外,对于不同的文章,其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且不同的人对其理解存在的差别也是很大的。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和大家的思想感情交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锻炼,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赋予文章不同的思想感情,且对于语文中的一些感人或者教育人的文章,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也会自动去对其进行思考,将其和自身的生活行为进行对比,这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小学生在进行课文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具有充足的时间去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理解,且通过自身的理解去想象文章中所涉及的画面和事件,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另外,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对好的文章结构和构思方式等具有一定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主动地去模仿一些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这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来说是非常大的提高。此外,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赋予合适的感情和语气,从而更好地将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达,这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锻炼,通过这种朗读的锻炼,学生能够在日常的交流中更好地把握话语中包含的感情,并通过对方的一些口气了解其所想要表达的含义。对于小学生来说,初期的朗读是很难达到这种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去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对朗读内容进行理解。

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就能呈现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巍.论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考试周刊,2015年66期

[2]纪玲玲.将朗读进行到底——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05期

猜你喜欢

朗读语感意义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